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培训教程授课人:李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特点作用及模式教学目标: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了解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教学重点: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的配备;教学过程:一、现代教育技术(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现代教育技术是人类在信息时代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开发、利用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强调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1、媒体的电子化和形声化;2、扩大教育、教学功能;3、教学方法的先进性;4、适应知识的交叉融合性;(三)、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1、提高教学质量;2、提高教学效率;3、扩大教学规模;4、促进教学改革;二、现代远程教育:(一)、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也称之为远距离教育。
它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伴随着现代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技术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指令交流。
其特点是,借助教育机构的影响力,通过已有的通信和教育媒体(即通过音频、视频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来连接在地理上相互隔离的教师和学生。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点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
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人才;第二代是80年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
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
在20世纪早期和中期,远程教育技术(如打印机、收音机和电视的特征是单向传输。
这一时期远程教育技术主要用于从老师到学生的信息传递,这种传递模式没能起到学生之间勾通的作用,仅实现了市升之间有限的交流。
地势代传输技术还受到时间的限制(例如学生们收听收音机和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是预先安排好的)80年代中期,远程教育开始使用个人计算机技术,不久,又出现了双向视频会议系统。
第三代远程教育技术同以前相比,教员可以传送大量更加复杂的信息给学生,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和电子公告牌进行交流。
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模拟以及其他通过计算机磁盘、光盘和因特网等途径的电子资源进一步表现出这一代远程教育的特征。
第四代远程教育技术更加先进。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加强。
进行交换的信息的数量和种类显著增加,作需要时间变得更短。
这减少了远程教育对时间和空间的依赖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大学成为可能。
现代远程教育即融合了第二、三、四代技术。
它具备的基本特点是:1、打破了教育在地域和时空上限制,使学习资源的普遍共享成为可能。
2、远程教育使受教育者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成为现实。
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概述1、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概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积极稳妥地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按照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提出的“统一规划、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重点突破”的要求,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率先在中西部农村地区进一步加强工程试点工作。
2、经费配置:西部试点地区中央投入为主,地方投入为辅;中央专项资金占试点地区总经费的三分之二;中部地区以地方投入为主,中央补助为辅;中央专项资金占试点地区总经费的三分之一;东部地区原则上由地方政府负责,中央对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试点地区适当给予补助。
3、三种模式基本配置标准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教学点各年级的教学光盘。
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
配备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确需保留的教学点。
平均每点投资概算3000元(视教学点人数情况,配备29吋或34吋电视机)。
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的教学光盘。
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
配备对象为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根据学生规模,配置1-2个多媒体教室。
平均每点投资概算1.6万元。
模式三: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教学光盘。
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初步的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
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每所学校装备一间30台终端的计算机教室,一间多媒体教室。
