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作品和应用文

文学作品和应用文

应用文和文学作品的区别应用文和文学作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社会作用、思维方式、反映现实、表现形式、语言运用五个方面。

第一、社会作用应用文是人们为了处理公私事务、解决实际问题而写作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向上级请求批准办理某一事项,要写请示;解决所发生的纠纷,要写民事诉状。

应用文的社会功用还体现在它有明确的阅读对象。

写给谁看,是确定的。

文学作品不是为了处理公私事务、解决实际问题而创作的,因而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描绘景物、抒发感情对读者发挥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间接影响人的行动,从而产生社会效果。

它的阅读对象是不确定的,谁读都行。

第二、思维方式应用文在思维方式上侧重逻辑思维,它主要通过既定事实或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以逻辑的力量去说服人。

例如: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对大量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达到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目的,所以,撰写调查报告一般既要陈述事实,又要由事析理,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另外,应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是直接告诉读者的,它只能有一种解读,不能有多种解读。

文学作品在思维方式上侧重形象思维,它通过塑造形象、描摹生活画面去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揭示事物的本质。

作品的意义不是直接告诉读者的,而是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

它不只有一种解读,可以有多种解读。

第三、反映现实应用文和文学作品反映现实都要求真实,但两者的真实是有区别的。

文学作品的真实是一种艺术的真实,艺术真实反映的可以不是社会生活中实际有的人和事,但却是人们按社会生活的固有逻辑推断可能有的人和事,或按作家的情感和广大人民的意愿认为应该有的人和事,因此,文学作品是可以虚构的。

在虚构中,以生活真实作为基础,通过概括集中、加工提炼、变形、想象等手法创造出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意蕴和规律。

应用文不允许像文学创作那样进行虚构,也不能主观想象、夸大其辞。

应用文的真实表现在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映现实。

所说事理不仅反映历史的必然性,还要具有客观现实的实在性。

所写的人和事都必须是实有的。

第四、表现形式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要求多样化,力图摆脱模式的束缚,提倡标新立异,独出心裁,以适应不同读者的审美需要。

为达到与众不同,作家非常重视创新,最大的忌讳就是雷同。

应用文由于功能、效率、严肃性、易识别性和易接受性等要求,在长期社会应用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格式和规范,写作者不能随意更改它。

当然,强调应用文的格式,并不是说应用文要千篇一律,而是说应在遵循这些模式的前提下,写作者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才思、文思。

第五、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语言和应用文的语言都讲究美,但美的内涵不同。

文学由于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它必须描绘出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生活图画,具有艺术感染力,能从感情上打动读者,因此,它的语言相应地具有形象生动、凝练含蓄、新鲜多样和音乐性的特点。

应用文写作由于重在实用,因此它的语言讲究务实、规范,具体说就是语言要求平实、准确、简洁、得体、规范,少用修饰性的词语。

应用文和文学作品虽然相互区别,但也有互相交融、渗透和彼此影响。

篇二: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

学习应用文写作应该首先了解应用文的一般特点。

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是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的两种重要写作形式。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文学写作是以塑造文学形象为目的,是一种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的写作实践活动,而实用写作是以适合社会实用性为目的的写作实践活动,具有实作性、规范性和简明性的特点。

初学者由于其自身理论基础的限制,对应用文的特性认识存在模糊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提高。

例如:一位学生在《寻物启事》中这样写:“秋风秋雨愁煞人,我的雨伞在哪里??。

”如果该生能深刻理解应用文的实用性这一特点,就不会写出如此的应用文。

相对于文学写作,应用文写作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应用文写作是以实用为目的的。

实用性是应用文最基本的特性,是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类的本质属性,应用文的其他特性都是由这一特点派生出来的。

在不同的文种中,这种实用性可以有不同的体现,例如有的是规范人们的行动的,如条例、规定,有的是指导人们的使用方法的,如一些家电说明书,还有的是沟通信息,给人以工作参考的,如简报。

2、内容表达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从内容表达上看,文学写作的内容表达相对比较自由,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和见解;而应用文写作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文学写作的目的是为欣赏而非实用,即使是领导者个人的作品,也不具备权威性和约束力。

应用文是随着阶级、国家、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担负着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重任。

应用文写作必须严格遵照、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求政治性,要体现权威性、严肃性、庄重性,对受众有很强的约束力,必须按照应用文的要求遵照、办理和执行。

正所谓“一字入应用文,九牛拔不出”。

应用文写作强调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写作者的思维要服从于客体对象的需要,把握对象的特征,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去组织应用文的内容,从而达到办事的目的。

这就要求从事应用文写作的人员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上级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有效加以落实。

3、是表现形式的程式化和模式化。

从表现形式上看,文学写作鼓励创作性,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应用文写作的程式化特点比较明显。

