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大连海事大学

管理信息系统-大连海事大学


成绩:考试70%,平时30%
辅导答疑: 周二3-4节,文科楼233
邮箱:hello_vvv@
2
总体结构
1,2章
正确 认识
4章
开发 方法
5章 系统 分析
系统 设计
系统 7章 实施
6章
中心部分
3章 技术基础
8,9,10章
具体专题
11,12章 发展和 实例
3
第一章的逻辑结构
20
信息化 意义
信息 系统
基本概念 发展过程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与管理
信息系统 与决策
挑战
21
信息系统与管理
信息是软资源
有效地管理 人、财、物
较好的支持作用
计划职能
组织领导 职能
控制职能
表非定更信现集义好息在中:常和组管计握调织理划反控结转是映所构变对管必正未理要向来运的扁的行反平安动馈化排态信式布的息结署系构统的监测
你们共计101人,行政04-1有28人,从中找到某一 个人所用的信息量(只写出表达式,求两次信息量 之和)
15
系统的概念
定义: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 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 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整体性:即不同要素所组成的整体。 目的性:系统为一定目的而存在的。 相关性: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环境适应性:系统在一定环境中运作。
13
信息与熵
热力学熵:表示分子状态的无序程度,它被定义成为该宏观状态下对应的 微观状态数的对数值,
S k ln N k 是玻耳兹曼常数,N 是给定系统的微观状态数,
而每个微观状态出现的概率又相等,即 P = 1/N
当这个系统从外界获得一定的信息量 I 时,假定系统的状态数由 N 转到 M, 按信息量的定义可求出使系统具有 N 个等概率状态变为具有 M 个(M<N)等 概率状态所必须获得的信息量为 :
16
系统的分类
血液循环系统 天体系统 生态系统
自然
复合
人造
系统
系统
系统
计算机系统 生产系统 运输系统
17
信息系统的概念
概念: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 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 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 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理解: 1)信息系统从最根本上看是一个人造系统,但由 于它少不了人的参与,从广义上也是人机系统 2)它是以信息为中心的,在信息指引下,实现组 织各项活动的协同。
1)1)1通)支讯行持系为计统控划的制编完:制善是中使对的得人反中的复间管试管理算理层没有必要
2)2)2信)支息智持系能对统化计使控划各制数部据门的协快作速加、强准,确出存现取非专业 化分工趋势。
3)3)支非持集计中划式的控基制础___预测 3)信息系统使得沟通容易,快速对外界环境
4)作支出持反计应划。的优化
-log(100/1000) +( -log(10/100)) =-log(100/1000 X 10/100) =-log(10/1000)

