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化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社会化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社会化管理创新工作总结篇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海红党发[XX]85号红羊乡上半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县政法委:今年上半年,我乡综治工作在县委政法委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和实践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新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报告如下:一、主要成效1、创新发展基层基础建设体系1)加强乡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规范化建设。

一是整合派出所、司法所、信访等单位,进一步规范建设乡综治维稳中心,做到“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社会化管理创新工作总结)、一个机制监督落实”。

二是配齐综治“六员”,即综治特派员、法制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专职治安联防队员、两劳帮教员、宗教协管员,各负其责,协助综治办开展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工作。

三是工作制度规范,重新订立了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工作,值班、学习、分片包干等制度。

2)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

将红羊村列为“民主法治示范村”,着重抓好以下三方面。

一是落实村民自治,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抓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干部民主评议等各项民主监督制度的落实。

二是以“两抓两带三到家”为载体,深化法制宣传教育。

“两抓两带”:即,一抓村、组干部、党员的法律素质教育。

二抓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教育。

“三到家”:即法律书籍送到家、学法用法抓到家、守法责任书订到家。

三是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营造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

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力度,强化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感。

2、创新发展社会矛盾大调解体系1)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

一是强化村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每个村组建一个村民自我调解组织,实现村委会人民调解网络全覆盖;二是加强宗教人士法律知识培训,吸纳宗教人士、寺管会人员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三是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室规范化建设,依法调处矛盾纠纷。

2)组建“和事佬”协会,构建“四调联动”大格局。

以“和事佬”协会为支撑,建立乡、村、组三级调解网络组织。

丰富组织人员结构,协会中不但要有乡政府、派出所和司法所人员,还要广泛吸纳老党员、老阿訇、庙会代表、妇女代表,以及在各村有较高声誉和威望的老人等充实其中。

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掌握动态,及时化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四调联动”大格局,确保“小事不出组,一般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半年来共发生矛盾纠纷29起,调处29起,成功29起,成功率100%,未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

3、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推行“五诊”工作法⑴搭建信访平台,“坐诊”听民意。

信访维稳中心设接待室,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并由信访接待人员将群众反映的问题统一受理、登记,实行归口管理,按期办结,切实做到“有访必受、有受必理、有理必果、有果必公”。

⑵畅通民情渠道,“出诊”息民怨。

按照“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要求,实行分工划片,组织乡村干部、信息员经常性地深入村组内部走访,了解情况。

⑶强化齐抓共管,“会诊”解疑难。

定期研究群众反映的重大疑难问题,积累工作经验。

加强理论学习,打造“三懂三会”(懂政治,会从政治的高度来做群众思想工作;懂政策,会用政策规定处理民间纠纷;懂法律,会用法律法规化解矛盾纠纷和处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维稳干部队伍。

⑷强化应急处置,“急诊”化危机。

对突发群体性事件,实行领导包案,力求工作不过夜,确保及时处置。

每逢重大节庆日,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切实增强应急能力。

⑸实行动态管理,“复诊”保落实。

对重大疑难问题和事关民生的焦点问题,在包案限期处理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事后回访,收集群众的意见和满意度。

半年来共受理信访案件59件,答复处理59件,答复率100%,群众满意,无重新上访。

未发生集体访、重访、缠访案件。

4、创新发展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体系1)建立特殊人员管理服务中心。

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涉邪涉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教育指导、就业服务、困难帮助、管理改造。

半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新犯罪。

2)强化社会服刑人员。

刑释解教人员的结对帮教。

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

组建社会帮教志愿者队伍,实施结对帮教。

全乡9个人全部与老干部、老教师结对,定期帮教。

3)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帮助。

成立乡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导小组,扎实做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儿童、留守儿童、社区闲散青少年等群体教育、服务救助和管理工作,促进健康成长,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5、创新发展组织领导体系(1)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度。

成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制定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际方案,完善了社会稳定评估机制,有效地防止了重大事件的不稳定风险。

2)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

以“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目标,建立了完善群众体性事件苗头隐患排查、研判、报送预警制度,做到主动预防,超前化解,今年我乡未有一起群体性事件发生。

