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的分类:根据肥料的成分和性质,分为三大类:(一)有机肥料:指含有大量有机质的肥料,如饼肥、牲畜粪尿、厩肥、绿肥、堆肥等,属于完全肥料,又称农家肥料。
(二)化学肥料:又称无机肥,是工厂制品或工业废品处理而成。
其中又分单一肥料(只含一种肥料元素),复合肥料(含一种以上肥料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
(三)细菌肥料:简称菌肥,指一些农林业生产有益的微生物,经营人工分离、培养而制成的肥料。
此外,以肥效快慢又可分为速效肥、迟效肥和长效肥。
按其作用又可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前者是能直接作植物的养料,后者(如石膏、石灰等)是用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上述分类都是相对而言,有时不易划清。
二、施肥的方式、方法:林木施肥方式,一般可分为基肥、追肥、种肥等。
(一)基肥:在育苗和造林前,结合深耕或整地,施入土中的肥料,目的是为了供给苗木整个生长期间需要的养料。
施有机肥还起到改良土壤结构,协调土壤中的水、气、热供应状况的作用。
基肥应多施含有机质多的迟效肥。
如堆肥、厩肥、绿肥、饼肥或牲畜粪尿等。
(二)追肥:是苗木在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
目的是为了解决苗木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养料的要求,调整土壤对苗木供应养料的不足,应施用速效性肥料。
施肥种类和数量应根据苗木阶段的需要而定,一般以化学肥料为主。
(三)种肥:在苗木播种或移植时施用的肥料,目的是供给苗木、林木生长初期所需要的养料。
施用的肥料应是速效肥,如腐熟的牲畜粪尿和硫酸铵、过磷酸钙等。
在具体施肥方法上,一般用撒施、沟施、穴施、环施、根外施肥、浸种拌种、蘸根施肥方法等。
三、施肥的原则:合理施肥,既节约肥力和经济成本,也能及时地起到应有的肥效,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看气候施肥:气候条件与施肥关系最密切的是雨量和温度。
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淋溶作用强,因此有机质肥料不宜过早施;化学肥料按“次多量少”的原则,以免淋失。
低温少雨地区,为及时供应林木养分,有机肥应提早施,化学肥适当增加,宜在阴雨天或雨后施,旱季傍晚施。
(二)看土质施肥:土壤质地对施肥的时间、种类、数量和方法
都有很大关系,如砂土通气好,有机质易分解,保水保肥力差,肥料容易淋失;同时,砂土的粘粒少,所以对砂土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而且不必十分腐熟,施肥时间不易过早,施化学肥应按“次多量少”的原则进行;粘重土相反,施肥措施应有所不同。
土壤反应对林木生长、土壤养分及肥效影响较大,必须注意,在酸性土壤上必须施用石灰和草木灰,而碱性土壤可施石膏或硫磺并结合灌溉排水,改良碱性。
酸性土壤直接施用磷矿粉易于转化,可为林木吸收利用,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上,而应施用过磷酸钙。
(三)看林木种类施肥:不同的林木对养分要求不同。
根椐实践:以生产木材为主的用材林需要氮、钾肥较多;果树、油茶、油桐等以收获果实为主的林木,需要磷肥较多,钾肥较少。
收获叶子为主的如茶叶、桑叶等林木,则需要氮肥较多。
林木各生长时期不同,对养分的需要也不同。
中年生的果树比幼年生果树需肥量大10倍左右。
在植物生长最初阶段(幼苗期)需要一定的磷肥,若此时缺磷,则根系不能正常发展,严重影响生长,即使以后补充磷肥,也不能弥补生长初期缺磷而造成的损失。
所以施肥要掌握在林木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进行,效果才显著。
(四)看肥料性质施肥:对于肥料的性质要注意以下方面:1、肥效迟速: 2、移动性;3、后效性;4、有机肥料腐熟程度;5、养分的含量;6、肥料在混合时的相互作用等。
此外,经济条件,耕作栽培技术等对施肥也有关系,也必须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