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迪那2气田气藏类型研究

迪那2气田气藏类型研究

文章编号:167221926(2004)0120091204收稿日期:2003206210;修回日期:20032112231作者简介:马玉杰(19682),女,黑龙江嫩江人,在职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储量地质综合研究.迪那2气田气藏类型研究马玉杰1,2,郜国玺1,张丽娟1,周 厉1,黄新林1,郝祥宝1(11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21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102249)摘 要:迪那2气田位于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东部,是在塔里木盆地发现的第二个地质储量上亿方的大气田,主要含气层系为下第三系。

由于测试作业风险很大,获取的温度、压力资料有限,故确定气藏类型难度大。

利用测试结果、测井泥岩声波趋势线、储层横向预测结果及烃类检测结果,并结合沉积储层特征等综合研究手段,研究了迪那2气田气藏的类型,认为迪那2气田是由3个气藏组成的常温超高压、低含凝析油的层状边水凝析气藏。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前陆盆地;迪那2气田;下第三系;异常高压;气藏类型中图分类号:T E 12213+2 文献标识码:A 迪那2气田位于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东部,是继克拉2大气田后在塔里木盆地发现的第二个地质储量上亿方的大气田。

该气田为超高压气田,井下压力高达105M Pa 。

由于测试作业风险大,总计仅进行了7层单层测试。

这就给认识气藏类型带来了很大难度。

利用测试结果、测井泥岩声波趋势线、储层横向预测及烃类检测结果,并结合沉积储层特征等综合研究手段,基本搞清了迪那2气田气藏类型,并顺利上报了气田东高点探明地质储量。

1 迪那2气田地质背景迪那2气田所处的库车坳陷属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北邻南天山造山带,南为塔北隆起。

该坳陷进一步可划分为4个构造带和3个凹陷,迪那2气田就位于中部秋里塔格构造带东部的迪那2号构造上,西距克拉2气田104km (图1)[1]。

1.1 地层及沉积相钻井资料揭示出迪那地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上第三系库车组、康村组、吉迪克组,下第三图1 库车前陆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迪那2气田位置系苏维依组、库姆格列木群和白垩系;含气层系为下第三系。

吉迪克组为干旱盐湖相沉积,膏盐岩段厚800~1000m ,为区域性盖层[2]。

下第三系钻厚356~408m ,岩性较杂,以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和泥岩为主,次为含砾砂岩、第15卷第1期2004年2月天然气地球科学NA TU RAL GA S GEO SC IENCE V o l .15N o.1Feb . 2004砾状砂岩及砾岩,底部为灰质角砾岩或膏岩。

该系从上而下划分为苏维依组和库姆格列木群。

苏维依组钻厚184~216m,库姆格列木群钻厚172~192m。

二者均可以分别细划出3个岩性段,这6个岩性段在井间分布稳定,对比性好。

下第三系为湖泊-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砂体类型有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的辫状河道等。

1.2 储层特征在上述6个岩性段基础上,划分了6个砂层组,对应于苏维依组3个岩性段及库姆格列木群第1、2、3岩性段,分别记为苏维依组1、2、3砂层组,库姆格列木群1、2、3砂层组,各砂层组之间存在稳定或不稳定分布的泥岩隔层。

