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技术
【代码】0300124
【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
【先行课程】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
【并行课程】建筑工程组织与管理、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
【后续课程】工程监理概论、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安全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主干课,属必修课。
课程内容充分体现新技术、新方法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突出课程内容“实用性、先进性”;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教学活动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工地实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课程教学手段体现现代化,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程考核标准体现能力考核的主导性,采取笔试及实训相结合的原则。
三、课程学习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将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目标相结合,通过完成完整的一个工程项目逐渐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形成解决施工中存在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学生定岗实习、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一)专业能力
1.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2.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
3.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4.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具备一定的建筑施工现场技术指导能力;
六、考核与评价方式
本课程应进行考试,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涵盖所用讲授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课程主要原理、方法的掌握、理解程度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考试题型应多样化,题量及难易程度应适中。
考试结果分析应符合正态分布。
平时成绩应在总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2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50%。
七、教学条件
(一)条件配备
现有条件:多媒体教室、局域网络。
校外条件:选择一批生产规模适度、管理科学规范的本地区监理公司、建筑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参观基地,目前已建立如江门建筑监理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3个,可满足校外教学需要。
(二)师资配备
本课程配备有具有熟练的规范使用能力,具备独立完成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吊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的能力的一支专业教学团队。
八、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
书名:建筑施工技术
主编: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二)教材编写
教材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培养预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设计课程教学。
教学资源要丰富,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资源,才能在有限的学时内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三)其他资源开发与利用
本教材配合课件、视频、现场图片进行教学,并建设了教学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