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电子小
报
琴棋书画笛
子、二胡、古筝
等;中国象棋、
中国围棋等;中
国书法、篆刻印
章、文房四宝;国画、山水画、写意画。
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四大名著等。
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
传统节日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
春节、上元
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寒食节、清
明节、端午节、除夕等。
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民间工艺包括剪纸、风筝、皮影、刺绣、中国结等。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
术形式。
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
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驳其意。
意义及深之对句,散文对联亦不可说不。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
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
一种艺术样式。
它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
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
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
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
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在过去,剪纸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女孩
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
糖画,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
所用
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
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
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
在绘制造型时,
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
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
当造型完成后,
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
糖画的题材有小说、戏曲人物、吉祥花
果、飞禽、走兽、文字等的内容,以人物和动
物的造型最为有趣。
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即使
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
民间艺
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
青山不老(对)绿水长流
山清水秀(对)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