下第三系储集岩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次为次长石岩屑砂岩。

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孔径分布区间10~60Λm。

压汞曲线反映排驱压力较高,主要分布区间0.1~1.5M Pa,具小孔细喉结构特征。

储层总体属低孔低渗和低孔特低渗储层,平均孔隙度4%~10%,平均渗透率(0.1~1.5)×10-3Λm2。

苏维依组E2-3s11、E2-3s31砂层组物性好、砂层连续、有效厚度大而集中;E2-3s21砂层组粒度变化较大、泥质层增多、砂岩连续性较差。

库姆格列木群储层与苏维依组相比,整体物性变差,E1-2km22砂层组储集性能相对较好。

1.3 气田构造特征迪那2号构造主要受南界东秋里塔格断裂和北界迪北断裂控制。

两条大断裂走向均为北东东向,均从三叠系断至上第三系吉迪克组。

在构造南翼还发育一条迪南次级断裂,倾向主要为北倾,是控制迪那2号构造圈闭面积的主断层。

区内小断裂不发育,以南倾、北倾为主,断层落差一般15~50m,是在挤压环境下形成的一些逆断层,具纵向封堵性。

气藏内产层没有被沟通,对气藏形态影响不大。

迪那2号构造为一近东西向、由东、西两个高点所组成的两翼基本对称的长轴背斜(图2)。

在下第三系顶面构造图上,圈闭面积78.8km2,圈闭幅度375m。

随深度增加,下第三系构造圈闭闭合幅度和面积逐渐变大,但高点基本没有发生偏移。

2 气藏类型分析2.1 温压系统的确定迪那22井、迪那201井和迪那202井等3口评图2 迪那2气田下第三系顶面构造价井在下第三系共成功进行7层单层测试作业,在5个井段,即苏维依组1砂层组2个井段、3砂层组2个井段和库姆格列木群2砂层组1个井段取得了较可靠的温度、压力资料,并据此建立了地层温度、压力与深度的关系。

迪那2气田地温梯度2.259℃ 100m,属正常温度系统。

从压力与深度关系图上可以看出(图3),苏维依组1砂层组与3砂层组测试的压力点不在同一压力梯度线上,属于不同的压力系统,为此建立了各自的压力与深度关系公式。

库姆格列木群2砂层组只有一个压力点,无法回归。

但从压力系统判断,迪那2气田是由不同的气藏所组成的,可能存在3个气藏。

为弥补迪那2超高压气田压力资料点少、无法对气藏类型进行准确判断的不足和进一步加深对气藏的认识,在研究中从测井角度用泥岩地层声波趋势线法以及计算迪那2气田各砂层组凝析气分子量角度进行了佐证。

图3 迪那2气田压力梯度(1)各砂层组凝析气分子量首先对迪那2气田油气分析化验资料进行分析,筛除空气含量较大的天然气样品,选择各井层测试相对稳定的、差别最小的工作制度下的生产气油比,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出各井层凝析气平均相对密度和平均分子量[3](图4)。

从图4可以看出,凝析气分子量在苏维依组129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 o l.15图4 迪那2气田凝析气分子量与深度关系砂层组、3砂层组及库姆格列木群2砂层组各不相同,说明其来自于3个不同的气藏。

(2)泥岩声波趋势线正常泥岩地层声波时差的对数和地层深度有线性关系,但在有异常压力的地层,线性关系被破坏,泥岩地层声波时差将偏离正常的泥岩声波趋势线。

图5是迪那22井泥岩声波时差与地层深度的交绘图,在吉迪克组膏泥岩段以下,泥岩地层声波时差偏离正常趋势线。

在下第三系目的层段明显存在3个不同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于苏维依组第1和第2岩性段、第3岩性段及库姆格列木群第2岩性段的3个气藏。

用泥岩声波趋势线进一步佐证了迪那2气田是由3个气藏组成,分属于不同的压力系统。

图5 迪那22井泥岩声波时差与地层深度交会据实测,迪那2气田压力系数为2.14~2.29,属超高压气田。

2.2 流体性质迪那2气田天然气相对密度低(0.63~0.64),甲烷含量较高(86.7%~88.85%),氮气和CO 2含量很低(分别为0.8%~2.0%、0.26%~1.02%),原始气藏条件下气体偏差系数高(1.935~1.948):该气田天然气属湿气。

该气田原油具有密度低(0.8g c m 3)、粘度低(50℃时动力粘度为0.7442~1.1M Pa ・s )、凝固点低(-6.0~6.0℃)、含硫低(0.02%~0.06%)和含蜡中等(3.9%~10.87%)的特点,气油比8100~12948m 3 m 3。

相态分析表明迪那2气田为低液烃含量(凝析油含量65~97g m 3)的凝析气藏。

2.3 气藏类型的确定背斜构造气藏的确定:通过压力系统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认为,迪那2气田存在3套压力系统,形成了3个气藏。

尽管下第三系各岩性段纵向差异明显,但根据沉积和储层特征分析认为,这3个气藏均为背斜构造气藏。

理由有3点:①迪那2气田下第三系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及平原亚相沉积,物源来自北部,东西面积很宽,南北向也有较宽展布,在气田东西、南北两翼范围内不存在局部相变的可能;②迪那2气田3口评价井揭示,砂体较稳定,都存在相同的砂层组;③储层横向预测结果表明,在圈闭范围内储层是有生产能力的。

