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2(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2(含答案)
材料二:
一位当代戏曲剧作家指出: “不少剧目在舞台上倡导的东西,正是观众厌恶的东西
;而它所反
对的,又恰恰是人们所喜爱的。 ”不过,尽管内容和观念陈旧,但是中国戏曲的表现手段有
着独特的魅力, 令世界各国艺术家们青睐。 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提出的 “间离效果 ”的艺
术方法就深受中国戏曲表演的启发。 法国前卫戏剧理论家阿尔托极力推崇东方剧场, 说它是
自然的 “人化 ”问题, 即自然与社会统一的问题, 其意义在于指出了社会发展是自然发展的延
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是人与人的关
系,人与人关系的中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果把自然和社会孤立起来对待, 就必然无法清 楚认识和正确处理现实问题。 第二,自然异化。 人的基本特征是创造, 是人的本质力量外化, 外化使得人与自然同步提升。
一种演员的剧场,而西方剧场则完全忽略了演员身体的动作,一味强调语言对白就是一切,
致使作为视觉艺术的戏剧竟然无从发挥形象之美。
D.直接引述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相关表述,使文章对自然归化观点的论证具有更强的权威 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与社会是统一的,不能将自然孤立于社会之外对待,这就是自然人 化。
B.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关系,这应该是两者互为中介的根本原因。 C.异化分为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 人的异化是人的原因造成的, 自然的异化是自然造成的。 D.所谓自然归化, 是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才产生的自然异化复归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原始协 调。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材料一: 任何一门艺术的道理都包含在作品表达中, 因此长期大量欣赏优秀艺术作品,
永远都是 “懂 ”
这门艺术最佳的途径。 戏曲的道理也不例外。 在戏曲风行的千百年里, 无数目不识丁的农民 扶老携幼在乡村戏台下津津有味地欣赏, 从来没有生发过 “不懂 ”戏曲的感慨。 戏曲之所以曾 经拥有广泛的受众, 就是由于这些观众有长期欣赏戏曲的经验积累: 他们既熟悉戏曲演绎的 故事,亦熟悉戏曲叙事方式和舞台表演手段, 所以才能与舞台上戏剧人物的喜怒哀乐产生共 鸣,才能为生旦净丑的唱念做打鼓掌喝彩。 当前我们面临的窘境是曾经妇孺能解的戏曲, 今天连大学生都慨叹 “不懂 ”。这是因为戏曲生 存语境变了, 现代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欣赏戏曲, 更难以通过优秀戏曲的长期熏陶形成审美
人的神秘活体, 唯物论的哲学研究把自然视为远人的机械实体。 前者以黑格尔 (Hegel,G.W.F.) 为代表,后者以费尔巴哈 (Feuerhac,L.A.)为代表。马克思主义汲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和基本 内核,建立了高超的历史自然观。马克思 (Marx ,K.)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
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各自代表的自然观虽然差别很大, 重要作用。
却都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建立有着
B.人的本质力量外化的结果既可以使人的本质力量增强, 自然异化。
也可以成为人的对立面, 后者就是
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依赖对象是物,人的创造性和动物性被大幅激发出来,异化现象 极其严重。
D.马克思主义认为, 自然归化需要一个必要前提, 即一种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 生产组织。
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 ”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与人的协调一致,这是对 原始协调的辩证复归, 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历程, 而不是乌托邦, 这种
复归是人心所向。
(摘编自欧阳志远《论 “三个自然 ”与生态文明》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如果外化的结果不是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增强, 而是成为人的对立面, 这就是异化。 人与自 然在早期有一种原始的统一性,但这是本质力量低下的表现。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使人对人的依赖和人对自然的依赖, 变为人对物的依赖。 高度分工把人挤压在各个狭窄的领 域,使人的专长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 人的创造性和动物性都被激发到顶峰。 对个利的追逐 造成人对人的冷酷剥离和人对自然的猛烈剥夺。 社会财富和社会交往都发生根本改变, 人的
异化和自然的异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条件下最为严重。
异化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也有发生, 但在市场经济
第三,自然归化。《资本论》预言: “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 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 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
治自己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 质变换。 ”《自然辩证法》提出关于 “两个提升 ”的论断: “只有一种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 觉的社会生产组织, 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 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文章通过与马克思主义诞生前的两种自然观的比较,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自然观的高
超。
B.论证了自然与社会统一的关系后, 文章从反面指出将两者孤立对待的危害, 有现实针对性。 C.文章先阐释什么是异化, 再论证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和自然的严重异化, 论证逻辑非常严谨。
2020 年高考语文模拟卷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能够把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从根本上讲清楚的,迄今只有马克然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 自然人化。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排除宗教领域,辩证法的哲学研究把自然视为拟
经验。 更重要的原因是, 现代社会公共教育建构了有异于传统的知识谱系,
其中几乎没有戏
曲独特的文本、 音乐和表演形态的身影, 戏曲历史叙事和伦理取向也有异于现有谱系, 这些
都进一步加剧了当代观众和戏曲的隔膜。
(摘编自傅谨《如何让更多人 “看懂 ”听“懂 ”戏曲》,《人民日报》 2019 年 7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