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江苏省苏州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四市2021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
绍兴灯景张岱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
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
故自庄逵①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
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
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
从巷口回视港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
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千家诗》②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
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
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
庙门前高台鼓吹五夜。
市廛③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闾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
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
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女,午夜方散。
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④,东穿西走,曰“钻灯棚”,曰“走灯桥”,天晴,无日无之。
万历间⑤,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
次年,朱相国家放灯塔山,再次年,放灯蕺山⑥。
蕺山以小户效颦,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
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曰:“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筿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
”由今思之,亦是不恶。
(选自《陶庵梦忆》卷六)[注释]①庄逵:四通八达的道路。
②《四书》《千家诗》:“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千家诗》为诗集名,旧时为儿童启蒙读物。
③市廛(chán):商店集中的处所。
④乔乔画画:此处指打粉。
⑤万历:明神宗年号,公元1573 - 1620年。
⑥蕺(jí)山:绍兴古城内小山。
8.下面加粗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故家家可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B.以佛图灯带间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C.锣鼓声错觥筹交错(《醉翁亭记》)D.而年来有效之者恐托付不效(《出师表》)9.下面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的一项是()(2分)A.处处有人团簇看之跳大头和尚的表演B.天晴,无日无之乡村夫妇进城赏灯C.而年来有效之者父叔辈于龙山放灯D.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朱相国家蕺山放灯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
(2)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
1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绍兴灯景之“盛”?(3分)12.作者在文末写到“由今思之,亦是不恶”。
结合你对张岱以及《陶庵梦忆》的了解,揣摩人物心理,说说作者此刻的内心感受。
(2分)8、C9、D10、(1)便宜,所以家家户户把不能做灯当做羞耻的事情。
(2)有的(灯上)写上灯谜,人们围着灯站着猜谜。
11、数量之多,种类之繁,遍布之广,双赏之众。
12、当年那灯景的盛况真是令人难忘,就算被轻薄子嘲笑的小户人家的蕺山放灯,现在想来也是颇有情趣,只可惜盛世难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 - 11题。
(13分)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呜,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8.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标注两处)(2分)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大王诚.能命将出师_____▲____ ②睿素.无北伐之志_____▲____③邀其将.部曲百余家渡江_____▲____ ④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____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1.祖逖这个人物具有哪些特点?(3分)8.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2 分)9.①果真②向来③率领④渡河(4 分)10.①祖逖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
”就起床舞剑。
(关键词“蹴”,“因”解释正确,句子通顺。
)②于是祖逖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关键词“屯”,“兵”解释正确,句子通顺。
)11.胸有大志;有组织力;有行动力;对时局有洞察力;有爱国精神;有勇有谋。
(答出任意三点3 分)江苏省苏州高新区2021年一模语文试题【甲】(杨)炯,华阴人。
显庆六年举神童,授校书郎。
永隆二年,充.崇文馆学士。
后为婺州盈川令。
卒。
炯恃才凭傲,每耻朝士矫饰,呼为“麒麟楦”。
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
”闻者甚不平,故为时所忌。
……炯博学善文,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海内称四才子,亦日“四杰”,效之者风靡焉。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一》【乙】如意元年七月望日,宫中出盂兰盆,分送佛寺,则天御.洛南门,与百僚观之。
炯献《孟兰盆赋》,词甚雅丽。
炯至官,为政残酷,人吏动不如意,辄捞杀之。
又所居府舍,多进士亭台,皆书榜额,为之美名,大为远近所笑。
无何卒官。
……张说曰:“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
既优于卢,又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
”有((盈川集>三十卷行于世。
——节选自《旧唐书·文苑传·上》9.为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最恰当的理解(3分)(1)充崇文馆学士充:A.装满;塞住。
B.担任;当。
C.冒充。
(2)宛然异物宛然:A.委曲顺从的样子。
B.真切,清晰。
C.仿佛,很像。
(3)则天御洛南门御:A.皇帝临幸至某处。
B.防御,抵御 C.统率;率领。
10.以下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杨炯年少就以神童著称,说明他是有一定的天赋的,这也是他后来文学成就高的一个原因。
B.杨炯觉得自己排名在卢(诗人)之前是惭愧的,这表现了他至少对一部分优秀的诗人是认可的。
C.身为地方官,杨炯看到下属官吏对待百姓很凶残严酷,动不动就杀人,这让他觉得很不如意。
D.虽然文学才华很高,但是因为性格和平时为人处世的作风,杨炯在官场并不是很受欢迎。
11.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并根据上下文,推测杨炯所说的“麒麟楦”指的是什么样的人?(5分)(1)炯恃才凭傲,每耻朝士矫饰,呼为“麒麟楦”。
(3分)(2)“麒麟楦”指的是______▲______。
(2分)12.比较说明甲诗和甲文中画线的“不平”是否相同。
(2分)9. BCA10. C11.杨炯凭借才华傲视别人,总是把那些朝廷官员造夸饰当作是可耻的事,称他们是麒麟”。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却把自己修饰得看起来像很有才华的人¥12.前者是指因没有为国效力上阵杀敌的机会,怀才不遇而感觉遗憾,愤懑,郁闷,(或:报国情怀在胸中激荡。
)后者是指愤怒,怨恨,仇恨,因对杨炯所称的侮辱性指称而心中生恨江苏省常熟市2021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甲]洛阳牡丹记(节选)[北宋]欧阳修洛阳之俗,大抵好花。
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
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洛阳至东京六驿旧不进花,自今徐州李相迪为留守时,始进御。
岁遣衙校一员,乘驿马一日一夕至京师,所进不过姚黄、魏花①三数朵,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
春初时,洛人于寿安山中斫小栽子卖城。
谓之山篦子。
人家治地为畦塍种之,至秋乃接。
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
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
秋时立券买之。
至春见花,乃归其直。
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
魏花初出时,接头亦钱五千,今尚直一千。
[乙]爱莲说(节选)[北宋]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丙] 题画[南闲]李唐②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注释]①姚黄、魏花:都是牡丹的品种名称。
②李唐:初在杭州、靠卖画糊口,生活艰难。
这是作者自己在画上所题的诗。
5.甲文中画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帘笙歌之声相闻。
A.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帘笙歌之/声相闻。
B.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帘笙歌之/声相闻。
C.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帘/笙歌之声相闻。
D.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帘/笙歌之声相闻。
6.下列加点字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洛阳之.俗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B.始进.御是进.亦优《岳阳楼记》C.而.少大树者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D.今尚直.一千岂直.五百里战?《唐雎不辱使命》7.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3分)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
8.甲文中洛阳人非常看重牡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试分条陈述。
(3分)5.(3分)D6.(3分)A7.(3分)洛阳人特别爱惜这种花,不想公开技术秘密(让技术流传开来),有个权贵想买姚黄接头,有人就用热水把接头烫死卖给那位权贵。
(传、汤、或各1分,语意通顺1分)8.(3分)①赏花的盛况:家家种牡丹,无论贵贱都爱花,开花时,士庶共赏花,场面热闹,人山人海,至花落乃罢;②进贡京城较少:原先是不进献牡丹到东京,后来进献了数量极少,足见当时的人都看重花;③嫁接技术的保密:豪门重金邀请接花工。
但嫁接技术不外传。
(写出1点1分)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草桥中学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①。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③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