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第十二章心理学试题

心理学第十二章心理学试题

Chapter 12单项选择题1、什么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能力()A、教学组织、领导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教学认知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2、教学控制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除了()A、能动性B、差异性C、有效性D、普遍性3、什么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A、教师良好的仪表、作风和习惯B、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C、教师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D、教师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4、以下哪项不属于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A、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地运用B、有高水平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C、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D、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强的洞察力5、微型教学的时长一般为()A、5~20分钟B、5~15分钟C、10~20分钟D、10~25分钟6、Twelker 设计的训练决策基本程序不包括()A、先向接受训练的新教师提供有关所教班级一些学业水平、学习风格等相关信息B、让受训者观看教学实况录像,从中吸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成分C、让新教师进行模拟教学,再进行评价,反思,可以总结经验D、指导者一面呈现出更恰当的教学行为,一面给予说明,并加以分析7、教学威信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其中不包含()A、学生会表现出掌握知识和遵从指导的主动性B、增强了学生在学习和培养自己优良品质的积极性C、学生会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从而使自己不断勉励,不断进取D、学生对老师会可能会产生畏惧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培养8、对处于高级新手阶段的教师一般所具有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他们的实践经验与书本逐渐结合,开始逐步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联系B、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有所提高,处理问题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C、经验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导作用提供但不能够很好地区分教学情景中的重要信息和无关信息D、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是有一定的责任感9、成为专家教师的基本途径不包括那个方面()A、微型教学B、教学决策训练C、领导,管理能力训练D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10、教学监控能力主要表现在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除了()A、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实现计划和安排B、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得监控、评价和反馈C、对学生的日常心理状态也要密切关注,调控D、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矫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多项选择题1、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A、角色认同阶段B、角色实践阶段C、角色认知阶段D、角色信念的形成阶段2、教师职业角色的培养A、加强角色学习、全面认识教师职业B、加强角色训练,熟练扮演各种角色C、通过榜样示范,掌握角色技巧D、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强化教师角色信念3、教师教学效能感如何影响教师的行为A、影响教师在工作中对自我角色的定位B、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C、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学习D、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4、如何维护和发展教师威信()A、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B、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C、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D、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楷模5、根据国内外研究,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以下哪些人格特征()A、热忱关怀B、真诚坦率C、幽默诙谐D、作风明主E、客观公正F、耐心温和6、总的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包含()A、认同教师角色、悦纳自己的职业、勤于教育工作、在工作中积极发挥自己才能B、具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具有教育独创性C、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控制自我D、具有良好和谐地人际关系E、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F、健康地人格,良好地个性特征7、教学中的案例撰写一般应包括哪几个部分()A、主题与背景B、情景描述C、问题讨论D、诠释与研究8、国外学者Osterman & Kottkamp 将教学反思分为了那几个环节()A、具体经验B、观察分析C、抽象的重新概括D、积极的验证9、下列有关教育研究行动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A、研究者与行动者合二为一B、研究问题可以来自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C、研究的对象通常不仅限于任教班级D、教学是被研究着的教学活动10、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包括哪些方面()A、社会的关注B、学校的重视C、家庭的和谐D、教师本人的自我关心11、教师采取“勇于改变自我”的措施来进行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时应包含一些哪些方面()A、要追求内心的安全感B、要不断撕开消极的自我“标签”C、要试着改变自己的性格D、要经常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放松自我12、对教师某些发展阶段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新手,通常是理性化的,在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处理问题,处理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刻板地依赖特定的原则、规范和计划B、熟练型,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区分教学情景中的重要信息,并能选择有效的方法或手段达到教学目标,但其教学活动还没达到快捷、流畅、灵活的程度C、胜任型,具有较强的直接判断能力,教学接近了认知的自动化水平,已经能够胜任快捷、流畅、灵活的教学方式。

且在实践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D、专家型,对教学情景不但有直觉地把握,而且能以非分析性、非随意性的方式,理智地做出合适的反应13、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因素有()A、社会因素B、职业因素C、家庭因素D、个人因素14、教育教学中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一般包括()A、界定问题B、制度方案C、展开行动D、反馈修正15、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哪几类()A、职业倦怠B、不和谐的人际关系C、教师不强的适应能力D、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的问题简答题(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二)、什么是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三)、简述一下教育机智(四)、为什么说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师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五)、教师应如何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应用题(一)、 2014年5月13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在该报告中特别收录了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程平源关于去年中小学生自杀情况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小学阶段男生自杀现象较为突出,比例高于女生;比照年龄和年级,自杀率开始从小学6年级出现攀升迹象,最高的为初中。

