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早产儿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与呛奶、呕吐有关。
2、有体温改变的危险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吞咽、消化功能有关。
4、自主呼吸受损与呼吸中枢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肌无力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新生儿免疫功能缺乏与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护理常规:1. 维持体温稳定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强体温检测。
维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
2. 合理喂养尽早开奶,以防止低血糖。
提倡母乳喂养,无法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
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用间歇鼻饲喂养、持续鼻饲喂养,能量缺乏者以静脉高营养补充并合理安排。
每天详细记录入量、准确测量体重,以便分析、调整喂养方案,满足能力需求。
3. 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小的软枕,防止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
出现发绀时应查明原因,同时给予吸氧,吸入氧浓度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50~70mmHg〔6.7~9.3kpa〕或经皮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
呼吸暂停者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条件允许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振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反复发作者可遵嘱给予氨茶碱静脉输注。
4.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响、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情况。
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定时巡回记录,防止高血糖、低血糖发生。
5.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入室人数,室物品定期更换消毒,防止穿插感染。
强化洗手意识,每次接触早产儿前后要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擦拭手部,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
安康教育:指导父母如何冲调奶粉、如何沐浴、何时预防接种、何时门诊随访等,以使他们得到良好的信息支持和树立照顾患儿的信心。
小于胎龄儿护理诊断1、窒息的危险与宫慢性缺氧有关。
2、体温调节无效与皮下脂肪缺乏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宫营养不良有关。
4、焦虑与患儿的高危状态和因宫营养不良引起的认知受损有关。
护理措施1、积极复,密切观察呼吸情况2、维持体温稳定调节环境温度至中性温度,加盖棉被,必要时放入暖箱中,维持体温在正常围,减少能量消耗。
3、维持血糖稳定尽早开奶。
小于胎龄儿生后即应测血糖,偏低者可与生后1~2小时喂糖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
4、促进亲子关系大于胎龄儿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与胎儿过大、难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易出现低血糖有关。
护理措施1、维持呼吸功能由于产伤,有些大于胎龄儿在建立呼吸时有一定困难。
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应予吸氧。
2、喂养尽早开奶,及时提供营养,防止低血糖。
3、安康教育新生儿窒息护理诊断1、自主呼吸受损与羊水、气道分泌物吸入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2、体温过低与缺氧有关。
3、焦虑与病情危重及预后不良有关。
护理措施1.维持自主呼吸:(1)复: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展复。
A是通畅气道:①保暖;②减少散热;③安置体位;④去除呼吸道。
B是建立呼吸:①触觉刺激;②复器加压给氧;③喉镜下经喉气管插管。
C是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D是药物治疗: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
E 是评价。
(2)加强监护:患儿取侧卧位,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
2.保暖: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或用暖水袋保暖,维持肛温36.5-37℃。
3.预防感染:严格执行各种无菌操作,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4.抚慰家长: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减轻家长恐惧心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诊断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缺氧缺血致呼吸中枢损害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压升高、呼吸衰竭。
3、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缺氧缺血导致的后遗症有关。
护理措施:1. 给氧及时去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监护严密监护患儿的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注意观察患儿的神志、瞳孔、前囟力及抽搐等病症,观察药物反响。
3.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1〕降温:亚低温治疗师采用循环水冷却法进展选择头部降温,起始水温保持10~15℃,直至体温降至35.5℃时开启体部保暖,头部采用覆盖铝箔的塑料板反射热量。
〔2〕维持:亚低温治疗是使头颅温度维持在34~35℃,由于头部的降温,体温亦会相应的下降,易引起新生儿硬肿症等并发症,因此在亚低温治疗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暖,可给予远红外或热水袋保暖。
〔3〕复温:亚低温治疗完毕后,必须给予复温。
复温宜缓慢,>5小时,保证体温上升速度不高于0.5℃/小时,防止快速复温引起的低血压,因此复温的过程中仍须肛温监测。
体温恢复正常后,须每4小时测体温1次。
〔4〕监测:在进展亚低温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持续的动态心电监护、肛温监测、SpO2监测、呼吸监测及每小时测量血压,同时观察患儿的面色、反响、末梢循环情况,总结24小时的出入液量,并作好详细记录。
新生儿颅出血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颅压升高。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呼吸中枢受损有关。
3、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昏迷有关。
4、体温调节无效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护理措施1. 密切观察病情,降低颅压〔1〕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神态、瞳孔变化。
密切观察呼吸型态,及时去除呼吸道分泌物,并防止外界因素阻碍患儿气道的通畅。
仔细耐心观察惊厥发生的时间、性质。
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2〕保持绝对静卧,抬高头部,减少噪声,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减少反复穿刺,防止加重颅出血。
