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网络节目制作常用方法与常见问题1.非编网络系统与非编单机的区别非编网络结构可分为三部分:非编站点,服务器系统和中心存储,三部分通过千兆网线或光纤连接为一个整体。
视音频信息通过非编站点采集转化为数据文件,集中存储到中心存储区的网络硬盘中,用户在编辑时对文件数据的读取均来自网络硬盘。
用户的管理由网络服务器完成。
优势:①数据集中存储,并采用RAID1/5等多种数据安全技术,大大提高了数据安全性。
②同一个用户下可以同时使用同一个素材,提高了节目制作效率。
③不同用户名下的素材可以共享给其他用户使用,提高了素材使用率。
2.非编素材的获取方法非编网络中有多种素材文件的获取方法,常用到的有视音频采集,图文采集,文件采集,序列动画合成等。
视音频采集是通过非编采集卡将视音频信号采集生成非编系统支持的文件格式,采集的文件格式有DV50,DV25,DVSD,MXF等,用户可以自己设定。
图文采集和序列动画合成都是将TGA、PNG等序列文件生成素材。
图文采集生成的素材格式与视音频采集方式获得的格式相同,为普通视频文件,不带通道。
序列动画合成方式生成DYM文件,用于角标的制作,带有通道。
DYM文件的长度在字幕软件中的时码线上定义。
3.非编站点打开故事板,轨道素材显示灰色。
该现象的产生有两种可能:①非编站点没有连接上网络硬盘;②素材文件被删除。
判定发放:观察视频素材索引图上V A字符,显示为大写VA,表示已经连上网络素材盘;va表示未连上素材盘。
重新运行程序→启动→Sanshare,等待出现黑底文件框并自行运行关闭。
视频素材索引图上V A为大写时,多为素材被误删除,在素材回收站查找存在,若存在可还原;否则只有重新重新上载。
4.非编站点在工作时忽然死机或掉电,如何恢复编辑中的故事版非编站点在意外情况下出现故障,非编具有在缓存中自动保存最后工作状态的功能。
重新启动出现故障的非编站点,打开D-EDIT编辑软件后,开启故事版窗口的报错故事版,在显示最近编辑单→选择最新编辑。
打开故障前编辑的故事版后,立即保存并另存一份。
一定不能打开其他故事板,否则将替代缓存内容,故事板最后编辑状态无法恢复。
5.PAL/NTSC制式素材为什么不能混合编辑PAL是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使用较多的电视制式,NTSC美国、日本、欧洲等国使用较多。
制式帧频扫描线晶振频率分辨率PAL 25 625 4.44MHZ 720*576NTSC 30 525 3.59MHZ 720*486视频画面中每一帧都包含有副载波、行场同步等多种元素,其中晶振频率决定了副载波频率、行场扫描频率的性质。
视频素材进行的编辑,是对每一帧画面进行处理,并与前后帧做到无缝连接,完成我们需要的效果。
NTSC视频在某些PAL制设备上能正常播放,只是把帧频从30转到25,扫描线从525转到625。
网络中的播放软件(如暴风影音等)能够播放多种编码的视频,是通过加入相应的CODEC编解码实现的。
由于PAL/NTSC的晶振频率是没有变化的,因此NTSC格式视频不能录制成PAL视频。
6. 外来文件在导入非编时为什么不能识别视频文件的基本结构:编码后的数据+文件封装视频文件的生成是对视频源数据进行编码后,再按照视频文件的包装要求将编码后的数据打包成相应格式的视频文件。
同一个格式的视频文件,可能有不同的编码方式,例如A VI 为后缀的文件,其编码方式有DV50,DV25,MPEG2等多种。
非编软件即使能够打开A VI文件包裹,也不一定能够识别出它的编码方式,不能解析出源视频数据。
对于非编软件不能识别的视频文件,通过转码软件可以部分解决,但信号损失较大。
