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面爆破与预裂爆破
实验研究表明,齐发起爆的裂缝表面最平整,
微差起爆次之,而秒延期起爆最差。齐发起爆时, 孔眼贯通裂缝较长,可抑制其它方向裂隙的发展, 有利于减少孔眼周围裂隙的产生和形成平整的壁面。 所以在实施光面爆破时,时间间隔越短,壁面平整 的效果越有保证。
二、预裂爆破
预裂爆破(presplitting)是预先沿设计轮廓线用 爆破方法形成一条裂缝后再起爆主炮孔的一种控制 爆破方法,其特点是在设计开挖轮廓线上钻凿一排 孔距合适的预裂孔并采用不偶合装药或其它特殊的
质量要求高的工程取a=(7~10)d。选择a时,钻
孔直径大于100mm时取小值,小于60mm时取大值;
软弱破碎的岩石取小值,坚硬的岩石取大值;质量
要求高的取小值,要求不高的取大值。
3)不偶合系数n
不偶合系数n为炮孔内径与药包直径的比值。 n
值大时,表示药包与孔壁之间的间隙大,爆破后对
孔壁的破坏小;反之对孔壁的破坏大。一般可取
6.3光面和预裂爆破的施工
6.3.1钻孔
好的钻孔质量要求有符合设计的炮孔位置、
方向和深度。 对光面孔或顶裂孔的具体要求为准、正、平、 直、齐。准指钻孔要准确的钻在设计的孔位 上,正指钻孔方向要正确,不能歪斜;平指 各炮孔应互相平行;直指各孔要钻得直,不 能屈折;齐指各孔均要钻凿到设计孔深,孔 底应落在同一平面上。
破坏,抵抗线W也不宜过大,通常取W=(1~3)
m,否则爆破后不能形成光滑的岩壁,达不到光面
爆破的目的。因此对于露天深孔光面爆破的抵抗
线W最好采用与钻孔直径d有关的关系式计算, 即W=(7~20)d 。
炮孔密集系数m m过大,爆后可能在光面眼间留下岩埂,造成 欠挖;m过小,则会在新岩面上造成凹坑。实践表 明,当炮孔密集系数m=0.8~1.0时,光爆效果较好; 硬岩取大值,软岩取小值。
2.光面爆破形成条件与机理 1)光面裂隙的形成条件和力学条件
形成条件
避免压缩粉碎破坏 避免不定向径向裂隙
力学条件
σ r<[σ σ T<[σ
动压] 动拉]
沿炮孔连心线形成贯通裂隙
σ
T合>[σ 动拉]
2)保证光面裂隙形成的措施 减小爆破孔网参数 光面孔孔距a取(10~20)d孔;W≥a。 减弱装药 选用D↓,ρ↓, q↓炸药。 线装药密度:软:70—120 g/m 中硬:100—150 g/m
6.3.2装药
为了保证孔口段的光面或预裂爆破效果,孔
口0.8~1.5m处不要装药,可以用炮泥堵塞, 不装药段长度视岩石性质、风化程度而定。 如果风化层较厚或岩石较破碎、裂隙节理发 育,则在不装药段以下1.2m内把线装药密度 减为设计值的1/2~1/3,以防止表面岩层被 抬开松动。孔底部位为了克服岩石的夹制作 用,加强孔底抵抗线方向岩石的破碎,要采 用加强底药包,根据岩石性质及底部抵抗线 的大小,底部1~2m处的线装药密度可以为 设计值的1~5倍。
装药结构,在开挖主体的装药响炮之后,光爆孔内
的装药同时起爆,从而形成一个贯穿光爆炮孔,光
滑平整的开挖面。
1.优点(特点)
爆面平整,凹凸度小,隧道≯5cm,边坡
≯20cm,光爆孔痕迹>50%。 保持了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避免应力集中,在深部岩壁表面可减少岩爆危 险。 施工安全性好。 总掘进成本低,巷道支护、维修费用小。
1.预裂爆破参数设计 正确选择预裂爆破参数是取得良好爆破效果的 保证,但影响预裂爆破的因素很多,如钻孔直径、 钻孔间距、装药量、钻孔直径与药包直径的比值
(称不偶合系数)、装药结构、炸药性能、地质构
造与岩石力学强度等。目前,一般根据实践经验, 并考虑这些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来进行参数的确定。
6光面爆破与预裂爆破
一、光面爆破
50年代出现,煤 炭系统规定:永久
性巷道,矿山边坡
必须用光面爆破。
高速公路山石质路爆破
光面爆破(smooth blasting)是一种使爆出的新 壁面保持平整,而不受明显破坏的爆破技术,其特
点是在设计开挖轮廓线上钻凿一排孔距与最小抵抗
线相匹配的光爆孔并采用不偶合装药或其它特殊的
经济性,因此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装药密度
可用以下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1)不损坏孔壁(除相邻炮孔间连线方向外) 的线装药密度
q 2.75 y
0.53 0.38
r
式中 δy——岩石极限抗压强度,MPa; r——预裂孔半径,mm。 q——线装药密度,Kg/m。
该式适用范围是δy=10~15Mpa,r=46~
3 气体尖劈作用,促进加速发展连心线上 的裂隙。
4 相邻的(密集)炮孔互为导向空孔作用,
沿炮孔连心线上岩石强度下降,为光面裂隙 形成提供了原始条件。
应力波叠加原理和应力波与爆炸气体共同 作用原理
3.光面爆破参数设计
不偶合系数
合理的不偶合系数应使炮孔压力低于孔壁岩石
的动抗压强度而高于动抗拉强度。不偶合系数通常
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 在预裂爆破中,只要不会发生预裂爆破破坏 主爆破孔的起爆网路现象,就应尽可能加大 间隔时间。
放映完毕,谢谢观看!
