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创新的新地理

美国创新的新地理

美国创新的新地理一、前言随着美国经济从萧条中缓慢复苏,在美国创新的空间布局中正发生一个显著的转变。

在过去50年里,美国的创新集聚区往往坐落在像硅谷这样的远离市中心的城市郊区。

这样的创新集聚区往往只能开车到达,很少注重生活品质或工作、家庭和娱乐的有机融合。

当前,一种新的互补型城市模式正在兴起,我们称之为“创新区”。

根据我们的定义,“创新区”是指那些汇聚领先的“锚机构”(Anchor Institutions)、企业集群以及初创企业、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地理区域[1]。

这些创新区空间紧凑、交通便利、通信网络顺畅,并提供办公楼宇、商业公寓、居民住宅、零售中心等配套设施。

创新区是人们和企业位置偏好变化趋势的重要体现,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模式、地方决策和社会网络之间的连接将被重新塑造。

当前,创新区在美国和国外的几十个城市和大都市地区不断涌现,并展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很高的规划水平。

从全球来看,巴塞罗那、柏林、伦敦、麦德林、蒙特利尔、首尔、斯德哥尔摩和多伦多等城市包含着许多创新区的例子。

在美国,创新区大多出现在一些城市市中心(Down-town)和次中心(Mid-town)的“锚机构”附近,这些城市包括亚特兰大、巴尔的摩、水牛城(布法罗)、剑桥、克利夫兰、底特律、休斯顿、费城、匹兹堡、圣路易斯和圣地亚哥[2]。

此外,波士顿、布鲁克林、芝加哥、波特兰、普罗维登斯、旧金山和西雅图等城市一些未被充分利用的区域(尤其是老工业区)正在被重新规划。

还有一些已经形成的传统远郊科学园区,如北卡罗来纳州洛利杜罕都会区的研究三角园区,也正进行改造,以满足园区入驻机构更加城市化、充满活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需求。

不同于传统的通过商业发展来振兴城市,创新区通过发展企业、网络和贸易部门,帮助所在的城市或大都市提高价值链全球竞争力,从而驱动城市繁荣发展。

创新区不是孤立的建设科技园区,也不是专注于发展离散工业[3],而是有意识地通过不同部门和产业的融合(如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能源、教育的结合)来创造新的产品、技术和市场解决方案。

目前,创新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因为它们的多面性尚未接受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系统性分析。

然而,我们相信,在这个关键的后衰退时期,创新区具有独特的潜力,通过帮助我们解决这个时代面临的主要挑战:经济增长乏力,国家财政紧缩和地方财政挑战,不断上升的社会不平等,以及广泛的环境恶化,来促进包容性、可持续性经济发展。

二、创新区的基本类型归纳而言,目前全球各国创新区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锚+”(Anchor Plus)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和次中心区。

该类型创新区的发展模式是大型化、多功能(Mixed-use)化,它围绕城市中主要的“锚机构”,集聚了相关企业、创业者和商业化创新的衍生企业。

“锚+”创新区的典型例证是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肯德尔广场(Kendall Square)(该创新区的爆发式成长主要依赖于附近的麻省理工学院和麻省总医院等“锚机构”)、费城大学城(主要依赖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德雷塞尔大学和大学城科学中心等机构)、圣路易斯(主要依赖于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大学和巴恩斯犹太医院等机构)。

其他新兴的创新区主要分布在临近匹兹堡的奥克兰市(依靠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亚特兰大市次中心(依靠乔治亚理工大学)、底特律市次中心(依靠快速贷款公司、亨利·福特卫生系统[4]、韦恩州立大学)和休斯敦市的德克萨斯医疗中心等。

二是“重塑城市区域”(Re-Imagined Urban Areas)类型,主要分布在历史悠久的海滨城市,这里的工业区或仓储区往往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重塑城市区域”类型的创新区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毗邻高租金的城市中心等优势,集聚了一批先进的研究机构和代表企业。

该类型创新区的典型例证主要包括波士顿南湾、旧金山的米逊湾(Mission Bay)、西雅图的南湖联合区、布鲁克林的海军造船厂等。

此外,位于纽约市罗斯福岛的康奈尔理工学院和旧金山的亨特斯角市中心(Hunters Point)也大有希望成为“重塑城市区域”创新区。

这些创新区大多借鉴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智慧低碳示范城市22@barcelona。

22@Barcelona是全欧洲最大的工业城市重建项目,把19世纪期间属西班牙工业化重镇的波布雷诺区完全融入巴塞罗那知识经济型创新技术革命。

22@Barcelona项目的改造包括320万平方米的新商务楼,4000个住宅单位和11.4万平方米的绿地,催生了媒体、电子信息、医疗技术研发和能源开发等多个产业发展,将老工业区改造成为环境优美的新工业——生活区,这里林立着最富活力的公司企业以及各种研发、培训和科技交流中心,大量的居民楼、生活设施和绿色区域遍布其间。

三是“城市化科学园区”(Urbanized Science Park)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和远郊区。