7.P2卡素材拷入磁盘后,非编导入时找不到素材文件使用P2卡记录视音频信号,是以文件的方式存储信息的,拍摄后会产生一组默认的文件系统。
其中根文件夹为CONTENTS,其下包含有VIDEO、AUDIO、ICON等6个子文件夹。
将P2卡文件拷出时,若修改了CONTENTS文件夹名称,将导致找不到素材文件。
恢复名称即可。
8. P2卡素材文件的使用和管理在使用P2卡采集功能时,在素材导入窗口有四个选项:直接引用、拷贝数据、转码、合并。
前三项是我们常要用到的,它们的使用目的不同。
直接引用:直接读取P2卡文件,调入到故事版上进行编辑,多用于时效性要求较高时节目。
一旦移动硬盘或P2卡移走,会造成数据丢失。
将数据重新导入原路径,故事版文件就可以恢复。
拷贝数据:将P2卡上源文件拷入用户分配的网络硬盘中,素材文件格式不变。
转码:将P2卡上源文件拷入用户分配的网络硬盘中,素材文件格式可在编辑软件支持的格式中选择。
适用于对P2卡MXF文件格式支持度不高的编辑环境,或用于文件格式转换。
9.打开故事版,系统弹出报错窗口,非编呈现死机状态大多情况下是由于故事版文件过长(如在40分钟以上),并且使用了较多特技,故事版耗尽了系统内存资源造成的。
将故事版分成两个存储,建议每个故事版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10.故事板播放时不时弹出系统报错,非编呈死机状态故事版报错的时间点固定时,可能该时间点轨道上的素材/字幕文件存在问题。
删除某个文件来确定故障文件,更换之。
报错故障点不固定时,考虑字幕文件是否重复进行了复制/粘贴的不规范操作,造成系统资源消耗殆尽。
如果故事版中视频层数比较多,又使用了大量二维、三维特技,播放过程中也容易耗尽系统资源,造成死机。
可以将视频和特技较多的部分生成新素材替换下来;若有可能修改,将替换成新素材的故事版另存。
11.下载到磁带指定声道的声音不全,故事版一些音轨的声音没有记录到磁带故事版下载前需要对声音输出通道进行分配设定。
非编音频为两路输出,对应的音轨按钮点亮(黄色)表示分配到该路,灰色表示没有分配到该路。
菜单栏:编辑→调音台设定→在1/2输出声道中点选(黄色表示选中,灰色表示未选中)。
12.EDL文件的导入和导出在节目制作中,会遇到故事版结构和字幕需要保存,以便于今后使用。
可以使用EDL 文件的导入和导出的功能。
EDL文件的导出操作:选择故事版→右键选导出→导出路径→故事版导出参数设置多数情况下选择“仅输出故事版和字幕”。
“全部输出”:故事版结构+字幕+视频,文件可能非常大,达到几十G。
需要保存的视频素材建议单独输出。
EDL文件的导入操作:故事版窗口右键选择EDL导入→选取EDL文件导入和导出必须在同一个用户下完成。
13.DV/ DVCPRO磁带播放时没有画面或画面马赛克(静帧)播放时没有画面:新磁带或处在没有磁迹的位置,观察播放时,时间码有无变化。
有变化说明有磁迹,可能记录的是黑场。
画面马赛克(静帧):磁带磁粉脱落,覆盖了磁头造成数据读取不完整。
特别是使用DV 磁带过多,极易阻塞磁头。
使用清洗带清洁磁头可以解决。
14.已经使用过的DVCPRO磁带无法继续录制。
现象:正常使用过的DVCPRO磁带,重新打点组合或插入编辑时,无法录制。
观察录像机设置的记录格式与磁带上的播放时候显示的视频格式是否一致,若不一致(DVCPRO/ DVCPRO50),造成磁带无法连续记录。
统一录像机和磁带格式。
(DV格式磁带只能播放不能记录)若想从带头开始使用,设置好录像机格式后,设定好起始时间码,硬录方式记录一段不少于10秒的视频,在组合方式下继续录制。
15. DVCPRO磁带的规格黄边磁带:磁带标注的记录时长按照25M码率计算;记录50M码率时间减半。
