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操作方法

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操作方法

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操作方法
1、绿地日常管理
(1)、每天进行绿地保洁,及时清除绿地内纸屑烟蒂果壳、垃圾堆物等不洁物,保持绿地清洁。

绿地保洁按季节特征实行动态巡视管理,确保绿地清洁。

(2)、建立巡视报告制,每天有专人进行对绿化等设施的巡视,并做好每日巡视记录。

发现养护范围内公用设施等缺损,在原位置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及时与甲方联系;如发现绿化设施损坏,应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发现人为造成的绿化设施损坏,必须在24小时内书面报告甲方和所在地行政执法部门;巡视中发现绿地内有违章搭建的及其它破坏绿化等现象,必须当场予以制止,立即报告所在地的执法部门,协助做好有关工作,并将处理结果报告甲方。

2、文明安全养护:
(1)、绿化养护作业时,充分利用机械设备。

(2)、绿化养护作业时,随时保持清洁、畅通,并由专人负责监管,以确保文明安全养护。

(3)、做到文明作业。

3、具体养护技术操作方法:
(1)、乔木修剪:树木修剪是指将植物体的一部分进行疏删、剪截或摘心、剥蕾、除芽。

修剪除作为整形的主要手段外,还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各部分器官的生理机能相协调,从而防止徒长和促进开花结实。

摘心即摘除主枝或侧枝上的顶芽,有时还需将生长点部分连同顶端的几片叶片一同摘掉,摘心除了能增加着花部位和数量,使树冠更加丰满,还能延长花期或促其二次开花。

一般摘心均在生长期进行。

除芽包括摘除侧芽和挖除脚芽,可防止分枝过多造成营养分散,使养分集中供应开花结果的需要,还可防止株丛过密。

木本植物修剪可进行短截和疏剪,短剪主要剪枝条先端的一部分枝梢,促发侧枝,防止枝条徒长,使其在入冬前充分木质化及形成充实饱满的腋芽或花芽。

疏剪是从枝条基部全部剪掉,防止枝丛过密,改善通风透光状况。

疏剪大枝时,应逐年分期进行。

为保持植物生长良好、发育健壮、形态优美、光照适度、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适时开花结果,要及时修剪抚育。

正常修剪,应在秋季植物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枯枝、病虫枝要及时修剪去除。

修剪的枝条主要是枯枝、病枝、弯曲畸形枝、过
密过长枝。

针对落叶乔木的修剪,要保持中央主干,适当修剪下部侧生枝,同一品种分枝高度大体一致,一年一次;常绿乔木的修剪以通风透光为主,均衡树势,保持自然姿态,修剪过程中,剪枝切口应平滑,并与树干齐平,防止损伤树干、高杈突出和树冠大小不一。

(2)、中耕除草:中耕即松土,在生长期进行中耕,能使土壤疏松,改善通气状况,为苗木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还可以除去杂草,中耕的深度以苗木根系及生长时期而定,中耕深度一般为3-5厘米,最深10厘米左右。

除草可切断土表毛细管来保存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免除杂草对空间及阳光的竟争。

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随时进行。

杂草的生长会影响乔灌木等植物的生长,而且容易滋生病虫害影响景观。

为保证乔木内无杂草,全年中耕除草不少于4次,中耕深度以有利于乔木的根系舒展为好。

中耕时要做到边沿整齐,地表平整,无碎砖瓦砾,保持绿地管辖范围内清洁卫生。

(3)、病虫害防治:
为维护生态平衡,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

利用多样化的植保技术使用无污染、低残留、低毒性药剂或生物防治技术,保护和增殖天敌,抑制病虫害。

及时修除病、虫危害枝、挡风、遮光、徒长枝,挖除枯死的树木。

保护好土表的无病原落叶或经粉碎的枝叶屑。

及时做好植物病虫害发生的记录和预测预报工作,制订长期和短期防治计划。

根据各种植物的病虫害发生、发展和传播蔓延的规律,及时进行喷药防治。

做好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方针,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把病虫害控制在许可范围内,确保植物不受病虫危害。

根据预测情况及时进行喷药防治,注重实施效果,做到喷药均匀不遗漏,药液配比准确,做到既能治虫,又不产生药害。

把日常工作与病虫害防治结合起来,及时清除衰弱、病害绿化植物,防止病情、虫害的传播蔓延,保证其它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

(4)、浇水、除草、保洁:灌溉应根据树种、生长情况、季节等不同而异,春旱、秋旱、和伏旱时要注意春灌、秋灌和伏灌,冬天灌要透,施肥后要及时灌水。

做到适时、及时浇水,浇水的量及次数根据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来定。

为保持绿地范围内的整洁,要及时清理绿地内的杂草,清理遗弃在苗木上的杂物以及枯枝落叶,在正常养护过程中杂草、枯枝、杂物等集中统一处理,不能将废弃物丢弃在绿化区域附近,严禁就地焚烧。

(5)、施肥:对土壤脊薄、生长不良的乔木,要施有机肥或复合肥促其生长。

当个别绿化植物因缺肥而出现枯萎发黄时,要采取特别措施,对其进行精心养护、施肥。

在施肥前,所用的肥料品种、数量均经业主检查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土壤不良的地块以施有机肥为主,以改良土壤来促进植物生长。

乔木每年施一次肥。

施肥方法:对于大苗或大树,一般采取穴施肥,在树冠投影内按一定距离挖深40-50厘米的穴施肥,还可以挖数条辐射状沟进行沟施。

个别的观赏树木还可用根外施肥的办法进行施肥。

(6)、抗防排灌和检查:平时要勤于检查,正确掌握树木生长需要“因地因树因时”之宜,做好抗旱、防台、排涝、灌溉。

特别是在风雨天气过后,要立即进行全面检查对歪倒的树木及时扶正固定好,树木行列与地面垂直,树木底部无松动。

要保证绿地中无积水,泥土不板结。

(7)、越冬防寒:可采用培土法和保温材料包扎法。

培土法是最安全的防寒法,用湿土压埋后,一但土层冻结,不论气温下降多少,土温常保持在5度左右,还可避免被冬季寒风抽干。

对于大型乔木因树体高大,无法压埋、覆盖,可用包草、包纸及蒙银灰色塑料薄膜的方法进行防寒。

(8)、挖坑补植:根据各种不同规格的苗木及土球的大小、土质的情况来确定坑的大小,坑径较根幅大10厘米,坑深比根长大20厘米以上,使苗根充分舒展。

坑挖好后,将定点用的木桩插在坑的土堆上以备散苗时核对。

栽植时应采用明坑栽植。

回填土要密实,土壤条件不利于苗木生长的要更换成种植土后方可栽植。

各种苗木死亡后,根据季节情况补植,补植的苗木要与原栽植的苗木种类和规格一致。

补植的苗木选择发育正常的优良壮苗,土球完整,具有良好的顶芽,根系发达,有较多须根,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栽植后,要及时扶正、封土,对当天栽植不完的剩苗应假植好,对新植乔木类,要设支撑,护栏架等,防止风摇,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

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绿化景观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