文学写作个性更为张扬,形式更加灵活,写法更加多样,鼓励写作者展示艺术想象与形象思维,突破束缚,创造崭新的艺术境界。

与文学写作相比,应用文写作格式化思维明显,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写作比较枯燥。

有人说,应用文就是“八股”,这是误解。

应用文体式和格式上的一致性、标准化特点是应用文写作的规范要求,绝不是“八股”。

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应用文具有固定的和惯用的体式和格式。

从应用文文面格式处理上看,应用文格式具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特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格式》国家标准。

另外,《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处理办法》和《党的机关应用文处理条例》分别对行政公文和党务公文做出了规定,从文种、行文规则、应用文用纸、应用文办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从应用文正文的写作看,应用文的开头、主体、结尾具有惯用的方式,有各部分的习惯用语,各个文种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方式也有通常惯用的写作方法。

例如,“通知”文种的写作,开头先写通知因由、再写通知事项,最后是结尾习惯用语;“请示”的写作,要写明请示理由、请示事项、结尾;“计划”的写作,在主体部分要写明目标、措施、步骤。

应用文的模式化和程式化是适应应用文实用性的要求而形成的,简洁明了,有利于受众了解应用文的主要意图,不致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有利于公务处理,在实际应用文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应用文写作的这一特点,应用文写作人员学习和掌握各个文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能够更快地掌握应用文写作规律,提高公务处理效率。

“照猫画虎”,进行仿写与模写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

4、是写作要求的快速性和限时性。

从写作过程上看,文学写作没有时间要求,比较自由宽松,而应用文制作处理上有比较严格的时间限制。

文学写作没有什么时限性,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留下了不朽的艺术杰作。

应用文的制发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应用文写作无论是向上级报送文件,还是向下级布置工作,通常都有完成的时限要求。

应用文的写作时限与工作问题的解决紧密相连。

例如,新闻稿的写作,时间和作品价值是紧密联系的。

结构与表达方式5、应用写作的结构格式比较固定,其中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以处理工作的公务文书和相关单位或个人之间协商制定的有约束力的规定文书,对格式要求十分严格,这格式往往是法定的,不得变动。

它的基本结构一般由原由、正文、结尾组成,甚至还有习惯用语。

如“请审批”等。

而文学作品则相对自由些,不拘泥于结构的繁简,没有定式。

就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也因此文学写作尤重创新,最忌讳的便是雷同。

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在表达方式上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应用写作没有抒情的表达方式。

应用写作要求客观,实事求是,这就不能有抒情,不能带有个人主观的感情色彩。

作为领导,及大众了解的事件,又不能有大量的描写,即使有,也是以白描的形式出现。

而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文学写作,则更侧重于抒情,将自己的想法灌输到人物或事件之上,为塑造典型形象,典型人物以及细节又多有细致描写,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动或静的描写。

而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而应用写作则较少运用描写及抒情,即使是通用的叙述在文章中也大多是概括性的,很少有铺陈。

相较于文学写作,应用写作的表达方式则显得寡淡文风与语言应用写作由于多是公文性质,是直接处理事务,工作的,所以要做到准确鲜明,重实际,讲实效,并且所述之事要求真实,不弄虚作假,不浮夸,而且不能冗长,越简洁越好。

应用写作多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无论叙述、说明,还是议论部分,都力求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交错冗杂。

“文以辩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这于应用写作来说,再恰当不过了。

在语言方面,文学写作则多使用修辞和大量华丽的辞藻,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尽可能的使文章优美,以语言为读者勾画一幅作者脑海中的画面,生动形象的反映所要表达的思想。

而应用写作的语言中不允许带有情感色彩,必须用严肃庄重的语气,还要求准确和分寸,不能用大量的词语修饰,保持朴实无华,并且实用。

应用文不仅是要表现真实,庄严,还要有权威性,这就要求语言的确切,不能拖泥带水,摸棱两可。

篇三:从应用文与文学写作的比较看应用文写作的特点从应用文与文学写作的比较看应用文写作的特点摘要从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的比较来看,应用文写作具有四个重要特点:一是起草应用文的被动性和受命性;二是内容表达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三是表现形式的程式化和模式化;四是写作要求的快速性和限时性。

关键词特点应用文文学写作比较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是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的两种重要写作形式。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文学写作是以塑造文学形象为目的,是一种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的写作实践活动,而实用写作是以适合社会实用性为目的的写作实践活动,具有实作性、规范性和简明性的特点。

相对于文学写作,应用文写作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起草应用文的被动性和受命性从创作动机来看,文学写作是写作者主动创作,而应用文写作有很强的被动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文学写作是写作者自主地反映客观世界或主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形成的;而应用文的撰写却是为了满足公务活动处理的需要,是因事或受命成文。

起草应用文不是取决于个人的意图和兴趣,而是由于实际公务活动处理的需要或者是领导的公务安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