蓝色磁带:磁带标注的记录时长按照50M码率计算;记录25M码率时间加倍。
16.共享磁盘Z的使用和维护非编网络中的共享磁盘Z是网络核心存储硬盘之一,Z盘爆满将导致非编网络整体瘫痪。
用途:外来文件导入非编系统临时存储使用,不用于文件长期存放。
管理机制:对外来文件采取定期清理的机制。
AVI/MPEG/RM/MP3等文件:保留5天;TGA/PNG序列文件:保留15天;P2卡MXF文件:保留7天;DYM/TGA/JPEG,保留3个月,若长期使用,建议栏目专设文件夹放置;重要文件,栏目使用移动硬盘及时做好备份。
用户素材库中长期保存的文件,使用EDL方式导出存放。
外来文件转换后的操作:TGA/PNG序列文件生成DYM动画角标后,TGA序列文件可以删除;TGA/PNG序列文件生成视频文件后,视频素材已存储到用户素材库,TGA/PNG序列文件可以删除;A VI/MPEG文件导入用户素材库后,A VI/MPEG文件可以删除;P2卡MXF文件导入素材库时若使用引用功能,请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剪辑工作,若需要滞后一段时间剪辑,请拷入移动硬盘自行保存)。
17.磁带的规范化记录标准播出带要求:60秒彩条(带1KHZ声音)+30秒黑场+节目长度+不少于10秒的黑场。
建议新磁带录制前快速通跑一遍,防治磁带粘粘。
在开始记录前预走10秒,跳开磁带引带,确保信号记录在有磁粉部分。
60秒彩条(带1KHZ声音)作用:便于播出设备根据磁带录制情况校准视音频信号电平,使播出信号电平一致。
30秒黑场:统一播出带节目开始时间,防治手动切换时误播。
不少于10秒的黑场:提示节目已经结束,防治手动切换时误播。
18.时间码TC和控制磁迹CTL区别时间码TC和控制磁迹CTL都是以帧为单位。
时间码TC是绝对值,记录后不能更改,TC的每一帧有一个对应画面控制磁迹CTL是相对值,可以复零,每一帧没有固定对应的画面。
快进和快速搜索操作时,如果磁带磁迹偏弱,CTL码有可能误记录产生计数错误。
19.序列文件的采集:外来序列文件的分为两类,一类是包含Alpha通道信息的图文序列,例如角标动画之类的包装素材。
另一类则不包含Alpha通道信息,例如片头,宣传片等后期合成序列。
当要采集这些图文序列时,要注意使用不同的采集方式:1.对于片头和宣传片这一类不带通道信息的序列文件采集,应该使用采集菜单栏中的图文采集功能进行采集,直接生成为素材窗口中的素材文件。
2.对于带通道信息的序列文件,应该先进入一个XCG的字幕项目,利用序列动画合成生成出一个DYM文件,然后在XCG中调入该文件使用。
20.DYM文件使用中的常见问题:1.在DYM文件的调用中,不要在素材窗口中直接导入已经生成好的DYM文件,这种调入方式是无法进行后期调节的。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建立一个XCG项目,在该项目中引入DYM 文件。
2.对于角标类的DYM的重复使用,不要简单的在故事板上进行对包含DYM文件的XCG文件进行拷贝和复制来实现动画角标的循环播放。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在XCG中选取DYM文件后,在右下方的重复次数上填上需要重复播放的数量,然后打开XCG字幕项目中的字幕时间线调节窗口,将字幕的播出时间拉长至和多次循环后的DYM文件时长一致,这样修改完毕后的XCG文件,拖放到故事板轨道后,其中包含的角标动画会自动循环播放,从而有效节省系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