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起控制柜出厂检验报告
4
一次
绝缘
导线
安装
1.导线规格和颜色应符合图纸或标准要求。
2.多股导线应采用冷压端头进行连接,压接应牢固可靠。
3.不应贴近裸露带电部件或带尖角的边缘敷设,应使用线夹固定在骨架上或支架上。
4.穿过钢制金属隔板的交流回路的导线,该电路所有相线(包括中性线)
均应从同一孔穿过,穿线孔要加护套。
5.通常一个端子只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允许连接两根导线,当需要连接
7
装置铭牌的安装检查
装置应配备一个铭牌固定在不更换的处于明显位置的零件上,其内容至少应标明:
a.厂名或商标()b.产品名称或型号规格()
c.制造年月()d.出厂编号()
e.额定频率()f.额定工作电压()
8
清洁检查
装置内应无灰尘、铁屑、线头等杂物。
二、机械操作与功能单元互换性检查
序号
检验项目
技 术 要 求
6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间隔距离的检查
1.所有水平母线、垂直母线、分支线和主电路接插件带电部件之间的电气
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标准要求。
2.功能单元带电部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标准要求。
3.电气元件在正常操作和使用时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标准要求。
4.间隔距离:功能单元处于分离位置时,其主电路接插件裸露带电部件与垂直母线的静触头(如万能断路器)的间隔距离应不小于25mm。
3.外部接线用的连接端子应使其在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时易于进行,
安装位置不低于装置基础面0.2米高处,并为电缆连接提供必要的空间。
4.需在装置内操作、调整、复位的元器件应易于接近。
5.应尽可能在靠近元件的上方标志该元件与图纸一致的文字符号。
6.所有电器金属外壳(如装置的框架,开关仪器仪表的金属外壳及金属外壳手动操作机构等)均应有效接地。
3、负载功率和软启动功率不匹配,小电机测试,将SST设置成ON
热继电器保护
按下热继电器TEST测试键,热继电器动作,实现保护
5
急停按钮
按急停按钮后,实现急停
6
现地/远控
通过转换开关,实现现地/远控状态的转换
六、向用户提供的资料
1.产品使用说明书( )2.图纸资料( )
3.产品合格证( )4.功能单元安装位置各主要电气参数的有关资料( )
软启动控制柜出厂试验报告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编号
一、一 般 检 查
序号
检验项目
技 术 要 求
检验结果
1
外型尺寸
安装尺寸
外观检查
测量各柜体、宽、深和侧面、后面、底面对角线之差,门与门、门与壳的间隙不均匀差及安装尺寸,颜色、外表质量等符合图纸或规定要求,喷涂层附着力试验符合规定要求。
2
结构件安
装检查
1.焊接、铆接结构符合图纸或规定要求,门开度不小于90度,晃动量少
于2mm,电镀件无起皮、胶落、生锈等现象,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
2.应保证装置个裸露导电部件之间及它们与保护电路之间的连续性。
3.所有作为隔离带电体的金属隔板均应有效接地。
4.手动操作开关电器挡板应有措施避免电弧对操作者造成危险。
3
元
器
件
的
安
装
1.元器件的型号规格符合图纸要求。
2.元器件应按说明书规定要求安装,留有足够的飞弧间距和拆卸弧栅的空间。
3
B-C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4
C-A―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5
A+B+C-地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6
主电路与它不直接相连的辅助电路之间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7
与主电路不直接相连的辅助电路与地之间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8
与主电路直接相连的辅助电路与地之间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检验结论:
经按标准检验,产品符合要求,准予出厂。
检验员: 日期:
备注:
9
绝缘手柄与导电部件之间
3.7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五、操作调试试验
序号
检验项目
技 术 要 求
检验结果
1
面板显示
电压表、电流表指示正确。指示灯指示正常
2
软启动器调试
带载运行
按启动按钮,电机缓慢动作,2s后,旁路接触器吸合,电机工频动作
故障测试(PHF)
1、软启动器输入三相电断开,
2、电机运行时有一相(或三相)的电流跌落到缺相阈值,调整参数PHL(5%~10%)
3
主接地点-主开关紧固螺栓/抽屉框架
4
主接地点-母线夹紧固螺栓
5
主接地点-框架吊环/互感器接地点
四、绝缘电阻与介电强度试验
序号
检验项目
技 术 要 求
检验结果
绝缘电阻(MΩ)
不应小于1MΩ
耐压值(KV)
应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1
主电路:A+B+C+N-地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2
A-B
2.5KV无击穿和放电现象
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导线时,应采取措施以确保连接可靠。
6.连接到发热元件上的导线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发热元件对导线的影响。
5
二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绝缘
导线
安装
1.导线规格和颜色应符合图纸或标准要求。
2.多股导线应采用冷压端头进行连接,压接应牢固可靠。
3.不应贴近裸露带电部件或带尖角的边缘敷设,应使用线夹固定在骨架或
支架上,最好敷设在线槽内。
检验结果
1
机械操作
所有手动部件都应操作五次,机构应灵活可靠,无异常现象出现,机械联锁应正确可靠。
2
功能单元互换检查
用不同规格的任一功能单元在同一规格的两个功能单元隔室中各抽插五次,应灵活无卡滞。
三、保护电路的连续性检查
序号
检验项目
技 术 要 求
检验结果
1
主接地点-仪表门
应小于0.1Ω
实测数据
2
主接地点-门锁
4.穿过钢制金属隔板的导线穿线孔要加护套。
5.在可移动的地方要采用套管加以保护,并留有一定裕量。
6.通常一个端子只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允许连接两根导线,当需要连接
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导线时,应采取措施以确保连接可靠。
7.连接到发热元件上的导线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发热元件对导线的影响。
8.各电路的导线端头应标志相应的与图纸一致的文字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