气水边界的确定:主要利用测试结果、烃类检测结果及类比法综合确定。

(1)通过测试结果判断。

3口评价井都处在构造较高部位,均未钻遇水层,未见明显底水和气水界面。

相比而言,迪那202井处于构造较低部位,测试最低气层底界深度比苏维依组顶面构造图溢出点还低37.67m ,含气高度超出局部构造幅度,有可能是整个构造带含气。

但据上述对温压系统等研究,迪那2气田存在3套不同的压力系统,应该有各自的气水界面,为此推测1气藏在圈闭范围内是全充满的。

(2)通过烃类检测结果判断。

地震反射信息不仅能反映地层的空间结构变化和储集层的特征,还能反映含气情况[4]。

通过研究发现迪那2气田振幅异常与富含天然气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振幅异常特征非常明显,含气区为强振幅区,尤其在南北方向上强弱振幅界限与地震T 6反射层等T 0图最大闭合圈投影吻合得更好,振幅信息解释证实了迪那2气田是全充满的。

(3)通过类比法分析。

库车坳陷油气源充足,已39N o .1 马玉杰等:迪那2气田气藏类型研究 探明的油气田圈闭基本都是全充满的,如库车坳陷西部克拉苏构造带上的克拉2气田、前缘隆起带上的羊塔克油气田等。

综合上述理由,判断迪那2气田各气藏是全充满的,气水界面海拔即为各气藏顶面构造图闭合线海拔(图6)。

各气藏幅度大,储层段厚度远小于圈闭幅度,具层状特点。

图6 迪那2气田东西向气藏剖面 迪那2气田为一常温超高压、超深层、高丰度、大型、高产、低含凝析油的层状边水凝析气田①[5],存在少量边水,但边水不活跃。

3 结论在迪那2气田东高点,由于井少和井控面积大以及测试层少,故取得的温度、压力资料点有限。

利用测井、地震储层横向预测及烃类检测、沉积储层研究等综合研究手段,对迪那2气田气藏类型做了科学、合理的认识,实现了气田高效评价的目标,降低了勘探成本和测试风险。

参考文献:[1] 马玉杰,谢会文,蔡振忠,等1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地质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5):3712374.[2] 吕修祥,金之钧,周新源,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与膏盐岩相关的油气聚集[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4):20221.[3] 杨通佑,范尚炯,陈元千,等.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4] 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下册)[M ].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5] 周兴熙1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成藏机制再认识[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5):3542361.THE K IND OF D INA 2GAS F IELDM A Yu 2jie 1,2,GAO Guo 2x i 1,ZHAN G L i 2juan 1,ZHOU L i 1,HU AN G X in 2lin 1,HAO X iang 2bao1(1.B ranch of T a ri m O ilf ield Co m p any ,CN PC ,K uerle 841000,Ch ina ;2.B asin and R eservoir R esea rch Cen ter ,U n iversity of P etroleum ,B eij ing 1022497,Ch ina )Abstract :D ina 2gas field is situate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Q iu litage structu re belt ,Kuche dep ressi on .It is the second b iggest gas field found in T ari m basin .Paleogene sand is the m aj o r bearing gas layer .B ecau se of the risk of fo rm ati on test ,the data of tem p eratu re and p ressu re are li m ited ,it’s difficu lt to confirm the gas reservo ir’s m ode .In the face of th is situati on ,w e adop ted the resu lt of fo rm ati on test ,the trendline of log 2ging sound w ave in shale ,the fo recast of reservo ir’s landscap e o rien tati on and the resu lt of hydrocarbon testing ,also com b ined the featu re of reservo ir and sedi m en t .B ased on above research w o rk ,w e draw a righ t conclu si on to the m ode of gas reservo ir ,that’s dina 2gas field is a bedding condesate gas field com 2po sed of 3gas reservo irs ,w h ich has fo rm al tem p eratu re ,sup er 2overp ressu re ,low condesate o il.Key words :T ari m basin ;Fo reland basin ;D ina 2gas field ;Paleogene ;A bno rm al h igh p ressu re ;T he k ind of gas reservi o r .49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 o l .15①国土资源部储量司、人教司1矿产储量评估师培训教材(三)石油天然气专辑120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