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议论文的语言各地中考试题将议论文阅读作为一种主要的阅读技能对学生进行考查,对议论文的语言特色的考查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
考查容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分析整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其二,分析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一、基础知识议论文语言特点:①准确、严密。
②概括性和简洁性。
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议论文语言特色: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入手。
(1)从整体感知文章的角度,分析评价其写作特点。
学生应能通过整体感知文章容,把握作者的基本写作风格,是高屋建瓴,还是欲扬先抑,是气势凌厉,还是娓娓道来,是生动活泼,还是逻辑缜密。
(2)从关键词语的角度,分析评价其对文章整体风格的作用。
关键词语的使用,往往使得文章语言风格明确而坚定,严密周到,无懈可击。
二、例题解析例一读书与思考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
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
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通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
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
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
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容。
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
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
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
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
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
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
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
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的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
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
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
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
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
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需要。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z3、试结合语境,在选文第③段结尾的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
﹡(4)从选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从思想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说说感受最深的理由。
例二低头与昂首⑴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
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
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
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
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
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⑵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⑶一支高昂的曲子,它的过门常常是低调的,这在音乐上叫做“软起首”,一开始就把调门定得老高,后面的旋律就无法进行,再美的歌也唱不出来。
要想把一颗钉子钉进木板,先要把它的头削尖。
低头,既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⑷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首”,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
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
(A)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B)一颗钉子,后面越来越小,也同样钉不牢木板。
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
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
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⑸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⑹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文中第⑴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什么?﹡2、文中第⑷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什么?3、第⑷段中A、B两句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例三【2013年·省市】【试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12分)浅谈态度/以刚①一群蚂蚁为了挪动一粒饭或一条虫,忍受着难以想象的重负,前推后搡,齐心协力。
一只蜜蜂为了采一点花蜜,在花朵之间往返无数次,翻飞起舞,不辞辛劳。
一株野草为了显示生命的力量,艰难地从石缝中钻出,,。
蚂蚁、蜜蜂和小草的个体虽小,但它们那认真的态度却给了我们很多感动。
②接下来说说我们人本身吧。
营业员态度热情,让顾客心满意足,这家店的生意就会更好。
父母态度真诚,让子女心服口服,这样的教育效果就会更佳。
教师态度认真,让学生耳濡目染,这样的教学就会有潜移默化的效果……③所至,金石为开。
孟冬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孝子。
一年冬天,大雪纷飞。
其母卧病在床,突然想吃竹笋。
孟冬很久也没找到竹笋,他便抱着雪地里的竹子痛哭。
他终于感动了天地,竹林里冒出了竹笋,成全了他的这份孝心。
④综观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海伦·凯勒主动向命运挑战,克服了自身的盲聋哑的生理缺陷,成为了一位作家。
霍金全身瘫痪,只有一根手指能活动,凭着对物理学研究的满腔热情,成为了继爱因斯坦之后的又一位物理学研究领域的泰斗。
⑤要成就一番事业,还得有一种谦虚的态度。
三国时期的修非常有才,但终因恃才放旷,被操所杀。
一个人不论天赋的高低,都要不断学习。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虽为文学神童,但每天“环谒于邑人”,错过了很多学习机会,最终“泯然众人矣”。
⑥要获得更多的成功,既要胜不骄,更要败不馁。
诺贝尔经过很多次实验的失败,甚至连自己的弟弟和助手都在实验中丧生,自己也差点被炸死。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发明了高效炸药。
⑦要实现人生理想,还要坚持自己的志趣,有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态度,才能终成大器。
努力不分早晚,出身不论贫富。
齐白石年轻时是一名木匠,但他有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经常自学,最终成为一位极负盛名的大画家。
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幼年丧父,家贫无纸习字,其母便以沙地为纸,以树枝当笔,教他练字。
这些都没有阻碍他日后成为大书法家。
⑧前中国男足主教练米卢先生说过“态度决定一切”的名言。
态度是学业和事业的催化剂,在学习和工作时,有了好的态度,你的人生就会更精彩。
⑨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反射你的喜怒哀惧。
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理解生活,你将会从生活中提炼更多的灵感。
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微笑面对生活,生活也会对你微笑。
你对生活失望,生活也会懒得理你。
不要关闭自己心灵的窗户,打开它,可以让更多的新鲜空气吹进来,让更多的美景扑入你的胸怀。
17、请仔细揣摩第①段前两句的表达特点,在画线处填写两个四字短语,使句意一致,句式相同。
(2分)18、第③自然段列举孟冬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2分)19、结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态度是学业和事业的催化剂,在学习和工作时,有了好的态度,你的人生就会更精彩。
B.第⑤段是从反面来举例证明分论点的,而其他段落是从正面举例论证。
C.本文都是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D.第⑤段中列举方仲永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一个人即使有再高的天赋,也要不断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否则一事无成。
﹡20、本文有些句子语言优美、含义隽永,试对最后一段的画线句子作点赏析。
(2分)21、第⑦段柳公权的例子除了给我们感动外,还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再列举出一个恰当的事例予以证明。
(3分)例一1、答案: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2、答案:道理论证(或引证法)3\答案:此题无惟一答案,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如:“思考,才能增长学问”。
4、解析:第(4)题“从选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从思想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说说感受最深的理由”。
要求从思想容和语言两方面谈感受,这里我们着重从语言方面谈谈这样的题目的具体回答方法,首先我们得明白议论文语言总的的特点:准确、概括、严谨、生动。
然后我们再看我们所选的句子符合其中的哪一个特点,再结合具体句子的容进行分析。
如:“有些青年对外来的理论没有认真思考……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这句话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比喻的特点就是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使道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批评了一些人错误的读书方法。
例二1、解析:本题考查对议论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
要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必须联系上下文。
文章第一段说富兰克林没有低头而昂头吃了亏,第二段接着说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也就是说要想成功只有谦虚,所以“低头”就是“谦虚”的意思。
2、解析:本题也是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
这个词语在原文的句子是“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
结合语境,答案显而易见。
3、答案:不能。
(1)是因为这两句话与第(3)段中的前两句存在前后承接关系。
(2)是因为“也同样”这些词暗示了两者的前先不能再变。
【答案】(三)12分17、示例:曲折向上(奋力向上、努力向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2分。
只要意思相同即可给分,但要注意前一短语表示行为,后一短语表示精神,否则扣分。
)18、列举孟冬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分论点(一个人要有诚心,才能感动天地),增加说理的趣味性。
(2分)19、C(3分。
本文还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20、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新鲜的空气比作良好的态度,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良好的态度对一个人有所作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