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学课程
第一章 性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系 第三节 法 第四节 性科学概述 性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 关 性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 性心理学发展简史
性:生物学上差异(意义); 性别:心理学上差异(意义); 性角色:社会学上差异(意义);
性:性是生物繁衍的基础,是人类延续的前提。 性科学:(sexology)是研究人类的性、性欲和性行为的形成、 发展和差别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性生理学、性心理 学、性社会学、性伦理学、性教育学和性医学等多门学科。 性心理学:(psychology of sex)是研究人类性活动中心理现 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心理学和性科学的一 个重要分支。
实验法 是指人为地控制和改变条件,观察、分 析和研究性心理活动的变化,探讨其性心理现象的 变化规律。一般可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第四节 性心理学发展简史
人类社会有关性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几千年。 性心理学的思想在古代哲学、文学和医学等学科中均 有体现。然而由于性心理学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工作 的艰巨性,性心理学至今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1、生物学前提
2、社会文化的影响
3、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4、父母的直接社会化作用 5、模仿学习与认知发展
二、性观念
(一)性神秘
(二)性解放、性自由
(三)贞操观念
三、性道德
(一)性道德的特点 (二)性道德的内涵 (三)培养健康的性道德观
四、性的社会化
综上所述,性心理学既要探讨性心理现象 的生物学基础,如探讨性行为的生物学起 源,研究性心理的生理解剖基础;又要讨 论性心理现象的社会学基础,包括性行为 与家庭婚姻的关系、性的教育与性道德的 关系等。 由此可见,性心理学与医学、生物学、社 会学、伦理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性 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多学科的合作。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妇产科专家玛斯特斯和
心理学家约翰逊夫妇,他们在美国著名心 理学家、性反应实验研究的开创者华生工 作的基础上并肩闯入性反应实验研究的禁 区,并获得极大成功。
我国传统医学与性保健、性疾患防治的渊源甚深, 在一些医学典藉中均有丰富的描述。
解放前,我国性心理学的主要工作是应用研究和普
霭理士被公认为是性心理学的创始人。
此外,对性心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
人物还有几位,他们分别代表着性心理学
研究的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性心理学研究阶段。其
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性行为的描述研究阶段。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生物学教授金赛。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性反应的实验研究阶段。
尽管如此,许多科学工作者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强大压 力,有的甚至冒着身败名裂、被捕坐牢的危险,坚持 对性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性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西方古代性心理学思想
西方现代性心理学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性
心理学思想 中国现代性心理学状况和展望
由奥地利学者克拉夫特·埃宾(由奥地利学者 克拉夫特著的《性心理病》于1886年出版,成
三、性伦理的基本调节手段
(一)道德感 (二)品行规约 (三)羞耻感 (四)责任感
(五)义务感
(六)贞洁感
(七)良心
(八)嫉妒感
(九)升华
第三节 性与法律
一、关于婚姻和家庭的法律规定
二、关于性犯罪的法律规定
为性心理学的奠基性著作。因而,1886年就成
了现代性科学的开端。
德国医学家于布洛赫1906年首创“性学”一词,
著有《性学手册大全》等书,他最早把社会学
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性障碍的研究,为性教育作
出了不懈的努力。布洛赫被称为“性学之父”。
英国医学家霭理士从1896年到1928年先 后出版了巨著《性心理学研究》七大 卷。他收集了数百个性研究实例,是 最早系统收集这方面材料的研究者。
性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塑造社会成员的性角色
(二)教育社会成员掌握性知识
(三)引导社会成员遵守性的社会规范
第二节 性与伦理
一、性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二、性伦理的基本原则
(一)禁规原则 (二)生育原则 (三)婚姻原则 (四)性爱原则 (五)私事原则 (六)审美原则
及有关性心理卫生知识。解放初期,一些心理学、 教育学和医学工作者也在不同范围内开展了一些性 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和科普宣传。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发展,性心理学
在我国也有了新的发展。1982年,吴阶平等编译的
《性医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性学的研究有了一
个新的开端。
第二章 西方性心理学基本理论
