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阅读教案【篇一:二年级阅读课教案】二年级阅读课教案第六周第五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准字音。
2、熟读成诵,理解文艺。
二、教学重难点:将文中所述应用于生活中。
三、课时分配: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 2、全班齐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文2、评价 3、教师评价(三)再读课文并释义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释义: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四)熟读成诵1、默读并试着背诵2、指名背诵3、全班齐背(五)作业布置:熟背课文教学反思: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第七周第六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准字音。
2、熟读成诵,理解文艺。
二、教学重难点:将文中所述应用于生活中。
三、课时分配: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 2、全班齐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文2、评价 3、教师评价(三)再读课文并释义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释义: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
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请参考地藏经,孝子应如何给往生者修福)。
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
(论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
(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四)熟读成诵1、默读并试着背诵2、指名背诵3、全班齐背(五)作业布置:熟背课文教学反思:“阅读期待”是接受美学的概念。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具有一种期待视野,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
它是体验的引线,探究的前奏。
【篇二: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设计张鹏鹏王红霞任丽红张惠娟导读课型一、教材解读:“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走进科技世界”。
分别由29课《数星星的孩子》、30课《爱迪生救妈妈》、31课《恐龙的灭绝》、32课《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八》组成。
二、单元学习目标:认识47个字;会写3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一些科学知识;体会课文中蕴含科学知识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学会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
三、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科学知识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学会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单元导读:(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今天,我们走进第八单元组,感受科学的魅力。
1、请大家读读第八单元导读。
2、读四篇课文的题目,明确要学习的课文。
(二)、检查预习:课下,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来检查一下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本组要求会认的生字:维财属贷驰赠驶德惑码库拨沃惫堪喉捶僵2、出示本组词语:读读写写:珍珠钻研距离检查斥责夸奖传染严寒3、教师相机指导读音。
4、检查朗读课文。
教师指名读(三)、小组合作学习,初步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本组四篇课文,在小组内交流每篇课文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以文带文课型30《爱迪生救妈妈》阅读课主题阅读:《鲁班造伞》、《王二小》经典诵读:《小英雄雨来》、《司马光砸缸》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
过程与方法:在引导理解中指导朗读,在练习朗读中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三、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四、教学准备:设计课前先学,收集和读书有关的资料,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课时目标:1、会读“阑、恍”等11生字。
会写“夸、奖”等9个字。
在朗读中感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
布置课前先学1、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说课文内容。
2、熟读课文,画出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3、从文中体会爱迪生的聪明。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1、朗读经典诵读第八单元自己喜欢的文章。
2、背诵有关主题阅读中好词佳句。
二、复习导入1、摘果子游戏巩固识字。
2、听写上节课的词语。
三、小组合作交流1、小组互相检查课文情况,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互读要求:1)人人都有朗读的机会,注意分工合作;2)在互检过程中人人善于倾听,相互展示评价。
2、交流文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小组交流要求:整体识字课教学内容:语文教材:《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阿德的梦》新语文主题阅读:《鲁班造伞》、《王二小》经典诵读;《小英雄雨来》、《司马光砸缸》。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能简单的预习课文,在上课前都能做到熟读课文,并能独立做字卡,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同时他们独立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在阅读中能从读文中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第29课、第30课、第31课、第32课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择《经典诵读》书中自己感兴趣的诗文背诵。
3、在看图与读文中让学生在识字、阅读中积累词汇。
过程与方法:把朗读和理解词句紧密结合起来,在引导理解中指导朗读,在练习朗读中加深理解。
在小组合作、参与学习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与评价。
在读中积累词句。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认识第29课、第30课、第31课、第32课中的生字。
2、学习给熟字分类,让学生在识字、阅读中积累词汇。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教学准备:设计课前先学,熟读本单元课文,会背《经典诵读》中《捆住沙老虎》、《护林军》。
课时目标:1、认识第29课、第30课、第31课、第32课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择《经典诵读》书中自己感兴趣的诗文背诵。
3、学习给熟字分类,让学生在识字、阅读中积累词汇。
布置课前先学:第一关:把《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阿德的梦》一文熟读1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二关:熟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49《草坪青青》、50《地球只有一个》,画出你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跟大家交流。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展示,背诵《主题式-经典诵读》中的《捆住沙老虎》、《护林军》。
(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语言积累。
)二、布置作业检查1、分四人小组,听读课文。
2、从听读课文情况来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3、通过课文,你从这4篇课文中认会了哪些生字或词语。
三、识字游戏【篇三: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计划及教案】课外阅读计划年级教师:1.阅读与积累兴趣课教案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文章,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会唱的同学拍手跟着唱。
2.听后,师问: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歌?(春天)3.是啊,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你们在哪看到了春天的痕迹呢?(生自由谈)那么用什么样的文字能把我们看到的春天描写下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春天,阅读几篇描写春天的文章。
二、指导阅读。
(一)阅读“春暖花开”的二段文字。
1.翻开书24页,学生借助拼音阅读两段文字。
2.读了这两段文字,你觉得春天给你了什么感觉?带着自己的感觉,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你会读得更美!3.这两段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再美美地读一读,记一记。
4.交流所画的词句,有感情朗读。
(二)走进“童话城堡”1.过渡:阅读完春天的美文,让我们走进春天的童话城堡。
2.生借助拼音,自读短文《花孩子找颜色》想一想:花孩子们分别找到了什么颜色?你最喜欢哪个花孩子? 3.分角色朗读。
4.交流。
(三)感受“春的使者”1.是谁带来春的消息,春天的使者是谁呢?听老师读《迎春花》。
2.学生朗读《春天》。
(配乐)三、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春天的几篇文章,感受了春天的美好,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2.默读要有速度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及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2、有速度的看一些浅显的课外书籍,并有一定的速度,扩大阅读面。
课前准备 1、一则有关名人快速阅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