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种水稻常见病虫害及科学防治方法

十种水稻常见病虫害及科学防治方法

十种水稻常见病虫害及科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进程中的重要危害之一,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影响,水稻作为国人赖以生存的主食,其生上进程中也遭到病虫害的庞大影响。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十种水稻常见病虫害以及科学防治方法。

一、稻黑色菌核秆腐病
症状:水稻成株期茎基部的一种真菌病害,病菌侵害茎基部叶鞘,形成椭圆形或纺缍形黑色斑,后扩大至全部叶鞘,茎秆上也有大块黑斑,后期的茎基部腐烂,植株青枯,茎腔内有大量小球状黑色颗粒状的菌核。

防治方法:以加强肥水管理为主,结合治虫防病,辅以适时喷药。

二、稻白叶枯病
症状: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病菌从根、茎、叶部的伤口或水孔侵入稻体,在维管束的导管中繁育危害。

苗期和分蘖期最易受害。

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

在感染品种上多显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斑。

防治方法: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稻田淹水是防病关键,并结合药剂防治。

三、稻矮缩病
症状:稻苗上的一种病毒病害,水稻生育期均可染病,苗期和分蘖期为感病敏锐期,发病越早,缺失越大。

如在苗期发病,病株明显不分蘖,严重矮化;在分蘖期感病,分蘖增多,显现丛生状,病株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在苗期和分蘖期发病,绝大部分不能抽穗,虽有部分主茎尚能抽穗,但大多显现包穗,而且结实率着落。

防治方法:防治传毒介体昆虫是防病的关键。

四、稻恶苗病
症状:水稻地上部的一种真菌病害,从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

病株徒长,瘦弱,黄化,通常比健株高3~10厘米,极易辨认。

病株基部节上常有倒生的气生根,并有粉红霉层。

病菌发育适温25℃左右,种子带菌。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药剂浸种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五、稻纹枯病
症状:属于真菌类病害,多显现在水稻分蘖后期至抽穗期,该病害感染部位从最初的水稻茎秆底部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最严重的会扩大到水稻的稻穗部位。

当水稻根茎部位显现暗绿色水渍状的病斑,且病斑出现由小到大的变化、显现水稻叶片枯死现象时,可以判定是感染了稻纹枯病,要及时针对病害采取措施。

防治方法:应掌控孕穗期病株率达30%~4%时施药。

药液要喷在稻株中、下部。

采取泼浇法,田里应保持3~5厘米浇水层。

施用井岗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或在施药后两小时内不下大雨时进行。

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150毫升,或井岗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任选一种,对水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400千克泼浇。

六、灰飞虱
在稻田中多产卵于稗草上,其产卵部位,都在稻、麦、稗草的下部叶稍及叶片基部中脉组织中。

又能传播稻、麦、玉米等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玉米粗矮病。

防治方法:
(1)滴油杀虫。

每亩滴废柴油或废机油400~500克,保持田中有浅水层20厘米,人工赶虫,虫落水触油而死亡。

治完后更换清水,孕穗期后忌用此法。

(2)撒毒土。

每亩用1.5公斤乐果粉、2公斤湿润细土撒施。

(3)用药喷施。

用40%乐果乳剂0.5公斤加水800~1000公斤喷施。

七、稻蓟马
稻蓟马很小,成虫为黑褐色,有翅,爬行很快。

一生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若虫和成虫类似,淡黄色,很小,无翅、常卷在稻叶的尖端,刺吸稻叶的汁液。

被害的稻叶失水卷曲,稻苗落黄,稻叶上有星星点点的白斑,心叶萎缩,远看象火烧一样。

扬花时稻蓟马聚.
防治方法:由于稻蓟马很小,一样情形下,不易引发人们注意,只是当水稻严重危害而造成大量卷叶时才被发觉,因此,要及时检查,把稻蓟马消灭在幼虫期。

每亩用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秧田和大田施药后,都要保持水层。

防治稻蓟马后要补施速效肥,促使秧苗和分蘖复原生长。

八、稻苞虫
该虫幼虫在苞内食叶肉,剩下表皮,形成长短不一的白斑。

如果在后期受害,主要是剑叶以下两张营养叶受害,严重影响稻株光合作用及营养积存和输送,造成谷粒不充实、干秕多,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每亩用2.5%敌百虫粉2公斤喷粉或甲六粉1公斤加细土10公斤撒毒土;用90%晶体敌百虫150克加水80~100公斤喷雾。

九、稻纵卷叶螟
幼虫稍大便开始在水稻心叶吐丝,把叶片两边卷成为管状虫苞,虫子躲在苞内取食叶肉和上表皮,抽穗后,至较嫩的叶鞘内危害。

严重时,被卷的叶片只剩下透亮发白的表皮,全叶枯死。

防治方法:用25%二二三乳剂250倍液,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

防治时间应掌控在幼虫的三龄前,并以傍晚用药成效最好。

防治后,要检查成效,如果虫口密度像以前那样,应再治一次。

十、三化螟
它食性单一,专食水稻,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

“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在蚁螟盛孵期内,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最好时期。

破口5%~10%时,施药1次,若虫量大,再增加1~2次施药,间隔5天。

以上就是有关于水稻常见病虫害以及科学防治方法的全部介绍了,在防治进程中要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避免其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