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对镁合金板材进行电脉冲轧制,以得到厚度为0.5mm-1.0mm的镁合金片材;将镁合金片材冲压成型得到镁合金壳体;将粘合剂涂覆在镁合金壳体的内表面上;在用于成型塑料壳体的模具的成型面上涂覆一层脱模剂后,将上述涂覆有粘合剂的镁合金壳体置于模具内,待模具合模后用注塑材料进行注塑成型,冷却固化一段时间后得到由镁合金壳体及塑料壳体一体连接而形成的预制外壳;对镁合金壳体的外表面进行表面处理。
实施本技术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产品良率高并且生产成本较低;由此方法制备的笔记本电脑外壳,耐磨性、耐腐蚀性好,并且质量轻、厚度小、强度高、散热性能好,易回收。
技术要求1.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镁合金板材进行电脉冲轧制,以得到厚度为0.5mm-1.0mm的镁合金片材;S2:将所述镁合金片材冲压成型得到镁合金壳体;S3:将粘合剂涂覆在所述镁合金壳体的内表面上;S4:在用来注塑成型塑料壳体的模具的成型面上涂覆一层脱模剂后,将上述涂覆有粘合剂的所述镁合金壳体置于所述模具内,待所述模具合模后用注塑材料进行注塑成型,冷却固化一段时间后得到由所述镁合金壳体及所述塑料壳体一体连接而形成的预制外壳;S5:对所述镁合金壳体的外表面进行表面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脉冲轧制的工艺参数为:脉冲频率50Hz,脉冲宽度60μs-100μs,脉冲电压60V-80V,脉冲电流400A-600A,轧制速度20r/min-30r/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的工艺为等离子微弧氧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S51:用酒精作为清洗介质对预制外壳进行超声波清洗;S52:在合适温度下烘干后置于电解液中进行等离子微弧氧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含10g/L-12g/L的硅酸钠、1mol/L-3mol/L甘油,2g/L-4g/L氢氧化钠及5g/L-15g/L氯化钾;所述等离子微弧氧化时的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1A/m2-100A/m2,工作电压500V-700V,氧化时间10min-4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用酒精清洗所述镁合金壳体的内表面后,在所述镁合金壳体的内表面涂覆处理剂,并静置一段时间;将所述镁合金壳体烘干;采用气体驱动喷涂方式在所述镁合金外壳内表面均匀地喷涂一层粘合剂;将所述镁合金外壳内表面所涂覆的所述粘合剂进行烘干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S41:将上述涂覆有粘合剂的镁合金壳体进行预热处理,使所述镁合金壳体的表面温度大于或等于100℃;S42:将所述模具温度调整至110℃-150℃;S43:将预热处理后的所述镁合金壳体置于所述模具中,将注塑材料注射于所述模具内并使所述注塑材料与所述镁合金壳体的涂覆有所述粘合剂的一面相接触;S44:将成型后的塑料壳体与镁合金壳体一体连接形成的预制外壳整体从模具中取出,并冷却至常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材料为PC/ABS工程塑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ABS工程塑料在25℃下的粘度为5000毫帕斯卡·秒-6000毫帕斯卡· 秒。
说明书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笔记本电脑逐步向中高端发展,其外壳追求更轻、更薄、更高强度和特殊外观效果。
目前,常用笔记本电脑外壳主要由铝合金和塑料件等组合而形成,其主要缺陷是厚度较大、重量偏重、强度偏差。
笔记本电脑的外壳主要采用PC/ABS工程塑料(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混合物,是由聚碳酸酯和聚丙烯腈合成的热可塑性塑胶) 注射成型,单由PC/ABS工程塑料成型后的外壳存在厚度较厚,重量较重,成型后易变形,散热性能差等显著缺点,已不能适应笔记本电脑市场“更轻、更薄、更高强度”的发展趋势;其根本原因是PC/ABS工程塑料材料本身强度低等因素导致成型后外壳强度不高,易变形,散热性能差等缺陷。
因此,镁合金在3C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目前压铸是3C产品用镁合金目前常用的加工工艺。
与铝适合冲压、锻造和CNC(数控机床)一体加工等变形加工工艺不同,由于镁的晶体排列结构为密排六方结构,其塑性变形加工存在着天然的困难,这也就是目前在镁合金材料中,全球一般铸件和压铸件占90%以上,变形加工产品不到10%的主要原因,在我国,铸造产品占比甚至高达95%以上,变形加工材只占3%左右。
另外,镁合金压铸成型由于受到结构不能过于复杂和产品不能过薄的限制,且其成型后需要打磨、抛光、烤漆、电镀、字符镭雕等工序,因此其应用于3C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时,产品不良率和生产成本都较高。