二、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今年乡党委加强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领导,建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了工作责任制,专题召开各村主要干部、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会议进行动员布置落实相关工作,落实了由乡党委,政府领导,人大加强监督,综治部门牵头,职能部门负责,有关部门相配合的工作机制。

2、明确责任,突出重点。

乡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和单位,各责任部门和单位结合部门职能和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突出工作重点,明确责任和工作时限,采取有利措施逐项落实。

3、加大投入,强化保障。

根据社会管理创新的实际需要,加大经费、装备的保障力度,充实基层政法、综治、信访、维稳各部门的力量,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骨干作用。

今年在原有的财政预算经费的基础上,又增加几十万的投入,特别是基层综治平台的建设和技防建设等。

各村居也相应地增加投入,主要是综治办确定了办公用房和办公设备等费用。

4、强化督查,确保实效。

乡党委、政府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进行考核,而且增加了考核的比重。

同时对年初的工作计划按要求定期组织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限期改进,今年已组织了两次检查验收。

三、主要经验和问题1、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动力。

今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党委政府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和责任制考核大力支持,保证了工作正常的开展。

2、条线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是工作的保障。

今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但取得了实际效果,是与条线人员的主动积极工作分不开的。

今年增加条线责任篇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XX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相关要求,按照镇委、镇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根据当前基层形势的变化,镇党委、镇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找出一条适合乡镇和谐发展的路子,镇党委、镇政府做出了具体的工作定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人民群众创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想法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建立农业基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我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努力打造品牌农业,全面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增收潜力。

一是建立农业生产基地,打造品牌农业。

以基地为支点,农户为纽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重点发展现代种植业,开展特色产业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力打造品牌产业。

目前,我镇建立了头神空心菜生产基地,凤雅酸菜军垦基地,头龙瓜菜基地等示范基地。

其中多文空心菜的品牌效应已经在省内家喻户晓,成为**的特色名菜之一,甚至成为中**接待贵宾的佳肴。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农产品。

篇三:XX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XX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XX年在中共XXX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村结合《中共XXXX县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新办法、新措施、新思路,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建设水平,努力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现将我村今年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如下:一、提高认识,认真重视社会管理创新今年是我县“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在加快“XXXX 速度”的同时,农村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村新一届村两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加强社会管理的实践探索,打开我村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努力实践社会管理创新(一)、资源整合,发展基层群防群治队伍发动好、组织好、管理好、运用好治安巡逻队伍、治安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平安志愿者等不同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

做好农村自治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的不断探索,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合理解决好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问题。

(二)、创新思维,改善卫生长效管理模式基于我村中心村范围区人口密度大、人流量多、商铺集中、建筑格局乱的实际,日常卫生保洁难度相当大。

我村两委班子总结历年来的经验,决定改变零散分块雇佣保洁人员的方式,采取以中心村整体为区块的模式来招标。

如此一来,不仅避免了原本区块多,责任范围不明而带来的推诿,而且有效地降低了长效保洁的成本。

(三)、提高效率,做好外来流动人口登记为了破解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我村把辖区内流动人口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及时与镇派出所联系,配合派出所流动人口管理部门在村便民服务大厅安装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系统,在方便辖区内外来人员登记、办证的同时,也避免了漏管失控,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四)、合理经营,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借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契机,我村在镇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重新对中心村进行合理规划,投入400余万元在集贸中心内建造了农贸市场,并将原农贸市场摊位和街道的临时摊位全部搬进集贸中心,并且通过招投标形式将商铺及板房租赁出去,仅此一举,不仅壮大了村集体资产,还活跃了农村经济,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肯定。

(五)、发挥余热,维护村民邻里团结和睦自XX年至今,是我村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的三年,其中离不开村两委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但是有一支活跃在我村各个自然村的非建设性队伍却得到了全村群众的高度评价,为我村近年来的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就是XX村“夕阳红”调解室。

目前,夕阳红调解室共有成员4人,均为60岁以上老人,年龄最大的有82岁,其中夕阳红调解室组长XX有近50年的村委工作经历,是一位在农村响当当的老革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