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过关检测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经常用眼睛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手机屏幕看,容易导致的后果是()A.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近处的物体B.晶状体变薄,看不清近处的物体C.晶状体变薄,看不清远处的物体D.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 . 要想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较暗的星,可行的办法是A.增大目镜的焦距B.增大物镜的焦距C.增大目镜的直径D.增大物镜的直径3 . 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的目镜和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同4 . 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放大镜,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B.使用投影仪,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C.摄像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D.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视力5 . 下面列举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山在水中的倒影C.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D.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6 .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山的“倒影”B.日食C.汽车观后镜D.雨后彩虹7 .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 . 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A.B.C.D.9 . 保护视力,养成正确的读书与写字的好习惯,需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其中一尺指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尺左右(30-35厘米).如果患上近视眼疾,必须到专业眼镜店配近视眼镜,关于配戴了近视眼镜能正常阅读的同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同学的眼睛不再是近视眼了B.戴上近视眼镜后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C.戴上近视眼镜后像仍然成在视网膜的前方D.近视眼镜对光有发散作用10 . 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目镜和物镜的作用分别相当于A.凸透镜凸透镜B.凸透镜凹透镜C.凹透镜凹透镜D.凹透镜凸透镜二、填空题11 . 如图所示,显微镜镜筒两端的两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选填“实”或“虚”像);目镜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________镜.12 . 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使用简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物镜是_____透镜,望远镜的目镜是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13 . 放映电影时,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更大的像,应将电影放映机__________屏幕,同时将镜头__________移动.14 . 显微镜结构: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_______,每一组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成像特点: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_____的______像,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______的________像.注意:通过显微镜,我们观察到的物体的像与物体上下颠倒,左右互换.如果我们将物体向左移动,则像向右移动.说明:反光镜的作用是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15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是属于_____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矫正应配戴__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6 . 小明的身高l60cm,他站在平面镜前0.5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_cm,像和他的距离是______ ,他逐渐离开平面镜,镜中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17 . 万州第五届“体彩杯”冬季横渡长江游泳邀请赛于2019年12月7日开赛。
随着发令枪响,冬泳爱好者们一路劈波斩浪,向着长江北岸进发,声势浩大。
游泳健将们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 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你认为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可能大于/等于/一定小于)距离L.然后小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白纸,如果光斑先变小后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一定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刚才测得的距离L.19 . 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_____)三、实验题20 .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
(2)调整后,,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再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甲),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倒立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如图乙,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的a点,移动光屏找到像;接着光屏和凸透镜不动,把蜡烛从a点移到b点,要使烛焰像还成在光屏上,则需在凸透镜和蜡烛间再加一个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1 . 小雪和同学们去实验室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未画出);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cm<f<15cm。
(2)一位同学把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的某一位置,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向____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此时把眼镜和凸透镜取走,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在原凸透镜位置换一个焦距更_____(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也可以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四、计算题22 .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五、简答题23 . 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用硬纸板、一只透镜、半透明纸、剪刀等按照课本的指导做了一个模拟照相机,看到半透明纸上倒立物体的像,小明心里很高兴,可是他要想在半透明纸观察到正立的物体的像,又找来一个小平面镜、利用剩下的硬纸板等材料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请说明他是如何做的.说明做法、结构、使用(提示:参照投影仪成像原理配图说明)做法:______结构:______24 .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常见的视力缺陷为近视眼和远视眼。
如图所示的某人眼睛成像原理图,请简要分析说明该人的眼睛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
并说明应该利用什么透镜进行矫正(写出透镜类型及其对光的作用)。
六、综合题25 . 防盗门的猫眼防盗门上要装一个猫眼。
猫眼是由两块透镜组合而成。
当我们从门内向外看时,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
物镜的焦距极短,它将室外的人或物成一缩得很小的正立虚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之内,目镜起着放大镜的作用,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此像恰成在人眼的明视距离附近,被人看到。
从门外向门里看(倒看)时,却什么也见不着。
为什么呢?倒看时,凹透镜变成了目镜,凸透镜则成了物镜,室内的景物,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但在尚未成像之前就落到了凹透镜上,凹透镜的焦距极短,最后成正立虚像,距目镜很近,只有2~3cm,又由于门镜的孔径很小,室外的人必须贴近目镜察看,这样人眼与像之间的距离,也只不过2~3cm,这个距离远小于正常人眼的近视点(大约10㎝),则室外窥视者,对室内的一切就会“视而不见”。
(1)防盗门的猫眼由透镜组成,内侧是________透镜,外侧是________透镜。
(2)从门向门外看,物镜成_____________像,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像。
(3)门外看门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看不见门内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