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1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 《马可·波罗行纪》对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表现在( )A 介绍世界地理知识B 介绍航海技术C 提出了地圆学说D 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和中国的见闻,很多人对书中关于东方国家遍地黄金的描述深信不疑。
这本书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
2 达·伽马远航印度期间携带了一批衬衫,返航时带回了大量香料。
达·伽马此行的社会背景是()A 西欧商品经济发展B 欧洲“价格革命”C 欧洲“商业革命”D 殖民制度登上历史舞台解析:A。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B、C、D三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是社会背景。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刺激西欧各国开辟新航路,故选A项。
3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 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 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C 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D 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解析:D。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题干的总结实质上说出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即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资本家需要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故选D项。
4 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 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B 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C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 人文、地理学的进步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A、B、D三项是进行航海的客观条件,C项是内在的根本原因。
5 墨西哥的征服者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恶的东西之后,上帝保佑了我们的努力,我们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要不然他们的灵魂可能已下到地狱。
”材料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 )A 经济因素B 社会因素C 宗教因素D 技术因素解析:C。
题干关键信息“废除了……盲目崇拜……”“上帝”“洗礼”“灵魂”等,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因素,C项正确。
6 (2018·陕西榆林月考)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由此可见( )A 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 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的印度C 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所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的看法,没有体现其发现美洲是一种历史偶然,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印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
7 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 王室大力支持B 地理位置优越C 商业资本发达D 金银需求量大解析:A。
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王室大力支持是西、葡两国的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西、葡两国也就成为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
8 如图是《万国宇宙图》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
图中的人们身体畸形,似妖似兽,丑恶可怕。
造成欧洲人这种认识的客观原因是( )A 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B 新航路开辟前对东方人的丑化C 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感到恐惧D 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未进化完毕解析:A。
14世纪处于新航路开辟之前,此时世界各地彼此孤立,各文明之间很少交流,彼此之间并不了解,因此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故选A项。
9 (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哥伦布在美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据此可知( )A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B 哥伦布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C 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D 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模糊解析:A。
由材料中哥伦布认为美洲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并对此很遗憾,说明哥伦布及西班牙王室航海的目的就是寻找黄金之地以获取财富,说明新航路开辟具备明显的经济动因,故A项正确。
10 关于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中外史学界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但《马可·波罗行纪》对新航路的开辟却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表现在( )A 介绍世界地理知识B 介绍航海技术C 提出了地圆学说D 增强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解析:D。
《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作者在东方和中国的见闻,“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这本书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
11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该比方意在说明( )A 西班牙和葡萄牙具有海洋探险的优越环境B 葡萄牙和西班牙必然走在海洋探险的前列C 商品经济发展是欧洲海洋探险的根本原因D 商业危机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解析:C。
题干材料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对欧洲各种关系的影响,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
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2 (2018黑龙江大庆模拟)“新航路开辟时代的‘寻金热’的本质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
”这主要是指( )A 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寻金热”B 商路受阻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C “寻金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 资产阶级的本质热衷于追求财富解析:C。
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帝国阻断东西方贸易商路,故A项错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认为“寻金热”是“资产阶级的进取”体现了其能够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资产阶级的本质,故D项错误。
13.“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和抓住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知作者在强调即使没有哥伦布、达伽马等人,新航路的开辟仍会发生。
这说明了新航路的开辟具有必然性,可从新航路开辟的根源去思考。
另外,从“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也可知作者在强调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即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所以A符合题意。
B、C、D都是相关的原因和条件,但不是根源与动力。
综上,本题选A。
14.1519年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时,船队共5艘船,280名船员,总计费用830多万马拉维迪斯(当时西班牙货币单位)。
庞大的费用私人难以募集,而西班牙国王投资占75%。
这反映出的实质是( )A.官方支持是进行海外探险的重要条件B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规模非常大C.社会经济发展使欧洲王室财富大增D.追求贵金属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解析:A。
题干信息反映了麦哲伦船队航行需要庞大的费用,而这一切私人根本无法募集。
由此可知,官方支持是进行海外探险的重要条件。
故选A。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认为: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这个观点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的( ) A.可能性B.偶然性C.必然性D.突发性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材料中“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这个观点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航路开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16.恰当合理的角度分析论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图文资料论证了促使新航路开辟因素中的( )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市场因素D.技术因素解析:D。
观察图片判断为多桅帆船、星盘、指南针等的出现,说明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条件,故选D。
17.15世纪末,一位葡萄牙水手曾在日记中写到:“我们就到达了卡利库特城(印度)。
当地王公……询问我们的司令(达·伽马)所需要的是什么。
司令回答说,他是受葡萄牙国王之命东来的……找寻那些基督徒。
”这说明( )A.该船队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船队B.该船队是从地中海穿插到印度的C.传播宗教是探寻新航线的理由之一D.印度是新航路开辟最主要的目的地解析:C。
迪亚士船队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船队,不是达·伽马船队,故A项错误;达·伽马船队是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故B项错误;从题干关键信息“他是受葡萄牙国王之命东来的……找寻那些基督徒”,可知传播基督教是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故C项正确;从题干信息无法看出印度是新航路开辟最主要的目的地,故D项错误。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
由于《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材料二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
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并概括其积极影响。
解析:第(1)问,“动力因素”抓住“传播上帝福音”“寻找黄金”等材料信息概括即可。
第(2)问,首先要清楚“伊比利亚半岛国家”是指西班牙、葡萄牙等,然后列举其航海活动;“积极影响”从世界的整体性、经济、思想和社会转型等角度概括即可。
答案:(1)传播宗教;追求黄金、香料、珠宝等。
(2)远航尝试: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远航非洲,发现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发现美洲;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