该蓝皮书共搜集了2013年发生的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其中样本年级统计发现,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学生的自杀率开始明显攀升,初中阶段自杀的学生达到33起,高中阶段也有28起。

在自杀的起因中,57例报道了明确自杀原因的案例显示,“成绩下滑或不理想”、“教师行为失当”、“作业没完成”、“家长期望值过高”、“被家长批评”等都是导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尽到自己一份关爱学生的责任?(二)、周世菊是大同大学的一名摄影教师,工作中其积极尝试借助微博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学生把自己的剧本作业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长微博的形式发到他的微博,同时@老师,他将会随时查看,与学生沟通交流,并进行转载点评,给出修改建议。

利用微博进行教学,周世菊的新方法打破了“一只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

学生们认为,这种新的模式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种网络辅助式教学模式给我们教师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与学生沟通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三)、“人们会感到震惊,有很多老师正为繁琐的日常工作经受着创伤后紧张性压力的痛苦。

”参与这项研究的莫纳什大学副教授保罗·理查德森(Paul Richardson)在接受采访时为老师们的待遇感到不公,“而社会舆论始终对他们的工作非常不信任。

” 理查德森发现在接受寻访的612位中小学教师中,27%人处于情绪倦怠的状态中,有些人甚至已经“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指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

理查德森教授和另一位副教授海伦·沃特(Helen Watt)描述这群人是“高危群体”。

“他们大多被学生和家长反映,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反应消极。

”沃特解释说,这些老师经常对学生出言讽刺、表现得极具攻击性,并对学生的犯错行为处理不当。

“教师的职责原本是增强社会的公平性,为社会作出贡献。

”今天教师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压力、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和环境压力。

根据中国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调查,86%的教师存在压力感。

当前教师面临的压力主要有:过高的社会期望值、角色的冲突、工作量的超负荷、教师成就感的滞后和不确定性。

长期压力会对教师产生的危害:生理变化,行为变化,认知变化,情绪变化。

那么教师自身应该如何进行这些情绪压力的调节呢?(四)、从1970年开始,美国盖洛普民意测验每年就一般民众对公立学校的看法进行调查。

在这个调查中,有一项:“你认为这个社区的公立学校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而年复一年,民众们总是将“缺乏教师常规”列为学校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学校的纪律问题不仅是学校本身所要关注的,也日益成为了关心学校教育发展的社会民众的关注焦点。

在我国,根据调查发现,教师最关心的教室常规是纪律问题,例如学生未经教师许可而任意交谈,随意在教室走到,不专心听课,或者不做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等等,这类行为在教师所遭遇到的教师常规问题中占了99%。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影响教学进程的纪律问题呢?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D;2、B;3、C;4、B;5、A;6、C;7、D;8、D;9、C;10、C多项选择题:1、ACD ;2、ABCD;3、BCD;4、ABCD;5、ABDEF;6、ABCDEF;7、ABCD;8、ABCD;9、AC;10、ABD;11、AB;12、AD;13、ABCD;14、ABCD;15,、ABCD简答题:(一)教师的职业角色一般包括教师的身份及具备的条件和所负担的责任。

1、知识的传播者和指导者教师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把人类已有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不仅要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和未来发展所必备的技能,而且要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2、教学的管理者就是要充当建立良好课堂秩序、维护课堂纪律答的管理者。

3、班集体的领导者通过从集体选拔干部,积极分子,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建立和谐班级。

同时还要善于调动家长、社会力量配合学习的教育工作。

4、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及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随时把握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及时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并鼓励他们保持积极健康情绪。

5、人际关系的协调者教师要有意识调控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热爱、尊重学生,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成为学生的朋友知己。

同时还应处理好与其他教师,学校管理者,及家长的关系。

6、教学的反思和研究者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并与其他教师要进行交流,帮助发现问题,共同提高教学水平7、行为规范的示范者注意自己的行为作风、处事态度,做好学生的榜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