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仙女座-D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

俄罗斯仙女座-D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

俄罗斯"仙女座-D"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
来源:《环球军事》作者:郑大壮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5-07-23 08:342
使用
自动化指挥系统作为作战体系的核心要素和神经中枢,长期以来一直都受到各军事强国的关注。

苏联和俄罗斯也非常重视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开发和建设。


年来,先后研制和列装了多种型号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著名的有“谢涅什”“贝加尔”、83M6E及“棱堡”“多面手”等,它们都是重型的车载式系统。

近年来,俄罗斯专门为空降兵打造了一款叫作“仙女座-D”的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前不久俄举行的大规模突击战备检查当中,该系统也崭露头角。

为什么是轻型
为什么说是轻型系统呢?因为它打破了大型通信车、指挥车、油机车等多种车辆组成自动化指挥系统的传统结构。

通俗点讲,“仙女座-D”自动化指挥系统就是一个由移动式笔记本电脑所组成的指挥网络,这些电脑可以保障各级使用者实时地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自动化指挥。

这种笔记本电脑的型号为ЕС-1866,使用了奔腾M处理器,配有17英寸显示器和内置摄像头。

该笔记本采用了工业级笔记本防护设置,具有防风、防尘、防水功能,可在极端气候条件和带有腐蚀性的环境下工作,能够适应350毫米至1140毫米汞柱的压力变化,并能在正负50摄氏度范围内运行。

此外,相关设备具有很出色的人体工程学性能参数,总重量也较轻,适合野战指挥使用。

与此同时,“仙女座-D”系统的通信方式包括无线电通信和卫星通信。

除在指挥所的指挥员或观察员外,行进中的前线部队也可以使用ЕС-1866型电脑。

每台电脑使用者都可以在线更新自己和敌人的位置信息,其中己方部队在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安装在电脑中的GPS或格洛纳斯系统自动更新位置信息。

工作台
汲取“前任”经验
其实早在“仙女座-D”之前,俄空降兵部队于2003年就列装了一套名为“飞行-K”的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不过该系统的适用范围十分有限,仅能实现营级或团级单位的自动化指挥,性质上属于指挥员和指挥部的指挥子系统。

根据“飞行-K”系统在第76空降师的部队中应用的成功经验,俄空降兵决定继续开发新的自
动化指挥系统,使其能够控制所有各个层级的部队指挥,从空降兵司令部到单独的空降战车和战士,能力更强。

为完成该项任务,相关的试验设计开发项目被定
名为“仙女座-D”。

“安德罗墨达”(Andromeda)在古希腊神话中是埃塞俄比亚国王刻甫斯与王后卡西奥佩娅之女,后来宙斯将她提升为仙女座,而仙女座是全天88星座之一。

从命名上看,每台电脑就意味着星座中的一颗星,整个星座象征着整个计算机网络。

“仙女座-D”所使用的技术方案仍采用“飞行-K”系统的框架。

在这一行之有效的框架下,“仙女座-D”项目采用最大限度兼容“飞行-K”系统原有的软硬件和通信设备体制,还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其与各级指挥所实现联接。

此外,在试验设计研究框架下,“仙女座-D”不仅能用于战术层面,还能用于战役层面。

“仙女座-D”的最大优势是采用了网络化原理构建,没有明显的层级结构,旅长可以直接向连长下达作战命令,不必通过营一级的接转。

2010年,俄空降兵第76空降师开始试验性列装“仙女座-D”系统,效果较好。

2011年,俄空降兵司令部、第7空降师和第98空降师也开始装备该系统。

据悉,系统投入使用并配备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后,整个空降兵部队的指挥效能得到了切实改善。

在2012年春季和夏季,该系统又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对系统中使用的一些软件数据进行了大幅修改,使其更加适合作战运用。

最终,到2012年八九月间,该系统参加了从司令部到士兵的贯通式通联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帐篷内部
两种工作模式
“仙女座-D”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采用了车载指挥所和专用帐篷两种工作方式。

采用车载指挥所方式时,指挥车以БМД-2轻型伞兵战车为基础,配备若干
自动化工作站和通信设备,可使用不同的信道传输信息。

每辆指挥车为指挥员配备了“格洛纳斯”导航设备和备用的惯性坐标定位设备。

依靠上述设备可以在野战
条件下对指挥车进行自动定位,测算指挥车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并将相关数据间歇性或一次性传递给上级指挥员。