平均每点概算15万元。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接收及应用的主要形式;教学目的:了解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接收及应用的主要形式教学过程: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介绍: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主要内容有:教学光盘资源---专题教育优秀影片优秀课例教学光盘资源库教育电视资源---教育电视节目3套卫星IP资源(中学版)时事动态----国内国际教育科技文娱体育课程资源----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品德与生活学习指导----语文数学英语作文专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健康教育艺术熏陶文学修养品德教育教师发展----专题报告培训教程教学案例少年文化----文史大观人物星空科普之窗军事迷彩网上读书趣味游戏影视欣赏为农服务----技术培训致富指南品种介绍使用指南----学生、教师、其他人员网络导航----卫星IP资源界面情况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接收西部远程教育的资源是通过鑫诺一号卫星的KU波段A6、A7转发器播出数字信号,其内容通过两条渠道播出:一路通过数字卫星接收机接收广播电视信号,有中央一台、中国教育一台、二台,山东教育台(普教)等内容;另一条通过计算机IP接收卡接收数据信息,IP信号是加密的数据信号,必须经授权开通后方能能接收。
资源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内容分为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农村实用技术三大块,每块又包含众多的栏目。
教育信息包括教育动态、教育研究、教育改革、行政管理、招考咨询、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栏目;教育资源包括同步课、示范课、学科教学、信息技术培训、课改培训等栏目;农村实用技术包括动物养殖、植物养殖、生产资料、市场行情、信息动态、供求信息等栏目,其中有的栏目又分成若干二级栏目,比如学科教学就按中小学分成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中学物理等十几个学科。
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应用范围:1、为教师提供可以直接借用的备课授课素材和多媒体课件,以用课程案例、教学方案、教学建议、典型例题示例等2、为教师提供可以直接使用的教学范例、课堂实况和同步课堂。
3、为教师培训提供最新的进修提高和培训资源,包括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培训。
4、为学生提供实用的与教学同步的学习环境和辅导材料,以学科为主线,与教学同步的辅导课程,如专题讲座、模拟试题以及拓展学生视野的课外辅助资源。
5、为教育管理者提供最新的教育信息。
6、为农民提供科学种田、技术致富的知识和信息渠道。
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应用形式:1、直接应用2、间接应用3、整合应用五、应用方式:1、教育资源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建立校内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资源使用制度;开展送教送课下乡活动;安排村小教师到中心校上课或观摩;2、农业信息服务“三农”:建立家长学校,推广农技知识;支持实验基地,扩大农村适用技术应用范围;利用赶场天,宣传讲座、散发传单,让更多农民受益;3、开展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六、应用的基本要求:1、建立健全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应用和维护规章制度,建立鼓励资源应用的激励机制。
2、支持一线教师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鼓励一线教师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研究方面取得成果。
3、各项目学校之间开展交流学习活动,每学期要拟出交流学习计划,一边研究一边实践一边学习。
4、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学校教育教学。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和开发,积极创造条件让资源卫星教育资源接收学校计算机教室或校园网,让更多的师生使用资源,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5、注意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村党员教育服务。
6、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阶段性总结,各项目学校以学期为期限,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资源应用与研究活动计划,如:组织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评判别人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努力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等活动,产生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同时要建立畅通的跟踪指导渠道,建立教师资源与研究信息库,使资源的应用科学化、规范化,使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能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得到广泛有效的使用,从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远教资源的接收和使用教学目的1、了解卫星各种参数2、了解卫星接收系统的特点及其使用方法。
3、掌握资源的收集、管理及应用。
学习内容1、卫星接收系统设备及其使用。
2、资源的接收、整理。
3、资源内容、管理及其使用。
教学过程:一、、正确设置卫星数据接收卡硬件设置程序中的各项参数,确保信号锁定。
卫星接收参数:波段:KU波段12—18GHz(C波段4—8GHz)转发器:6A、7A、6B、7B用于远程教育极化方向:垂直极化控制方式:电压驱动水平本振频率:11,250Khz或者11,300Khz下行频率:12,620Khz符号率:32,553Khz2、参照《卫星数据接收技术培训教程》第一章第三节第三小点《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节目表》,正确添加各类节目的PID值。
3、合理存放通视DVB、远教IP、以泰智和各频道节目接收的文件,对重要的资源要及时刻盘存储,分类编号入库,以备调用。
4、由于远教IP数据资源采用滚动播出形式,管理教师要注意各种资源的播出时段,以便下载并及时填写下载记录,注明下载资源科别、资源名称、存放路径、下载时间、下载负责人等。
对有用的教育教学资源,要及时刻盘,分类编号入库。
二、卫星接收系统设备及其使用:1、卫星接收设备:由卫星天线、数字接收机、电视、计算机组成。
2、节目收视方式:电视实时观看和用计算机接收数据,这些资源在实际应用中可作为素材使用。
开机顺序:接通电源——打开卫星数字接收机——打开电视机。
(用电视机进行实时时播放观看。
同时电视还可以与计算机连接,作为多媒体用。
)启动计算机。
3、启动应用软件接收数据。
卫星接收软件由清华永新设置程序、以泰文件接收系统 1.4、远教IP数据接收系统、通视DVB文件接收系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