2. 合理用氧根据缺氧程度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5%即可,防止氧浓度过高或用氧时间过长导致的氧中毒病症。
呼吸衰竭或扬中的呼吸暂停时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做好相关护理。
3. 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应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远红外床、暖箱或热水袋保暖。
安康教育:向家长解答病情、减轻紧情绪;如有后遗症,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教会家长给患儿功能训练的技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诊断1、自主呼吸受损与PS缺乏导致的肺不、呼吸困难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泡缺乏PS、肺泡萎陷及肺透明膜形成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缺乏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抵抗力降低有关。
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正确,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
及时去除口、鼻、咽局部泌物,分泌物粘稠是可给予雾化吸入后吸痰。
2、供氧3、保暖环境温度维持在22~24℃,肤温在36~36.5℃,相对湿度在55%~65%,减少水分损耗。
4、喂养保证营养供应,不能吸乳、吞咽者可用鼻饲法或静脉补充营养。
5、预防感染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
6、安康教育胎粪吸入综合征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胎粪吸入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气道阻塞、通气障碍等。
护理常规: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去除吸入物,维持正常通气功能。
2. 合理用氧选择与病情相适应的用氧方式,维持有效吸氧,改善呼吸功能。
3. 保暖和喂养注意保温,细心喂养,供应足够的能量。
4. 密切观察病情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肝脏在短时间迅速增大时,提示可能合并心力衰竭,应立即吸氧,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物,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如患儿突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青紫加重时,有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的可能,应立即做好胸腔穿刺及胸腔闭式引流准备。
安康教育:向家长讲述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及时让家长了解患儿的病情,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
感染性肺炎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急促,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及无力排痰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3、体温调节无效与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响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困难、消耗增加有关。
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去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时翻身、拍背、体位引流。
2、合理用氧,改善呼吸功能根据病情和血氧监测情况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等方法给氧,使PaQ2维持在60~80mmHg(7.9~10.6kPa);重症并发呼吸衰竭者,给予正压通气。
3、维持体温正常4、供应足够的能量及水分5、密切观察病情新生儿败血症护理诊断1、体温调节无效与感染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脐炎、脓疱疮等感染性病灶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无力、纳差及摄入缺乏有关。
护理措施1、维持体温恒定当体温低或不升时,及时予保暖措施;当体温过高时,与物理降温及喂开水,一般不予降温药物。
2、保证抗菌药物有效进入体,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3、及时处理局部病灶4、保证营养供应5、观察病情加强巡视6、安康教育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和护理患儿,保持皮肤的清洁。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与呼吸肌、喉肌痉挛有关。
2、喂养困难与面肌痉挛、口困难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反复抽搐有关。
4、体温过高与骨骼肌强直性痉挛产热增加、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1、控制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1)药物应用: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用前须做皮试〕、镇静剂量等。
2)建立静脉通路:尽可能应用留置针,防止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不良刺激,保证止痉药物顺利进入体。
3)病室环境要求避光、隔音。
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4)用氧:有缺氧、紫绀者间歇用氧,但防止鼻导管给氧,可选用头罩给氧,氧流量至少5L/min,防止流量过低引起头罩C02潴留。
当病情好转,缺氧改善后应及时停顿用氧,防止氧疗并发症。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脐部护理1〕用消毒剪刀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并重新结扎,近端用3%双氧水或1:4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碘酒。
保持脐部清洁、枯燥。
2)遵医嘱用破伤风抗毒素3000单位做脐周封闭,以中和未进入血流的游离毒素。
3、保证营养早期予静脉营养以保证能量供应。
4、防止继发感染和损伤1)口腔护理2)皮肤护理5、安康教育新生儿梅毒护理诊断1、皮肤完整性受损2、疼痛3、焦虑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治疗新生儿梅毒首先要取得家长的配合。
进展有关本病的安康教育,解除其思想顾虑。
2、消毒隔离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穿插感染。
3、皮肤护理必要时置暖箱、穿单衣以便护理操作。
加强臀部护理,保持全身皮肤清洁枯燥,防止皮肤感染。
4、梅毒假性麻痹护理梅毒假性麻痹的患儿常常出现哭闹、烦躁不安,护士必须检查全身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安康教育经治疗患儿全身病症好转,皮肤斑丘疹完全消失,体检后予以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指导定期复查,进展追踪观察血清学试验,以保证患儿得到正确的、全程的、彻底的治疗。
新生儿黄疸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2、知识缺乏缺乏黄疸护理的有关知识。
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做好相关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皮肤黏膜、巩膜的色泽,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