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用水余氯检测标准
余氯是指消毒剂在水中消毒后剩余的氯化物。
饮用水中的余氯可以杀
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消毒作用。
然而,高浓度的余氯会对人体健康
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需要对用水中的余氯进
行检测和控制。
用水余氯检测的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种。
国家标准:目前我国用水余氯检测的国家标准主要有GB 3838-2002《环境质量标准》、GB 5749-202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T
5750-2024《工业用水标准》等。
其中,GB 3838-2002中规定了水质中余
氯的检测标准,要求饮用水中余氯的浓度应小于0.5mg/L。
而GB 5749-2024则规定了生活饮用水中余氯含量的限值。
其中,一类地表水、二类
地表水及未进行深度处理的三类地表水中余氯的浓度不得大于0.3mg/L;
一类地下水、二类地下水及未进行深度处理的三类地下水中余氯的浓度不
得大于0.3mg/L。
除了上述标准外,不同地区和行业也可能根据自身需要制定了一些其
他的检测标准。
用水余氯检测通常采用物理化学法和仪器分析法。
物理化学法主要包
括可滴定法、N,N-二苯基对苯二胺法等。
可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通过滴定溶液测量溶液中的氯含量。
仪器分析法则包括气相色谱法、荧光
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等,这些方法利用不同的仪器来分析水样中余氯的浓度。
在用水余氯检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采样要全面,
均匀,确保样品代表性;其次,样品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实验室进行测
试,避免样品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此外,对于含氯消毒剂使用不当的情况,还要进行日常监测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用水余氯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种。
在进行用水余氯检测时,需要注意采样全面、及时送样、正确选择检测方法等问题,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