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3期末复习
淮河以北
和江苏、安徽北部 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 地区
位于青藏高原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中下游、南部 沿海和西南各省
西北 地区
青藏 地区
大体位于400毫米 等降水量线以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 和长城以北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 马拉雅山以北,昆仑 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内蒙古、新疆、宁 夏和甘肃西北部
西藏、青海和 四川西部
种植业 水稻、小麦、大豆 高产值园艺业
畜牧业
畜禽饲养为住
放牧和饲养并存
精品课件
工业发展有什么相似性?
工业占重要地位,均较发达,都充分利用岛国多港 湾的优势发展工业
日本
英国
工业部门 高技术产业
传统产业
工业布局 临海型
资源型
日本为了减少对国际市场原料和燃料的依赖,采取了 什么措施?
技术立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精品课件
农业 社会
总体地位
我国粮食的主要产 地和主要的桑蚕和 棉花生产基地。
工业 社会
全国“粮仓”的地 位和全国棉花生产 中的地位下降
发展区位条件分析
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 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 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 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 耕细作
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 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 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
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 域差异的基本因素
土壤和植被是自然区域的 标志
农业、工业、交通、人口与城市、民居建筑、文化景观 和文化行为等方面
精品课件
(3)举例: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相似性和差异性
精品课件
共性
地理位置
地 理 气候条件 环 境 差 异
土地条件
矿产条件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矿产资源贫乏 精品课件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人 农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类 活 动
业
主要粮食 作物
水稻(主)\油菜、 玉米、春小麦、
棉花等
大豆等
差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异
备注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
水产业较为发达 宜发展畜牧业
其 他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 性工业基地
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生 产 活 动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 枢,长江入海门户, 对内外联系方便, 商业贸易发达
精品课件
(3)举例:英国
日本
精品课件
自然环境的比较 相似性:1.都是岛国;2.都位于中纬度地区 ,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差异性:
日本
英国
地形 山地为主
平原为主
气候 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 森林
多汁牧草
水文
矿产 资源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 1月0℃ 等温线和800毫 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 内陆,400毫米等降水 量线以西
独特的地理单元, 海拔高,气候寒冷
精品课件
3、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说明区域不同发展 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开发时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 原因分析
精品课件
荒漠化的防治: 1、西北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① 自然原因—干旱,气候异常 潜在因素
②人为原因—人口激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 垦
期
动的影响
早期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 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 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 的能力低下
中后期
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 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 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 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 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 泛使用 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和生产技术的改良
经济区、贸易区、长江流域、旅游区
精品课件
自然区域 行政区域 经济区域
温度带 干湿区 地形区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县 自治县 市
工业区
乡镇
经济特区
精品课件
区域的特征
整体性:区域是各地理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而形
成的一个整体
(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
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同的区域
河流短小流急,水利 河流数量多,流量变
资源丰富
化小
缺乏
丰富
精品课件
经济发展的比较:
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发达的工农业国家吗?
日本和英国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经济中不占重 要的地位,许多的农产品需要进口。
农业生产有什么相似性?
在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渔业资源丰富
日本 农业部门 种植业为主
英国
畜牧业为主
精品课件
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 究中的应用
3S
精品课件
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区域环境和发展问题
精品课件
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重点分析人为因素)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之间就有差异性
精品课件
开放性: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
都必须与其他区域发生各种联系
欠发达 区域
劳动力、自然资源 资金、信息、产品等
发达 区域
精品课件
2、地理环境差异对位置
海陆位置气候差异
海拔高度地形 水文 资源与环境
(2)人类的生产生活差异:
位于北纬30°附近, 北纬43°~48°,地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
部,长江入海口
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
夏季高温多雨
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
及生长期都较短。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高二地理必修3期末复习
精品课件
知识梳理
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的含义 概念: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 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有明确的区位 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精品课件
指标:
单一指标 综合指标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高原区、平原区(地形区)、气候区、自然 带、方言区、农业区
工业向国外转移,利用国外资源和劳动力
精品课件
比较我国的区域差异
精品课件
比较:
地形 气候 植被 土壤 动物 水文 农业 城市 人口
界线A
B A
C
精品课件
名称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
北方 地区
大体位于400毫米等降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
水量线以东、秦岭- 游地区,甘肃东南部 1月0℃ 等温线和800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