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弧消谐培训
一、消弧线圈的主要作用:
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产生电感电流以补偿电网电容电流,使故障点残流变小,达到自行熄弧、消除故障的目的。
消弧线圈的使用,对抑制稳定电弧过电压,消除电磁式压变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降低线路故障跳闸率方面起到明显效果。
二、消谐装置的工作原理:
电网中存在大量储能元件,如电压互感器、变压器、电抗器等电感元件,电容器、线路对地电容、断路器断口的电容等电容元件,这些元件组成了许多串联或并联振荡回路。
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产生振荡,但当系统发生故障或某种原因引起电网参数变化(如接地短路、线路跳闸、空载线路合闸、三相不同期合闸等),就可能引起谐振。
电压互感器等一类的电感元件在正常工作电压下,通常铁芯刺痛密度不高,铁芯不饱和,如在过电压情况下铁芯饱和,电感会迅速降低,从而与电容产生谐振,这时谐振称为铁磁谐振。
正常运行时,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的电压3U0理论上为0V,在实际中一般也不会超过10V,但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3U0迅速升高到30V,甚至更高,达120V,形成过压。
在形成的谐波中含量比重最大的为16.67HZ,25HZ,150HZ三种谐波,其他分量比较小,一般忽略。
因此消谐装置一般都是通过检测这三种频率的谐波电压值判断是否发生谐振。
三、系统谐振过电压事故的处理方法:
1、发生谐振过电压时,应先检查以下项目,并汇报调度及领导。
1)保护动作情况、后台电压参数、特别是3UO 值、信号、仪表指示、开关跳闸情况。
2)PT 柜上消谐装置记录情况。
2、处理谐振过电压事故的关键是破坏谐振条件,值班人员应根据系统情况、操作情况做出正确判断,不经调度按以下方法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汇报调度。
1)由于操作而产生的谐振过电压,一般可立即恢复到操作以前的运行状态。
2)运行中发生的谐振过电压,可以试断开一条不重要负荷的线路,消除谐振。
3)接地后发生的谐振,应立即断开接地线路。
四、谐振现象:
基波谐振:发生基波谐振时,相对地电压有以下两种现象:
1) 一相电压下降(不为零),两相电压升高超过线电压或电压表顶表;
2) 两相电压下降(不为零),一相电压升高或电压表顶表;
其相对地电压的过电压小于或等于3倍相电压;
2、高频谐振:发生高频谐振时,其相对地电压的过电压小于或等于4倍相电压,三相对地电压一起升高,远远超过线电压或电压表顶表。
3、分频谐振:发生分频谐振时,三相对地电压依相序次序轮流升高或同时升高,并在(1.2~1.4)倍相电压间做低频摆动,大约每秒一次。
由上述谐振现象可总结如下:
现象判断
发母线接地信号(开口三角有零序输出)
一相相对地电压超过线电压,二相相对地电压超过线电压。
基波谐振:三相相对地电压超过线电压。
高频谐振:三相对地电压依次轮流升高,但不超过线电压三相对地电压同时升高,但不超过线电压分频谐振。
谐振的处理:
1、基波或高频谐振的处理:
1) 有运行电容器时,切除运行电容器;没有运行电容器时,投入一组电容器;
2) 以上措施无法消谐时,切除该母线所有电容器,向调度申请切除部分馈线,最好是先切长线路。
2、分频谐振的处理:
1) 切除该母线所有电容器;
2) 谐振仍无法消除时,向调度申请切除该母线上的线路,直至谐振消除;
3) 若所有线路全部切除后仍无法消谐,向调度申请切除变低开关,将母线停电;
4) 恢复母线及线路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