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折弯计算公式
1.生产车间经验值
计算公式
PROE钣金展开经验公式
经验公式(车间老师傅的算法,在实际中略有不同,需要调整)
前提条件:内r<2 壁厚< 折弯角度90°
展开长度L=L1+L2-2T+ (1)L1 L2为外径T为板厚
也即L=L1'+L2'+ (2) L1' L2'为内径T为板厚还即L=L1"+L2"+2r+ (3) L1" L2"为直段长度r为折弯内径
我这里是用的,大多数人有用的
如果内r/T>2,就直接用中性层K=计算好了再看PROE中的展开
PROE中的展开长度就是:
L=L1"+L2"+DL L1" L2"为直段长DL为弧段展开长
请记住这个DL,这个DL就是我们要制作的折弯表内的值!
再回过来看看上贴的第三个公式
L=L1"+L2"+2r+ 很容易导出:
DL=2r+ DL为弧段展开长r为折弯内径现在要制作折弯表了
折弯系数DL弧长=2(R+KT)**(折弯角/360) K为K因子 T为厚 R为内侧半径折弯系数DL弧长=2R+ =K=因子折弯扣除L=
折弯系数DL弧长=2R+ =K=因子折弯扣除L=
折弯系数DL弧长=2R+ =K=因子折弯扣除L=
钣金展开经验计算方法
声明:本计算方法为本人经验算法,只在本人现工作之处适用,照搬可能会有偏差。
先说一个名词:折弯余量
折弯余量这个名词我在论坛别的贴子已经说过,这里再重复一下:
一个已成形的钣金折弯,它有三个尺寸:两个轮廓尺寸和一个厚度尺寸,定义两个轮廓尺寸为L1、L2,厚度尺寸为T,我们都已知道,L1+L2是要大于展开长度L的,它们的差值就是折弯余量,我定义为K,那么一个弯的展开尺寸L=L1+L2-K。
一般冷轧钢板的K值(条件:90度弯,标准折弯刀具)
T= K=
T= K=
T= K=
T= K=
T= K=
T= K=
3. 3 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4 计算方法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备注:
a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为设计标准值.
b孔径设计值:一般圆孔直径小数点取一位(以配合冲头加工方便性),例:
取.有特殊公差时除外,例:Φ6(+,0)取Φ.
c 产品图中未作特别标注的圆角,一般按R=0展开.
附件一:常见抽牙孔孔径一览表
说明:
1以上攻牙形式均为无屑式.
2抽牙高度:一般均取H=3P,P为螺纹距离(牙距).
3.内径:M3 Φ2.75 M3.50 Φ3.20 M 4 Φ# 6-32 Φ在R≠0,θ=90°时;的折弯系数列表:(单位:mm)
注意:折弯系数不是绝对的,各加工工厂的钣金工艺工程师会根据所用GB材料以及加工机器而略有微弱变化。
在R≠0,θ=90°时;的折弯系数列表:(单位:mm)
注意:折弯系数不是绝对的,各加工工厂的钣金工艺工程师会根据所用GB材料以及加工机器而略有微弱变化。
三.展开计算方法
1. 当0<T≦时, L=0
2. 对于铁材 (如GI﹑SGCC﹑SECC﹑CRS﹑SPTE﹑SUS等):
(1) 当<T<时, L=
(2) 当≦T<时, L =
(3) 当 T≧时, L =
3. 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 (如Al﹑Cu等):当 T>时, L =
一般折弯2 (R≠0, θ=90°):
当用折刀加工时:
1. 当R≦时, 按R=0处理.
L’= L+2R (L为R=0时L值)
2. 当R>时, 按原值处理.
(1) 当T<时, L = PI*(R+*T)/2
(2) 当≦T时, L = PI*(R+*T)/2
1. 当T£时, L’=0
2. 当T$时, L’= (u / 90) * L
注: L为θ=90°时的补偿量.
一般折弯4 (R≠0 , θ≠90°):
当用折刀加工时:
1. 当R<时, 按R=0处理.
L’=θ/90* L +2*R*TAN(θ/2)
注: L为θ=90°时的补偿量.
2 当R>时, 按原值处理.
(1). 当T¢时, L’=θ*PI*(R+*T)/180
(2). 当T/时, L’=θ*PI*(R+/180
Z折1 (直边段差):
样品方式制作展开方法:
1. 当H/5T时, 分两次成型时, 按两个90°折弯计算.
2.当H¢5T时, 一次成型,
(1). 若R=0,则L’=L;
(2). 若R≠0,且只有一内角不为零,则L’=L+2R;
(3). 若R≠0,且两内角都不为零,则L’=L+4R.
注: L值依附件一中参数取值.
Z折2 (非平行直边段差):
展开方法与平行直边Z折方法相同 (如上栏), 高度H取值见图示.
注:对于非直角折弯,若R≠0,补偿量应加上的是2*R*TAN(θ/2)
Z折3 (斜边段差):
1. 当H¢2T时
j当θ≦70°时,按Z折1(直边段差)的方式计算, (此时L=.
k当θ>70°时完全按Z折1(直边段差)的方式计算
2. 当H/2T时, 按两段折弯展开(R=0 θ≠90°).
Z折4(过渡段为两圆弧相切):
1. H≦2T 段差过渡处为非直线段为两圆弧相切展开时,则取两圆弧相切点处作垂线,以保证固定边尺寸偏移以一个料厚处理,然后按Z折1(直边段差)方式展开
2. H>2T,请示后再行处理
反折压平:
L=
1. 压平的时候, 可视实际的情况考虑是否在折弯前压线, 压线位置为折弯变形区中部.
2. 反折压平一般分两步进行:
先V折30°, 再反折压平.
故在作展开图折弯线时, 须按30°折弯线画, 如图所示:
N折:
1. 当N折加工方式为垫片反折压平,L值依附件一中参数取值.
2. 当N折以其它方式加工时, 展开算法参见
“一般折弯4 (R≠0, θ≠90°)”.
3. 如果折弯处为直边 (H段), 则按两次折弯成形计算: L’= 2L (L值取90°折弯变形区宽度).
抽孔
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一般抽孔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参数见右图 (设预冲孔为X, 并加上修正系数–:
1. 若抽孔为抽牙孔(抽孔后攻牙), 则S按下列原则取值:
T≦时取S=100%T
<T<时取S=70%T
T≧时取S=65%T
一般常见抽牙预冲孔按附件一取值
2. 若抽孔用来铆合, 则取S=50%T, H=T+T’+ (注: T’是与之相铆合的板厚, 抽孔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