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
所以学上识字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
我认为以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打好识字基础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尽快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
怎样才能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呢?以下是我的一些识字教学方法:
一、看图识字教学法
在一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出示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既认识图片又认识生字。
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人”“口”“目”“木”“禾”“竹”“马”“鸟”“鱼”“瓜”等简单的象形字,它们都是实物的形象,大部分笔画简单,有的与图片很相近,教这类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就入教“口”字时,学生一眼看出就是口,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不需要讲解,等他们掌握一些象形字后,再充分发挥它们的分析能力,对于会意字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如“木”一棵大树上面有树枝,下面有树根。
再如你、她、他、们都是把几个事物的图形组合起来表示一种新的抽象意义的造字法。
二、对比识字教学法
来,让学生对比记忆,如“口——日”“目——月”“禾——木”“外——处”“自——目”“门——门”“白——日”“儿——几”“他——地”“人——入”“问——向”“全——会”“千——干”等这些形近字在一年级的识字中经常出现,为了让学生不写错字和认识更多的字,使用对比识字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另一类字是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却不同的同音字。
“地——弟”“工——公”“做——作”“五——无”“木——目”这些字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字形加以区别。
三、活动比赛识字教学法
1、多种活动比赛识字。
多种形式比赛读。
利用小学生比较争强好胜的心理,经常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
如“争当小老师”看看那个老师教的最好;或者小组“开火车”读,男生、女生比赛读;同桌比赛看谁度的又快又准。
2、猜字谜、编故事。
猜字谜识字,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如“六”一点一横,两眼一瞪。
“画”一个动物切字块,放进锅里盖上盖。
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字。
再如:一个人“大”两个人“从”上头小,下头大“尖”山上有山“出”。
3、加一加识字法
在学习识字时,给一个字加上一笔或加上偏旁,这样的识字法简单好记。
如:女+马=妈(妈妈);又+又=双(一双);土+也=地(土地);“日”加一笔可以是“白”“目”“田”,给“木”加一笔“本”“末”“未”“术”。
4、减一减识字法。
给汉字减去一部分就变成了另一个字。
如:现-王=见(再见);岁-夕=山(大山);她-女=也(也是);她-也=女(女生)。
把“鸟”减去一点就是“乌”;“自”减去一撇就是“目”;
5、换部首识字法。
在小学识字阶段接触最多的还是形声字,形声字兼表音和表意。
变换部首就是用学生学过的字,通过变换部首就可以变成新的生字。
如“也”+“土”=“地”;“也”+“女”=“她”;“也”+“亻”=“他”“也”+“氵”=“池”。
学生们学习这类生字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学生学习新字的过程中也复习了部分旧字。
五、在语境中识字
一年级学生的记忆方法是记得快,忘得也快。
脱离语言环境学生学习的字词容易忘记。
教材中的儿歌、韵文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记下来,但是单个的生字却不一定能记住。
因此,在上早读时让学生反复用小手指读课文,使学过的生字反复出现,学生在语境中无意识的识记生字。
以上是我在一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在课堂上运用这些方法,使学生在看中学、玩中学、语境中识记生字。
识字不再是难事,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