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摘要说明理论上,最近一波中药材下行周期应在2019年7月前后结束,并开始进入上行通道。
但受政策、股市、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预判今年中药材市场行情上行的难度极大。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其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植物药占绝大多数。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民间应用的草药。
另外,广义上讲,还应包括具有传统应用历史的少数民族药。
该中药材项目计划总投资14218.4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966.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13%;流动资金3251.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87%。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7052.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572.58万元,税金及附加259.29万元,利润总额6479.42万元,利税总额7632.42万元,税后净利润4859.5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772.8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5.57%,投资利税率53.68%,投资回报率34.18%,全部投资回收期4.43年,提供就业职位447个。
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
中药材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医药行业,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同时中药材也可以用于药酒以及保健酒行业。
中药材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中药材种植、养殖以及采集行业,下游主要是医药行业、保健品行业。
我国早在唐代就开始了中药材的栽培种植实践,清代开始大规模种植中药材,但多品种大量种植始于上世纪50年代。
从药学家试种、商业性栽培、分散个体种植,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栽培基地生产,中药材种植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长期和兴盛期。
目前种植品种达200多种,其中六七十种已形成较大规模生产能力;三七、人参、地黄、白术、川芎、红花等大宗品种已不再使用野生药材。
昆明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项目市场调研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安全管理第十二章风险评价分析第十三章项目节能情况分析第十四章进度计划第十五章项目投资方案分析第十六章经济效益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理论上,最近一波中药材下行周期应在2019年7月前后结束,并开始进入上行通道。
但受政策、股市、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预判今年中药材市场行情上行的难度极大。
2018年医药板块整体低迷造成的原料药采购放缓,会随着股市回温重新激活;2020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尚未明了,导致市场和企业普遍库存空虚;劣质药材退市腾挪出需求空间;当前半数家种药材已跌无可跌。
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终会刺激综合200指数在2019年上半年出现行情提前反弹。
但是,此前各地盲目扩种药材的产能,预计将在2019年继续释放。
到2019年6月前后,随着大批家种药材上市,综合200指数下行压力会明显加大。
价格两极分化更为明显一方面,中药材原料供给远不能适应各方对优质优价中药材的迫切需求,部分品种成为屡次抽检的“重灾区”;另一方面,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开展、中药经典名方的开发等,都将提高对中药材原料的品质要求。
这种高要求,预计将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以及企业采购行为上得到集中体现。
由此,假冒伪劣、低质药材和地方习用品的生存空间更加狭小;而道地、高品质药材的价格将持续上升。
此前,酸枣仁、白头翁、野生防风、合格柴胡等品种价格上涨,与伪品及习用品价差加大,就与这种新趋势有直接关系。
2017年,通过注册的中药新药只有1个;2018年,国家药监局先后批准48个新药上市,但没有一个是中药。
这种趋势会大大降低企业对中药类新药研发的积极性,转向经典名方制剂、保健食品开发,以及名牌产品的多样化、多渠道纵深开发,从而带动相关中药材原料的需求增长。
如2018年销售额增速靠前的阿胶、蒲地蓝、藿香正气、连花清瘟、云南白药等系列产品,必然会带动驴皮、蒲公英、地丁、板蓝根、藿香、茯苓、连翘、重楼等原料的需求量。
当前,中成药不断借机涨价,医保支出不堪重负,在此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势必会通过调整医保目录、推出辅助用药目录等手段,实现“腾笼换鸟”。
中成药销售结构将从公立医疗机构主导型转变为OTC(非处方药)渠道主导型,二者的市场份额也会此消彼长。
在2018年国内公立医疗机构销量前20位中药品种统计表中,标深色的是已被地方纳入辅助用药目录并重点监控的品种,且基本都是在医疗机构销售占比过高的中药注射剂。
被重点监控后,这些品种临床销量预计会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影响丹参、红花、三七、人参等中药材的需求量。
随着中药经典名方开发以及传统中医对用药质量的关注,道地药材溯源已势在必行。
这将给订制药园、基地众筹等新型中药材订单农业带来巨大机遇。
但近20年实践证明,传统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方式入不敷出,难以良性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维护成本过高。
在这种背景下,中药材基地与林业、旅游和康养等相结合,从而实现循环经济、立体经济,将成为中药材生产的创新模式。
据统计,不算大枣、花椒,国内中药材综合200指数品种中,林业类中药材有80种,占比40%;合计产能97.114万吨,占综合200指数中药材产能的48.47%(2017年数据)。
不计算野生药材面积,2017年全国常用林业类中药材产出面积约423.33万亩;蕴藏面积超过4300万亩以上。
因此,未来20年,中药材林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中药材预期性储备甚至“囤积炒作”应运而生,俗称“押货”。
“押货”行为在21世纪初如火如荼,一度成为河北安国等药商的主要盈利模式。
近10年,随着内外资本和大量企业的参与,中药材的金融属性日益增强,中药材“押货”动辄以亿元计,导致多数中药材涨价背后都有资本的影子。
但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加快、需求企业与原产地对接加强,中药材行情波动频率明显加快,无论是探底时间还是登顶时间都明显缩短,从而造成整体中药材行情波动的振幅降低。
这种小范围的振幅,会导致“押货商”预期收入大大降低,考虑到资金周转率,多数盲目囤货行为会得不偿失。
在这种态势下,以安徽亳州药商为代表的“流水生意”模式,以及需求企业根据自身消费能力进行原料合理规划,收益将更稳定和可持续;基于透明平台、透明标准和规范化仓储的现代中药材金融服务体系,也将迎来重大机遇。
这种配套服务,会给内外投资寻找合理合法的进出通道,通过市场调节中药材价格,并保证其健康运行。
长期以来,中药材原料供给尚不能满足群众和行业日益增长的绿色、道地、闭环流通需求;而需求新动向,又引发了六大行业新趋势,无论是中药材、中药饮片还是中成药领域,都面临着关键洗牌期。
政策、资本和行业的合力,正加速改变中药产业散乱落后的状态,并逐步使中药生产流通步入良性运转的生态圏。
在此过程中,大数据引导下的行业服务平台,将起到串联产业链、整合优势资源的作用。
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昆明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四、项目承办单位xxx公司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xxx工业新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昆明,别称春城,是云南省省会、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7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和3个自治县,总面积2147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35.8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85.0万人,城镇人口499.02万人,城镇化率72.85%。
昆明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处在南北国际大通道和以深圳为起点的第三座东西向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位于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
昆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三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滇池周围生息繁衍;公元前278年滇国建立,定都于此;765年南诏国筑拓东城,为昆明建城之始;明末时期,南明永历政权在昆明建都。
昆明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为山原地貌,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沿湖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享有春城的美誉。
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使昆明成为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23名,并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
2019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昆明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38012.33平方米(折合约56.99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中药材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38012.33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3940.1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895.5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9773.6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337.33平方米。
七、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中药材xxx单位/年。
综合考xxx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八、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4218.4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966.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13%;流动资金3251.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87%。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