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对数与对数运算》(一)教案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对数与对数运算》(一)教案
重点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及对数的性质
难点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及对数的性质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一.提出问题
思考:(P72思考题) 中,哪一年的人口数要达到10亿、20亿、30亿……,该如何解决?
即: 在个式子中, 分别等于多少?
象上面的式子,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对数(引出对数的概念).
1
教学Leabharlann 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指数式 对数式
幂底数← →对数底数
指 数← →对数
幂 ←N→真数
说明:对数式 可看作一记号,表示底为 ( >0,且 ≠1),幂为N的指数工表示方程 ( >0,且 ≠1)的解. 也可以看作一种运算,即已知底为 ( >0,且 ≠1)幂为N,求幂指数的运算. 因此,对数式 又可看幂运算的逆运算.
以后解题时,在没有指出对数的底的情况下,都是指常用对数,如100的对数等于2,即 .
说明:在例1中, .
2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例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1) (2) (3) (4)
分析:将对数式化为指数式,再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求出x.
解:(1)
(2)
(3)
(4)
所以
课堂练习:P64练习3、4
①如何转化为对数式
②负数和零有没有对数?
③根据对数的定义, =?
(以上三题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个别提问解答)
由以上的问题得到
① ( >0,且 ≠1)
② ∵ >0,且 ≠1对任意的力, 常记为 .
恒等式: =N
4、两类对数① 以10为底的对数称为常用对数, 常记为 .② 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 常记为 .
例1(P63例1)
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
(1)54=645 (2) (3)
(4) (5) (6)
注:(5)、(6)写法不规范,等到下面讲到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后,再向学生说明.
(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巩固练习:P64练习 1、2
3.对数的性质:
提问:因为 >0, ≠1时,
则由1、 0=1 2、 1=
教
学
小
结
对数的定义 >0且 ≠1)
1的对数是零,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对数的性质 >0且 ≠1
课后
反思
3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对数与对数运算(一)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②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③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 学会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数的运算法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维品质 .
二.解决问题
1、对数的概念
一般地,若 ,那么数 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
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举例:如: ,读作2是以4为底,16的对数.
,则 ,读作 是以4为底2的对数. 提问:你们还能找到那些对数的例子
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在对数的概念中,要注意:
(1)底数的限制 >0,且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