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暗能量模型-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理论物理研究中心
暗能量模型-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理论物理研究中心
Inflation + Dark Matter + Dark Energy
73%:暗能量? 23%:暗物质?
我国基础研 究的一个机 遇!? 上天, 入 地到南极
1)Dynamics of Inflation? 2)Dark Energy? 3)Dark Matter? 4)Why no antimatter?
CMB:
WMAP7, BOOMERanG, CBI, VSA,ACBAR…
LSS: SDSS, 2dFGRS
GRB, Weak Lensing…
WMAP7结果
Primordial power spectrum:
II. 天文观测数据:
1) 超新星(SN)
暗能量扰动新方法
B. Feng, X. Wang and X. Zhang, PLB607, 35 (2005); G.B.Zhao, J.Q.Xia, M.Li, B.Feng & X.Zhang, PRD 72, 123515 (2005)。
2)微波背景辐射(CMB) 3)大尺度结构(LSS)
。。。。。。。。。。
III. 数据拟和分析方法: Monte Carlo Markov Chains 上海超级计算机 修改的CAMB/CosmoMC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SNeIa: 397 samples “constitution”
Difficulty with dark energy perturbation when w crosses -1 --发散问题
, , , 0 1 w 0, w
Similar to the non-renormalization without Higgs in the electroweak theory Here, also need extra degree of freedom -------Quintom field S. Weinberg ……’t Hooft, M. Veltman : Higgs 理论的成功! 但, Higgs not discovered, LHC ?近年宇宙学研究重大进展及挑战
1998年,SN发现暗能量;(邵逸夫奖,Nobel prize?!) 2000年,Maxima, Boomerang 平坦宇宙; 2003年,WMAP,SDSS,2dfGRS 2004年 , “Golden Sample”, SNLS 2006年 , WMAP3 2008年,WMAP5 (2010年邵逸夫奖) 2008年, Pamela, ATIC 2009年, Fermi LAT 2010年, WMAP7
3)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唯象上虽然很成功,但存在一些基本问题未解 对称性破缺, Higgs ?, flavor problem, CP origin? Big-Bang cosmology, 唯象上成功(参数确定),但大的基本问题: 暗物质粒子, 暗能量物理本质, 暴涨机制?
SM:量子场论,规范场 宇宙学: 扰动理论 国际上CosmoMC (光子, 重子, 暗物质扰动) +暗能量扰动
路线图
暗物质探测: 近期:羊八井 中期:小卫星,地下实验室 长期:空间站 建议:启动小卫星、地下实验室预研究 暗能量探测:LAMOST, 南极DOME-A 近期:LAMOST 中期:南极DOME A四米光学望远镜 建议:启动南极DOME A四米光学望远镜预研究
报告提纲 1)“两暗一黑三起源”介绍 2)WMAP今年得了邵逸夫奖 WMAP7部分工作介绍
• 2001年WMAP卫星升空 • 2003年公布一年观测数据 Nothing is special Concordance Model Large Running; Small l Suppression; Tau too large • 2006年公布三年观测数据 Large Running; Small l Suppression; Tau normal; Dark Energy with Constant EOS, Perturbation; 4 排除了 暴涨模型; ns 1 0 (2 3 ) • 2008年公布五年观测数据 + Time evolving EOS; CMB rotation angle (CPT & P Violation) 2010年公布七年观测数据
Comments: 1) WMAP 的贡献很像 上世纪九十年代LEP的贡献 LEP: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 Nothing is special new! WMAP:宇宙学精确时代
2)LEP --’t Hooft, M. Veltman , Nobel Prize, 理论计算, 发散, 重整; WMAP, 邵逸夫奖======》线性扰动理论 CosmoMC (Nobel prize??)
宇宙学参 数
对应SM:粒子质 量, 耦合常数等
用天文观测数据确定宇宙学参数 -------Global Fitting
1)宇宙学常数:w=-1; 2)Quintessence:w>-1; 3)Phantom:w<-1; 4)Quintom:w 越过-1 …… z 暗能量状态方程参数化: wDE ( z ) w0 w1 1 z 暗能量模型:
------------摘之国台严峻台长报告 近期这个提法宣传的很多, 中央, 科学院各级领导肯定
Comments:
1)争议集中在“生命起源”的定义 (南极香山会议, 王力帆与张新民商议应写个注释)
2)发明地是高能所 3)物理诠释 (见张新民南昌会议报告): 两暗(暗物质暗能量): 一样 一黑:天文注重观测, 而物理注重理论如黑洞熵 三起源:天文: 宇宙,天体, 生命 物理: 宇宙,物质起源(why no antimatter?) 质量起源 (LHC, BES, electroweak,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