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能与动力工程
专业培养目标:掌握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的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发电厂自动化及计算机利用、动力设备与系统、计算机技术(硬件、软件、网络、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能源与环境保护、制冷与空调等。
毕业生去向:热力发电厂及电力公司、电力设计研究院、大中型用能企业、政府规划和环保部门、制冷和空调设备企业、高等院校等领域,从事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类型工作。
2、核工程与核技术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胜任“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的各项工作,具备核电及热能工程设计、安全分析、控制与运行管理方面的知识,在核电工程及运行具有一定专长,能在核电工程的科研设计单位、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调试、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核工程与核技术学科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工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原子核物理基础、反应堆物理分析、反应堆热工分析、核反应堆安全学、核反应堆控制、辐射测量与防护、反应堆结构及设备、核科
学与核技术实验、核电厂系统及运行、核电厂水化学、核电厂泵与阀门、汽轮机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等。
·就业方向:核电领域相关电厂、设计、制造部门,各大电力公司、设计研究院、规划、环保部门和科研院所等单位。
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可再生能源及替代能源相关的知识与技术,从事清洁能源生产、能源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设计及管理等方面的跨学科、复合性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工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方法、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能源低碳利用技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能源生产过程控制、氢能技术、分布式能源、蓄能原理及技术、新能源实验、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就业方向:新能源相关设计、制造、运行、调试和管理部门,各大电力公司、设计研究
院、政府规划和环保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