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创新体系的做法和经验

美国创新体系的做法和经验

二、美国创新体系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在经济、科技等领域都占据了较为明显的领先地位,这种领先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在创新领域的巨大优势带来的。

通过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对创新理论和成功案例的系统学习,以及对剑桥创新中心、波音公司和Zillow公司的实地调研,我们感到,美国创新的成功经验主要是建成了健全有效的创新体系,主要包括5个方面。

(一)国家不断强化创新的文化氛围。

一是尊重个性,美国社会普遍认为,英特尔、苹果、特斯拉等公司创新取得的成功,都源自创业者的独特思路,有些看上去甚至是“离经叛道”的奇思怪想。

二是敢冒风险,尽管75%的初创企业都没有成功,其中许多生存期不超过5年,但美国的创业投资交易额和交易数都领先全球(约占49%)。

三是宽容失败,即使创新成果不符合市场需求、企业无法继续存活,创业者也能够通过美国的风险退出机制“全身而退”,在剑桥创业中心的很多创业者都有失败的经验,但其并不担心额外的风险,继续开展创业实践。

(二)一流研究型大学成为创新的源头。

美国创新体系在国土范围上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主要集中于东海岸和西海岸研究型大学密集的地区。

如东海岸的创新中心波士顿地区聚集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著名大学,西海岸的创新中心硅谷周边聚集了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
利分校等著名大学,学校坚持鼓励创新创业的教育导向非常突出,保证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的形成,形成一种聚变效应。

另外,我们在学习期间对美国一流高校的教育方式感触很深,如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两校都教育学生以改变世界,让生活更好为己任。

两校都非常注重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从源头上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

一是鼓励深度思考,经常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和引导,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认可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

二是鼓励讨论交流,课程不是以课堂讲授的传统方式开展,而是普遍通过小组作业、演讲演示等多种方式,加强讨论,激发思想火花的碰撞。

三是鼓励动手实践,强调问题导向,常常布置一些案例和实验,让学生结合实践,动手完成,如麻省理工学院本身就有“10万美元创新大赛”,积极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对创新和研发的普遍重视。

美国企业包括许多跨国公司,将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极力推崇变化和灵活,在创新和变化中把握机会。

一是注重技术创新。

过去10年,波音公司通过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优化机翼设计、采用最新发动机等方面的新技术,油耗降低了6%,并更为安全。

二是注重业务流程创新。

特斯拉公司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持续优化重整业务流程,实现了追求运转速度和完美技术的平衡,形成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使其原本并非特别亮眼的技术构件在组合
后却具有令人震撼的澎湃动力,取得重大成功。

三是注重商业模式创新。

Zillow公司利用大数据等分析手段,将美国发达的社交网络和公开透明的房屋信息嫁接,涵盖全美1.1亿个房屋的实时信息,采用B2B与B2C双重市场模式,挖掘出包括房地产中介、按揭供应商、专业租房、房屋服务等相关利益方在内的市场机遇。

(四)社会有效提供创新的支撑平台。

美国创新型中小企业“遍地开花”,主要得益于其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支持体系。

剑桥创新中心被1400多家公司选为根据地,孵化了谷歌、安卓等公司,是美国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一个缩影。

创业者能以很低的成本获得所需的各方面支持,创意从理念转为现实的便利性、可能性被极大放大。

一是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美国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都在这里设有办事处,每周定期为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

创新中心还定期组织创业咖啡馆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为创业者和企业家们进行信息沟通搭建平台。

二是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

剑桥创新中心本身即设有一些基本的实验室,同时还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毗邻,许多创业者也来自这两所大学,能够近距离获得学术、技术和工程方面的专业支持。

三是得到大公司的密切关注。

谷歌、苹果等互联网企业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许多跨国公司在这里设立办公室,密切关注和跟进有价值的技术创新成果。

四是拥有密集的风险投资。

70家风险投资机构入驻于此,同时,创新中心周边也是波士顿甚至全美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的密集地。

(五)政府着力打造创新的引导政策。

美国政府和各界的共识是,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公共品,私人部门不可能完全实现投入成本和收益的完全匹配,在任何时期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帮助。

但美国政府在创新的过程中始终都扮演着一个引导者而非参与者的角色,根据不同情形主要有以下形式的政策工具。

一是直接资助,主要针对公共机构和基础研究领域。

其中,对航空航天等目标明确、可以预期的领域,事先定向拨款给承担任务的公司或机构;对一些不可预期的领域,采取对创新者事后拨款扶持。

二是反不正当竞争,不断完善严格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和法规体系,确保创新者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实施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创新者获得应有收益。

四是鼓励“众创”。

如美国NASA的开放式创新项目,对于载人航天领域一些研究和技术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以挑战赛的方式通过第三方开放式创新平台(如InnoCentive、等机构)发布给国内外的潜在参与者,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既节约官方机构的成本和时间,又带来了多样化和潜在的合作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