车辆的坐标、运行方向和速度等参数可以以模拟标识的形式在所有有权获得相关信息的工作人员的电子地图上显示。

帐篷工作方式是指在每个师级和团级指挥所的构成中还包括必要数量的使用充气骨架帐篷的指挥模块。

这种方式一方面便于组织集体工作,保障了工作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还能抵御火灾和骗过敌方侦察卫星的侦照,具有一定的隐
蔽功能。

帐篷内设有人员工作台位,每个台位上都有2台ЕС-1866型电脑、自动化通信系统、空气加热系统和空调系统,还有文件柜。

每个帐篷内有20个自
动化工作台位,还包含视频监控设备,可以观察帐篷内部或指挥所周边的情况。

此外,每个帐篷内还设有局域网和断电保护装置,扩音设备、扫描仪、激光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还配有独立的发电机,以保障自主供电。

各级指挥所中包含的帐篷数量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该指挥所对于工作台位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每名师(团)级指挥人员拥有2台电脑,1台用于在帐篷内工作,另1台设在机动车辆上,可以远程接入内部组建的局域网。

指挥车
在灵活多变的机动式和模块化方式下,“仙女座-D”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的主要任务如下:
—集体工作,所有指挥所人员在模块内工作,传输信息使用通信电缆。

—分散工作,每名工作人员位于自己的车辆或帐篷内,传输信息使用无线电通信。

—复合工作,车辆加上帐篷可以与网络内的所有人员交流信息,传输信息综合使用电缆和无线电信道。

除机动部署外,“仙女座-D”还可以设置固定指挥所(主要针对空降兵司令部、
师、团一级指挥机构),以便保障随时控制部队的活动。

例如,师首长指挥若干个团执行双边战术首长司令部演习,各团阵地和常设指挥所相距较远。

在师团级常设指挥所配备固定式设备后,无需离开总指挥部就可以了解各参演指挥员的决定。

视频通信可以保障与团指挥员和各级工作人员进行实时通联,在其他的屏幕上还可以看到各个场景的图像,并通过网络传输看到参演指挥员所作的决策。

目前,某些固定式设备已经在空降兵司令部常设指挥所中开始使用。

指挥车内部
优缺点兼具
总体而言,与使用非自动化方式进行指挥相比,使用“仙女座-D”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在制订作战计划和具体指挥作战的过程中体现出巨大的优势。

首先,该系统提高了信息交互效率,例如态势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反馈,将
执行指挥工作的速度提升数倍。

在“在线”模式下持续搜集态势信息数据,可保障
指挥系统不间断工作。

其次,由于从各级指挥机构到士兵本人都使用统一的软硬件设备和系统,可提高指挥系统各单元一体化的程度。

自动化指挥系统在大量通信信道或指挥所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后仍能快速地恢复工作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生存能力。

再次,指挥员和指挥所在分隔模式下工作时,在相距遥远的情况下,指挥人员仍能有效地完成职能,极大地提高了指挥机构和指挥系统的生存能力。

不过,任何一套系统都存在着缺点和弱势。

在部队的演习和实际使用“仙女座-D”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使用者认为,该系统主要的不足体
现在软硬件上,表现为硬件接口过于复杂,缺少能够自动执行计算和分析任务的软件单元。

此外,系统使用中的集成度受到限制,在使用者较多的情况下,仍无法落实区分访问态势图权限的功能,在此情况下,会使工作变得困难且不安全。

其次,使用接收的临时参数标示战术地图的速度不够理想,无法以三维的形式在电子地图上对态势进行综合和反映。

另外,与自动化工作台位相关的问题主要出
在路线信息识别和绘图设备,老旧的MCBC3.0操作系统缺少与这些设备相对应的驱动程序。

指挥员交互台的功能也没有完全实现,主要原因还在于MCBC操
作系统已经老化,无法完全发挥硬件的功能。

最后,在构建统一信息空间,成为态势数据的提供者,在指挥员和指挥部的分系统中绘制态势图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针对此,俄罗斯国防部的专家指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有几种:比
如构建自组织的信息传输网络;使用软件操控的无线电台;利用Mesh技术(包
中继和动态路径);运用光谱分析仪对干扰环境进行评估;使用无人机作为战术网络中继等。

究竟发展如何,还要在今后逐步探索。

电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