6.3.3起爆网路
光面和预裂爆破有二种起爆方法,一种是与
主爆破分开起爆,所有光面或预裂孔同时起 爆,这种起爆方法网路简单。 另一种是与主爆破同时起爆,这时要求光面 孔或预裂孔与主爆破孔之间按一定间隔时间 延迟起爆,光面孔要迟于主爆破孔起爆,预 裂孔先于主爆破孔起爆。
在光面爆破中,间隔时间采用微差爆破合理
采用1.1~3.0,其中以l.5~2.5用的较多。
光面炮孔间距a
炮孔间距一般为孔眼直径的10~20倍。在节理
裂隙比较发育的岩石中应取小值,整体性好的岩石
可取大值。
最小抵抗线W 光面层厚度或周边眼至相邻辅助眼间的距离是 光面爆破的最小抵抗线,一般应大于光面孔眼的 间距。在爆破中,为了使保留区岩壁光滑而不致
装药结构,在开挖主体爆破之前,同时起爆预裂炮
孔内的装药,从而形成一条贯穿预裂炮孔的裂缝, 通过这条裂缝降低开挖主体爆破时对保留岩体的破 坏。
概念:沿设计轮廓线打一排减小了孔距
的平行炮孔,采用不偶合装药,先起爆预裂
孔,形成裂缝后(1—2cm),再起爆主爆孔, 使预裂缝在一定范围内减小主爆孔的地震效
应50—80%以上。
n=2~4。实践证明,当n≥2时,只要药包不与保留
的孔壁(指靠保留区一侧的孔壁)紧贴,孔壁就不 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如果n<2,则孔壁质量难以保 证。药包应放在炮孔中间,•绝对不能与保留区的孔 壁紧贴,否则n值再大一些,就可能造成对孔壁的破 坏。
4)线装药密度q
装药量合适与否关系到爆破的质量、安全和
1)钻孔直径d 目前,孔径主要是根据台阶高度和钻机性能来 决定。对于质量要求高的工程,采用较小的钻孔。
一般工程钻孔直径以80~150mm为宜,对于质量要
求较高的工程,钻孔直径以32~10间距a
预裂爆破的钻孔间距比光面爆破要小一些,它
与钻孔直径有关。通常一般工程取a=(5~7)d;
1)预裂爆破的质量标准 对于铁路、矿山、水利等露天石方开挖工程,预裂爆破 的质量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预裂缝缝口宽度不小于1cm;
(2)预裂壁面上较完整地留下半个炮孔痕迹,药包附近
岩体不出现严重的爆破裂隙; (3)预裂壁面基本光滑、平整,不平整度(相邻钻孔之 间的预裂壁面与钻孔轴线平面之间的线误差值)应不大于 ±15cm。
硬:150—250 g/m
不偶合装药
d孔 1.1 ~ 3.0 不耦合系数 d药
同时起爆光面孔
3)机理 1 不偶合装药中,空气间隔层缓冲消弱了 爆炸冲击作用,单孔使 σr<[σ动压],孔壁不致 压碎,σT<[σ动拉],单拉不成缝。 2 相邻炮孔连心线上应力加强σT合>[σ动 拉],形成一条裂隙。
170mm。
5)预裂孔孔深
预裂孔孔深的确定以不留根底和不破坏台阶底
部岩体的完整性为原则,因此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岩
体性质等情况来确定。 6)堵塞长度 良好的堵塞不但能充分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 而且能减少爆破有害效应的产生。一般情况下,堵 塞长度与炮孔直径有关,通常取炮孔直径的12~20 倍。
2.预裂爆破的质量标准及效果评价
单位装药量q 单位装药量又叫线装药密度和装药集中度, 它是指单位长度孔眼中装药量的多少(•g/m或kg
/m)。为了控制裂缝的发展,保持新壁面的完整
稳固,在保证沿孔眼连线破裂的前提下,应尽可 能减少装药量。软岩一般用70~120g/m,中硬岩 为100~150g/m,硬岩为150~25Og/m。
起爆间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