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谦让是美德主题班会(高中)

谦让是美德主题班会(高中)


注意
恭顺与谦让无涉。 既谓“谦让”,不管是何理由,总是
出于自发,可不让而让。至于恭顺,却
是在强权压迫下的无可奈何;即使自己
不觉得是无可奈何,也只说明奴化得透
彻而已。
反意词
抢夺 争执 争持 骄凌 傲慢 逞能 原因: 1、在人与人结成的相互关系中,每个人都是 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周围的一切; 2、人在缺乏自信或受到外力压迫的时候,需 要用夸张的形式表现自己,安慰自己。小办事 员一类人物,常常不好打交道。因为他们那一 点小小的权力,常常被人忽视,他们需要把这 小小的权力使用到十二分,使人不敢轻视他。
1、食堂打饭 2、排队冲凉(女生宿舍案例) 3、大课间出操 ……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大家都夸 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 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 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 孔融摇摇头你那个梨就给
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
事,现已经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谦让的作用
谦让都是实用的“美德”,所谓“谦受益” 是也。 老子说得明白: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他 明明是往后退的,结果却站在了前面! 名将吴起以爱护士卒著称,有一名士卒腿上 生了毒疮,将军亲自用嘴给他吸出脓血。知道 此事的人无不称颂,那名士卒的母亲却悲叹说 “这孩子不会活着回来了!”为什么呢?她解 释道:“以将军之尊贵,亲自给他吮吸毒疮, 他还不感恩至极,死在战场上吗?”
为什么要用这 个油漏子?不 用会有什么后 果?
谦让即谦虚地礼让或退让。
相关典故: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 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 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 “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 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 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 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