可能空间 1000人 100人 10人
10
信息与概率
概率小所提供的信息量大:
概率: 10/1000 < 100/1000 信息量:-log(10/1000) > -log(100/1000)
用”比特”作为信息单位
12
总体信息测度
1比特:指两个独立均等概率事件所具有的不确 定性被消除所需要的信息量。
H(x) P(Xi )log2 P(Xi ) i=1,2,3, ,n
信源平均信 息量
状态的概率
第i个状态
硬币例子:
X 正反
P 0.5 0.5
H(x) 0.5log2(0.5) 0.5log2(0.5) 1
管理信息系统
大连海事大学 李剑锋 博士
2006年8月
1
课程计划
课程名称: 管理信息系统
学期: 2006-2007(一)
教室: 综203
班级: 2004公管.行政管理 学生数: 101
教研室:管理科学与工程 教师: 李剑锋
教学时数:36学时 1-18周
考试性质:试内 (最后一周)
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同时又 是一个社会系统。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信息系统的实用创造有利 的条件
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文化,做好人员选择和培训工作。 政府部门应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25
7
信息的性质
事实性 时效性 不完全性 等级性 变换性 价值性
信 时 由 有息 间 于 意是 间 人 具 义战有隔认的略意愈知多数级义短的种据的,局载才数使限体能(据用,成有,信它为限息们信理分愈 之 息性层企及 间 ,),结业时 可 信不构, 以 息
数 使 可 相 价据 用 能 互 值是 程 知 转 可战记度晓换能术录愈所。随级客高有时观。的间事情而物况减的。弱符号。
22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
决策:
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 有选择的活动
情报
设计
选择
实施
调查环境, 并定义要决 策的事件和 条件
确立实现目 标的各种选 择方案
在各种方案 中选择最优 的方案
付之行动, 并收集情报 加以修正
23
决策问题的类型
结构化 问题
1. 问题相对简单、 直接
2. 其决策过程和决 策方法有固定的 规律可以遵循
5
几个例子
一个人看“天气预报”以决定所穿的服装 学生看“卡中钱数”以决定是否存款 司机看“行驶速度”以决定加速减速 总裁看“企业报表”以知晓企业运营状况
信息?
6
数据、信息和知识
数据
信息
知识
知数信识据息::信是息以对进有“入意客人义观们的事大形物脑式”,加记被以录人排下们列来消和的化, 可 吸处收理,的就数形据成(知有识意。义的数据)。 信数对知有它事以息据于识知并 实 是是 的 信 是 识不 的 数我 内 息 信 体以只 语 据们 在 息 系,鉴是 言 。对 含 有 相不别数、数义价结同的字文据。值合人“,字的部所可符所、解分形能号有图释沉成形”用画,淀的成。来和或下。不描模者来同述型说,的客 都是 与知观 可原识,
____信息具时可有效变反 性 不 换 价映 愈 完 载 值客 强 全 体观 性 作业级 事实的性质
8
信息度量
信息 = 有意义 +
(价值)
数据
客观事物 的反映
信息量的大小应取决于信 息内容能消除人们认识的 不确定的程度.
9
信息度量例子
寻找

第一次信息量:-log(100/1000) 第二次信息量:-log(10/100) 两次信息量之和:
管理信息 系统(MIS)
决策支持 系统(DSS)
时间:20世纪70初
特点:高度集中,有 一个中心库和计算机 网络,开始联系将内 部各部门及不同地区 公司的数据并提供一 定程度的决策支持 (结构化问题)。
时间:20世纪70中期
特点:针对于MIS决 策支持不足基础上, 为中高层人员提供决 策支持,解决半结构 和非结构性问题 。
18
组织中各种”流”
实物的 流动
物流
信息流
事务活动 事务流
流程
资金流 资金的
流动
1)是其它各种流的 描述和表现 2)掌握、指挥和控 制其它流的软资源
19
信息系统的发展
电子数据 处理系统(EDPS)
时间:20世纪50中期
特点:利用计算机 部分替代”底层” 手工作业log2 (M / N )
热力学熵的减少量,即系统所吸收的负熵 NV
Nv k ln N k ln M k ln(N / M ) k ln(M / N )
信息量与热力学负熵
I NV K ln 2
14
课上作业
简要说明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
下面哪个信息量大? A) 飞机撞大厦 B) 小货车撞到了马路围栏
如:用运筹学求解 资源优化问题
半结构化 问题
1. 复杂程度在两者 之间
2. 其决策过程和决 策方法有一定的 规律可以遵循, 但又不能完全确 定
非结构化 问题
1. 指决策过程比较 复杂
2. 其决策过程和决 策方法没有固定 的规律可以遵循、 没有固定的决策 规则和通用模型 可用
(学识、经验、直觉)
24
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 意义
信息 系统
基本概念 发展过程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与管理
信息系统 与决策
挑战
4
信息化概览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物质、能源和信息 物质、能源___工业时代 信息___信息时代
美国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 七国集团提出的全球信息社会 我国将信息化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针
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子1: 1)高才生A同学考上大学了; 2)高才生B同学没有考上大学; 例子2: 1)6月份的天气预报:明日有雨; 2)11月份的天气预报:明日有雨;
11
信息量单位
以2为底,信息单位称为比特(bit) 以3为底,信息单位称为屈特(trit) 以e为底,信息单位称为纳特(Nat) 以10为底,信息单位称为哈脱(Har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