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研中光伏农业大棚结构描述,仅供参考。
首要考虑作为光伏组件的支撑,棚内作物种植作为次要考虑,甚至可以不考虑严冬种植。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
本项目光伏大棚采用预制式大棚。
支架由纵向檩条、横向钢架等构成,钢架侧立面形式为三角形结构。
光伏支架倾角为37°,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埋深,离地面。
大棚的基础
大棚为钢结构,墙体为保温材料。
大棚长70m、宽、前墙高、后墙高。
建筑面积:,耐火等级二级,抗震等级三级。
屋面为不上人屋面,屋面采用钢骨架支架,顶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室内外高差100cm,通风口为双层塑料薄膜封闭;门为复合彩板门,清扫走道位于标高处,走道宽,底板为钢板,栏杆为DN25钢管,扶手为DN25钢管。
大棚基础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杯口上宽,下宽。
钢管直径,埋深1m。
设计方案见下图:
图预制基础示意图
大棚钢结构
大棚南北方向采用钢60×120×的镀锌方管,东西方向采用檩条100×50×型钢与钢梁相接,檩条与钢梁之间螺栓连接。
连接图如下:
图钢梁与檩条连接
图檩托大样
大棚光伏电池组件排布
块,336。
可铺设光伏组件8m,大棚斜边宽为70m单个农业大棚长
为
分为8排组件,每排光伏组件数量为42块。
单块光伏组件的规格长
×宽×厚:1650mm×992mm×40mm。
组件与组件之间东西间隔为,
南北间隔为零,光伏组件横向长度计算如下:
42×+41×=
中间的伸缩缝不能铺设光伏组件,故光伏组件东西方向的实际距离为:组件南北实际长度为:×8=
大棚棚顶敷设尺寸为:70m×8m
光伏组件排布图如下:
图大棚顶光伏组件布置图
局部布置图如下:
图大棚顶光伏组件局部图
光伏阵列间距设计
在北半球,对应最大日照辐射接收量的平面为朝向正南,阵列倾角确定后,要注意南北向前后阵列间要留出合理的间距,以免前后出现阴影遮挡,前后间距为:冬至日(一年当中物体在太阳下阴影长度最长的一天)上午9:00到下午3:00,组件之间南北方向无阴影遮挡。
计算光伏组件方阵安装的前后最小间距D,如图所示。
图阵列阴影示意图
一般确定原则:冬至当天9:00~15:00太阳电池方阵不应被遮挡。
光伏方阵阵列间距或可能遮挡物与方阵底边垂直距离应不小于D。
计算
公式见式5-1。
)
(5-1)
式中:φ为纬度(在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该项目纬度取北纬°;L为光伏阵列斜面长度;
为冬至太阳赤纬角(°);
为时角,15°/小时(9:00am-3:00pm45°);
为太阳方位角;
为阵列朝向(本工程朝向正南,角度为0°);
为太阳高度角
Z为安装倾角
本工程大棚棚顶斜边长为8m。
计算出的间距D为,取整后最佳间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