作为性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性心理学与性 医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前者以性行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探索心 理、社会因素对不同人群性行为的影响及 其规律; 后者以解剖学、生理学等理论为基础,从 临床角度研究性功能障碍、性心理障碍、 伤残与性等问题。
例如,在探求性变态的原因时,临床医师 注重的是性变态行为的生物因素,用身体 功能的缺陷来解释性变态;而心理学家则 侧重分析患者的童年生活经历,从动机、 人格特点上寻找性变态的原因。此外,性 心理学与性生理学、性人类学、性社会学 等学科也有一定的联系。它们各自从不同 的角度对“性”进行研究,拓宽了性科学 的研究领域。
第三节 性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性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性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①心理活动对性行为的影响以及性活动中的心理反 应。如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对性行为 的影响,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与性行为的关 系,早恋、离婚者的心理等。 ②两性的心理差异,男女性反应周期等。 ③性的社会化及社会问题。如人的性差异、性角色 与性社会化的关系,性的社会问题,性与伦理道德 以及性教育的开展,性犯罪的预防,性文明的建设 等。
(二)性别角色的获得
第四节 文化人类学家的 性心理学理论
一、米德对原始部落的考察 二、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特点
三、性别角色与社会文化形态
第三章 性行为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 性与社会 第二节 性与伦理
第三节 性与法律
第一节 性与社会
一、性角色
(一)性、性别与性角色
(二)性角色形成的影响因素
④不同年龄阶段的性意识差异,即婴儿期、儿童期、 青春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的性心理特征、性表达方 式等。
⑤特殊群体的性心理。如伤残者的性心理、计划生 育中的性心理、性病患者的性心性功能障碍、性心 理和性行为障碍的成理等。 ⑥性功能障碍、性心理和性行为障碍的成因及防治 等。由此可见,性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很丰富的, 研究潜力是很大的,同时也说明了性心理学研究工 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第二节 蔼理士的性心理学理论
一、霭理士生平简介
二、霭理士的性心理学主要观点 (一)关于性心理学概念以及性行为的过 程 (二)关于儿童的性心理 (三)关于“同性恋”及其治疗问题 三、霭理士性心理学理论简评
第三节 社会学习理论流派的 性心理学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性学观产生的基础:条 件反射说 二、社会学习理论关于性心理学理论的主 要内容 (一)性别特征的形成
二、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性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一般可分为观察法、调查法和 实验法。
观察法 是指通过被观察者的各种外显行为来了 解其性心理活动。可分为一般观察与参与观察2种。
调查法 是指研究者拟定一系列问题要求被调查 者予以回答,整理所获得的资料,从而了解其性心 理活动。常用的方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第二节 性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性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涉及生物学和 社会学两大研究领域,它与生物学、社会学、性医学、 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都有十分密 切的关系。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性心理学与其他分支学科相 关。如:发展性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成长过程中不同 年龄阶段的性意识差异、性心理特点等;性教育学根 据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性教育的内 容和方法;医学心理学通过性心理咨询、性心理治疗 来处理性心理问题;变态心理学从人格变态的角度研 究性心理障碍的原因及矫治等。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理论 第二节 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士的性心理学理论 第三节 社会学习理论流派的性心 理学理论 第四节 文化人类学家的性心理学 理论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理论
一、弗洛伊德生平简介 二、弗洛伊德性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性欲理论 (二)关于无意识与人格理论 (三)性变态理论 (四)性动力理论 三、弗洛伊德性心理学理论简评
性心理学
阿兰.格莱格(Alan Gregg)说过:”我们在性的问 题上要么无知,要么世故;要么压抑;要么矢口否 认,要么任意放纵;要么是惩处到近乎残忍,要么 就是利用到近乎盘剥;要么遮遮挡挡,神神秘秘, 要么就是连廉耻都不顾……可以说,只要这种 混乱状态一天不结束,性就必然与欺骗、下流 联系在一起.什么理智的诚实,什么人类的尊严, 都将无从谈起.”
第一节 性科学概述
性科学是一门严肃的内容广泛的新兴交叉学科。它和黄 色、淫秽的东西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追求的是感官的 刺激,满足的是动物性的需要,使人违背科学、丧失理 智,只能造成道德的沦丧和世俗的败坏。而性科学以严 肃、认真、坦率的科学态度教人们掌握有关性的科学知 识,指导人们用理智克服冲动,使性行为符合正常的生 理要求,符合社会风尚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使人们的两 性情感高尚、夫妻关系和谐。 因此,开展性科学研究、普及性健康教育、倡导性行为 卫生不仅有益于家庭的幸福和稳定,而且也有利于社会 的文明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