这类创新区往往与传统的市中心相互隔离,通过提高空间密度、注入新的商业形态(包括零售和餐馆等),为集聚区企业创新提供广阔空间。

北卡罗来纳州的研究三角园区或许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和开发园区,同时也是“城市化科学园区”的最好代表。

2012年11月,经过数年的研究,研究三角园区认识到孤立依赖汽车的环境(是指由于远离市中心,故需要依靠汽车来到达园区)已不再是刺激创新和吸引年轻人才的最佳条件,从而宣布了一项新的50年总体规划来促进远郊科技园区的城市化。

在该总体规划中,研究三角园区计划建设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其中包括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心区,并增加了高达1400多户的住宅建筑和零售中心,以及建设连接洛利杜罕都会区和相关大学的轻轨线。

除研究三角园区以外,其它科学园区,也积极努力投身于城市化,主要包括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大学研究园、弗吉尼亚大学在夏洛茨维尔的研究园、亚利桑那大学在图森的科技园区等。

不同于会展中心或郊区的购物中心,创新区并没有俗套的发展,而是利用每个大都市区不同的经济实力,实现特色发展。

创新区变化的不仅体现在发展类型上,还体现土地面积上,从圣路易斯占地1214.1亩(约合0.8平方公里、80.9万平方米)的创新区到波士顿6070.3亩(约合4.1平方公里、404.7万平方米)的创新区不等。

同时,创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一些致力于成为高科技/信息技术领域(包括新兴的“应用程序经济”)的领导者,一些致力于成为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包括纳米技术、成像技术、医疗机器人技术等)的领导者,另外一些则专注于发展高度创意产业,如工业设计、媒体和建筑等。

此外,创新区在城市形态、空间密度、存在历史(如肯德尔广场有百年历史,而德克萨斯州医疗中心仅设立一年)、住宅和零售中心的存在与否以及与当地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合作程度等方面都有所差异。

三、创新区的构成要素创新区具有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包容性、可持续性增长的潜力,那么创新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呢?尽管横跨美国的各类创新区功能存在明显差异,然而,几乎所有的创新区都包含三类资产(或要素),即经济资产(Economic Assets)、有形资产(Physical Assets)和网络资产(Networking Assets)。

当上述三种资产与具有支持性、冒险性的文化相结合,就会创造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人、企业和地方(地区的自然地理)之间的协同关系,从而有利于创意的产生和商业化加速。

——经济资产(Economic Assets)是指驱动、培育和支持创新环境的相关企业、机构和组织。

——有形资产(Physical Assets)是指公共和私人所拥有的建筑、空地、街道、设备及其它设施。

——网络资产(Networking Assets)是指创新区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个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关系。

这三大类资产在不同创新区的相对强度有很大差别。

例如,一些地区正在从强劲的经济资产集群中崛起,但缺乏重要的有形资产;而另一些地区则拥有一系列完善的有形资产,但缺乏经济资产和网络资产。

(一)经济资产一般而言,创新区的经济资产可以分为三类,即创新驱动者(Innovation Drivers)、创新耕耘者(Innovation Cultivators)以及附近的建筑设施(Neighborhood-Building Amenities)。

第一,创新驱动者。

创新驱动者是指那些专注于开发前沿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科研和医疗机构、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初创企业和创业者。

由于产业禀赋的地区差异,每个创新区都是由独特的混合型创新驱动者构成。

具体来看,创新驱动者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重点产业。

这些产业对地区经济、人口、文化氛围等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它们为何偏好在空间紧凑、面向城市的飞地集聚。

上述产业门类主要包括:①高附加值、以研究为导向的行业,如应用科学(从生命和材料科学到能源技术、纳米技术)和新兴的“应用程序经济”(App Economy)[5];②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产业领域,如工业设计、平面艺术、传媒、建筑,以及融合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相关产业;③高度专业化、小批量的生产制造业,如先进的纺织服装制造业和小工匠型制造业等。

值得说明的是,城市创新区内并不包含大型的先进制造业设施,如加工厂、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和大型供应商等。

因为这些设施需要大量建筑物或土地空间,并要求方便地前往主要的高速公路。

——大学(Universities)。

在对当地和大都市圈经济的影响以及推动创新活动等方面,大学的作用值得我们特别考虑。

研究发现,高校的科研与地区创新之间存在积极和显著的相关性。

总而言之,大学对于驱动创新区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为这个原因,目前很多最初没有包括大学的创新区(如“重塑城市区域”类型的创新区)都在积极吸引美国各类大学在当地设立卫星校区(Satellite Campuses)或分校[6]。

——创业者(Entrepreneurs)。

创业者是另一种重要的经济资产。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世界知名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肯定了创业者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就业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美国境内所有的创新区都积极支持创业者。

例如,波士顿南湾的创新区从新办公楼宇中拿出15%的空间,设立面向创业者和初创企业的“创新要素”(Innovation Component)。

尽管不少创新区都在集中培养创业者,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无法单独支撑创新区的经济发展。

Agrawal、Cockburn、Galasso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创新区中,各种类型公司的混搭才能创造创新的最佳环境。

——实验室(Laboratories)。

实验室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创新区经济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