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江苏省消防条例(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关于《江苏省消防条例(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关于《江苏省消防条例(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0.11.26
•【分类】审议结果的报告
正文
关于《江苏省消防条例(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2010年11月16日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田幸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江苏省消防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已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初次审议。

委员们认为,消防工作关系国计民生,为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需要,并与修订后的消防法保持一致,对我省消防条例进行修订很有必要。

草案内容比较全面,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总体符合我省实际。

同时,委员们围绕消防规划实施、消防组织建立、消防监督管理、条款逻辑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

会后,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书面征求了十三个市人大常委会和部分省人大代表、立法咨询专家的意见,会同省人大内司委、省公安厅消防总队赴省
内外进行了调研,还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省有关部门对草案修改稿的意见。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于11月5日召开全体会议对草案进行了审议。

现将审议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火灾预防
在审议和调研中,不少委员和地方认为,预防和控制火灾应当从源头入手,强化管理,建议草案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预防火灾的各项制度。

据此,建议对草案作如下修改:
1.有些委员提出,草案关于消防规划的规定不够明确,关于消防规划的落实、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等内容的规定比较混乱,需要作适当调整。

因此,建议对草案第十条、第十一条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作为草案修改稿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分别对消防规划的编制、消防规划的实施,以及建设项目和重大火灾危险源不符合消防规划如何处理作出明确规定。

2.有的委员提出,当前多产权共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是消防监督管理的难点,草案关于住宅区物业和其他共用建筑的消防安全责任的规定不够明确,应当针对两者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作出规定,以增强可操作性。

因此,建议在草案第十七条中,对有物业服务和无物业服务的住宅区物业以及其他共用建筑如何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分别作出具体规定。

3.有的地方和部门提出,住宅区物业等共用建筑的建筑消防设施需要维修、更新、改造时,由于业主众多,意见难以统一,导致消防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更新、改造,危及共用建筑消防安全,条例对此应当作出专门规定,解决这一难题。

因此,建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一款作为草案修改稿第十九条的第二款:“共用建筑的建筑消防设施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业主不进行维修、更新或者改造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通知县(市、区)房产行政主管
部门,由县(市、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代为维修、更新或者改造,所需费用从相关业主的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或者由相关业主按照各自专有部分建筑面积所占比例承担。


4.有些委员和内司委提出,应当加强对出租屋的消防安全管理,明确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消防安全责任。

因此,建议增加一条作为草案修改稿第二十条:“建筑物的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明确双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承租人应当在其使用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出租人应当对承租人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5.有些委员提出,随着城市化发展,人员密集场所和高层建筑是火灾预防的重点,草案应当强化对这些场所的火灾预防措施。

因此,建议在草案第十九条中增加两款:“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属常闭式防火门的应当保持常闭;设置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的,应当保证火灾时能自动关闭。

”“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和人员密集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自救器材和辅助逃生设施。

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应当根据需要配备专用灭火器材、储备专用灭火剂,并保持完好有效。


6.有的地方和部门提出,我省不少地方存在利用船舶和水上浮动设施开设餐饮、娱乐场所的现象,目前对这类场所实施消防监管的依据还不明确,由于监管不到位,导致这类场所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建议在草案第二十一条中增加一款,明确利用船舶或者水上浮动设施开设餐饮、娱乐场所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并在法律责任中对违反这一规定的行为设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二、关于消防组织和消防人员
1.有些委员提出,草案关于消防组织的规定层次不清、比较混乱,关于哪些乡镇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规定也不尽科学、难以界定。

因此,根据消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建议将草案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内容整合、修改后作为草案修改稿第三十一条,对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四类消防组织的建立,分别作出规定。

2.有的地方提出,目前地方消防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在灭火救援中发生伤亡时的医疗、抚恤等待遇落实较难,条例应当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

为了加强消防队伍的建设,保障地方消防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相关权利,建议在草案第二十九条中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障地方消防人员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并为其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在草案第四十四条中增加消防人员职业健康保障的内容,并进一步明确地方消防人员、单位专职消防队员、志愿消防队员等消防人员受伤、致残、死亡的医疗、抚恤等待遇。

三、其他修改意见
1.有的地方提出,草案第十四条第一款有关消防产品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相关标准的规定与消防法不一致。

因此,建议依据消防法和标准化法的规定,将草案第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消防产品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行业标准。

新研制的消防产品,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经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在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布前,企业应当制定企业标准,省有关部门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并依法备案。


2.有的部门提出,单位是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的主体,加强单位的消防能力建设非常重要,建议草案增加这方面的内容。

因此,建议在草案第十五条中增加一
款,要求单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和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3.有些委员提出,草案第二十八条关于应当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的主体范围太窄,建议扩大范围。

有的专家提出,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无权对强制保险作出规定。

考虑到消防法对火灾公众责任险已有明确规定,而地方性法规无权规定强制保险,建议删除草案第二十八条。

4.有些委员和内司委提出,在赋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职权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其行使权力的约束和规范,草案缺少这方面的内容。

因此,建议在草案第五十条中,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消防安全检查规定明确的时间要求;同时,增加一条作为草案修改稿第五十二条,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规范作出了具体规定。

5.有些委员和内司委提出,草案部分条款结构比较混乱、逻辑层次不清,草案总体篇幅过长,建议作调整和删减。

根据这一原则意见,建议将草案第三十一条中关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职责的规定并入草案修改稿第四条,将草案第三十五条关于加大消防事业投入的规定调整为草案修改稿第五条,将草案第七十二条关于建筑材料的界定并入草案修改稿第十五条,将草案第五十一、五十二条关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规定并入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七条,将草案第四十四条关于消防人员伤亡的医疗、抚恤的规定调整为草案修改稿第三十五条;同时,对与消防法不一致或者该法已有规定的内容,予以删除,涉及草案第六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八条。

此外,根据委员的意见,对法律责任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针对草案修改稿中增加的行为规范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对草案作了部分文字、技术修改。

法制委员会已按照上述意见提出了草案修改稿,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通过。

以上报告和草案修改稿是否妥当,请予审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