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名师课堂听后感苏立明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特级教师们给我们带来了6节观摩课和三个主题讲座。
每节课后,名师团组成的评课团队又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对每节课进行了精彩而真实的点评。
这次活动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了名师轻松扎实、简约高效、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理念。
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名师高超的课堂教学水平:对教材的深度挖掘,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首先给我们带来精彩课堂的是浙派教师的领军人物茹茉莉,我非常欣赏茹茉莉老师讲的《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在理解“困”字时,学生大多都会想到的是“打瞌睡、想睡觉”,通过出示字典中字义的多种解释,学生最后能定位到“危险的处境”,在对比中感受到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
她的课以“困”字为线索,由浅入深,以趣味教学为主,以鲜活的课堂教学呈现的,体现了低年段的特点,注重字词的教学,学生发言精彩不断,她关注学生的需要,我想离不开教者的设计。
他的课一点也不张扬,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悟文本。
第二节课是由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严丽萍讲授的《巨人的花园》一课。
给我感受也很多,教学时她带着孩子一起读童话,把教与学融合在一起,以趣为主线,在学习6-10自然段,引导学生寻找故事有趣神奇的地方,通过对比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感悟花园内外的变化,孩子们离开前后和巨人前后态度的变化,通过读文、想象让孩子用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最后还设计了5分钟的小练笔,训练扎实、有效。
阅读教学中的课内小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
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节课是由现任浙江省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校长叶燕芬讲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
在教学中,叶老师通过抽读,对比读,范读,小组合作表演课文,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并得出结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问句省略句的朗读指导和感叹句的朗读指导同样到位,使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标点符号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
这是很值得我学习的一点。
第四节课是由浙江省优秀教师叶小平给我们带来的选读课文《枫树上的童话》一课。
叶小平老师在教学时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难写,讨论汉字的部首,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含义,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
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和学生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自由评头论足,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能。
以自身的激情引导学生,用他们全部的理智、经验和情感去感受、领悟、欣赏课文的内涵。
把学生代入角色体验。
不断的角色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全部生命活力的外化,是对课文中包含的思想情感的重新组合和建构。
接下来讲课的是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小学副校长季科平给学生们讲授的《丰碑》一课。
我认为最为突出的就是季老师十足的亲和力,在对学生的引导中环环紧扣,步步深入的剖析,使学生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军需处长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所以他的神态才是那样的镇定安详,光荣的完成了他的使命而成为一座晶莹的丰碑。
最后讲课的是浙江丽水实验小学的优秀教师杨丽佳讲授的《爬山虎的脚》一课。
通过品味作者的遣词造句,初步学会记观察日记的方法。
”这一教学目标。
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杨老师根据学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回旋式读、板画、删减句子练习,引领学生在读中学习表达,再落实仿写。
体现出对学生思维的适时引领,对学生扎实的训练,学习习惯的养成等细节都能真实可见出来。
杨丽佳老师心中学生意识、学习意识,目标意识特别清楚,因此在课堂凭借自己的能力展现了有趣、大气、灵动的课堂。
这次听了浙派名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以上就是我的听后感,今后将努力把所学到的名师教学方法用于自己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