技术内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外壳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较高的产品良率和较低生产成本,且用该方法制造的笔记本电脑外壳耐磨性、耐腐蚀性好,并且质量轻、厚度小、强度高、散热性能好,易回收。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镁合金板材进行电脉冲轧制,以得到厚度为0.5mm-1.0mm的镁合金片材;S2:将所述镁合金片材冲压成型得到镁合金壳体;S3:将粘合剂涂覆在所述镁合金壳体的内表面上;S4:在用来注塑成型塑料壳体的模具的成型面上涂覆一层脱模剂后,将上述涂覆有粘合剂的所述镁合金壳体置于所述模具内,待所述模具合模后用注塑材料进行注塑成型,冷却固化一段时间后得到由所述镁合金壳体及所述塑料壳体一体连接而形成的预制外壳;S5:对所述镁合金壳体的外表面进行表面处理。
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电脉冲轧制的工艺参数为:脉冲频率50Hz,脉冲宽度60μs-100μs,脉冲电压60V-80V,脉冲电流400A-600A,轧制速度20r/min-30r/min。
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中,所述表面处理的工艺为等离子微弧氧化。
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5包括:S51:用酒精作为清洗介质对预制外壳进行超声波清洗;S52:在合适温度下烘干后置于电解液中进行等离子微弧氧化。
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电解液中含10g/L-12g/L的硅酸钠、1mol/L-3mol/L甘油,2g/L-4g/L氢氧化钠及5g/L -15g/L氯化钾;所述等离子微弧氧化时的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1A/m2-100A/m2,工作电压500V-700V,氧化时间10min-45min。
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3包括:用酒精清洗所述镁合金壳体的内表面后,在所述镁合金壳体的内表面涂覆处理剂,并静置一段时间;将所述镁合金壳体烘干;采用气体驱动喷涂方式在所述镁合金外壳内表面均匀地喷涂一层粘合剂;将所述镁合金外壳内表面所涂覆的所述粘合剂进行烘干处理。
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4包括:S41:将上述涂覆有粘合剂的镁合金壳体进行预热处理,使所述镁合金壳体的表面温度大于或等于100℃;S42:将所述模具温度调整至110℃-150℃;S43:将预热处理后的所述镁合金壳体置于所述模具中,将注塑材料注射于所述模具内并使所述注塑材料与所述镁合金壳体的涂覆有所述粘合剂的一面相接触;S44:将成型后的塑料壳体与镁合金壳体一体连接形成的预制外壳整体从模具中取出,并冷却至常温。
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注塑材料为PC/ABS工程塑料。
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中,所述PC/ABS工程塑料在25℃下的粘度为5000毫帕斯卡·秒-6000毫帕斯卡·秒。
实施本技术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制造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方法,产品良率高并且生产成本较低;由此方法制备的笔记本电脑外壳,耐磨性、耐腐蚀性好,并且质量轻、厚度小、强度高、散热性能好,易回收。
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造方法的较佳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首先,进行步骤S1:将市售的3mm镁合金板在东莞市智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ZK31500L型热轧机上进行两道次轧制,同时使用电脉冲装置对镁合金板进行通电。
热轧机的轧制速率设置为20r/min。
该电脉冲装置的输出参数为:脉冲频率50Hz,脉冲宽度60μs,脉冲电压80V,脉冲电流400A。
设置合适的变形率,使得经两道次轧制后,3mm镁合金板被轧制成厚度为0.5mm 的镁合金片材。
接着,进行步骤S2:在镁合金片材温度保持为100℃,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使用镁合金壳体冲压模具对镁合金片材进行冲压,得到如图1所示的镁合金壳体1。
再进行步骤S3:在镁合金壳体1的内表面(与纸面相反的一面)上均匀地涂覆适量的粘合剂。
优选地,步骤S3包括:在镁合金壳体1的表面用处理剂进行前期处理,即用处理剂对镁合金壳体的粘合区进行腐蚀改性,以增加粘合剂的粘合性能,使粘合剂与镁合金壳体的表面更好的结合。
具体地,用酒精清洗镁合金壳体1的内表面后,在镁合金壳体1的内表面上涂覆一层处理剂,以使镁合金壳体1的内表面产生表面钝化,增强耐腐蚀性能。
静置一段时间后,还要使镁合金壳体1在高温烘干以确保处理剂完全挥发。
这些处理剂可以是氢氟酸或其他已知的钝化处理剂。
在镁合金壳体1的内表面均匀地喷涂一层粘合剂。
优选地,采用气体喷涂方式将这些粘合剂均匀地喷涂在镁合金壳体1的内表面,以使得粘合剂分散更为均匀。
接着在合适的温度下将粘结剂进行烘干处理。
这些粘合剂可为聚氨酯胶水或其他已知的粘合剂。
接着进行步骤S4:在用于成型塑料壳体2的模具的成型面上均匀地涂覆一层脱模剂后,将粘合剂涂覆在镁合金壳体1的内表面,接着将镁合金壳体1 放置在用于成型塑料壳体2的模具内进行注塑成型,即合模后镁合金壳体1 的内表面朝向塑料壳体2的成型腔(由成型面围成)一侧,注入成型材料如PC/ABS工程塑料(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混合物)等后成型后冷却固化一段时间,得到预制外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