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服装学院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服装学院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二十三、试述唐代的服饰纹样审美特征。

1、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

除了用真实的花、草、鱼、
虫进行写生,传统龙、凤图案亦未被排斥,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晚
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华美、圆润,在鞋、帽、巾、玉
佩、发型、化妆、首饰的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特点。

2、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
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
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

二十四、阐述宋代理学对当时审美特征和服饰的影响。

1、宋代,儒学得到了复兴,由程颐、程颢、朱熹创立的“理学”使儒学真正的哲学化,逐渐成为统治两宋的主导
思想。

提出了“三纲五常、仁义为本”、“存天理而灭人欲”等观点。

程朱理学在思想上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强调,
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许多艺术形式都追求空灵、含
蓄、自然、平淡的意境。

2、在服饰风格上,这一点体现的更为明显,朝廷多次定制申饬,“务从简朴”,“不得奢靡”,不少学者也纷纷
提倡服饰要简洁、朴实。

因此,整个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
在形态上不像唐代的华贵、
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而简洁。

二十五、简述宋元时期的服饰特征。

1、宋初建国大部分承袭唐代,衣冠服饰也袭晚唐五代遗制,无大变化。

男子,袍衫、革带与佩鱼:革带在宋代
时是区分官职的附属物,鱼袋是官吏出入、联络的凭证。

鱼目昼夜不闭,寓意常备不懈。

方心曲领:宋代以前,
官员朝服里面衬一个圆形护领。

宋以后,朝服项间套一个上圆下方,形似锁片的饰物,被称作“方心曲领”。


头和巾。

女子,宋代女子的服饰,有襦、袄、衫、背子、半臂、裙、裤等形制。

背子是宋代最具时代特色的服
饰。

帔帛发展到宋代为霞帔。

宋时女子缠足成为儒家礼教倡导的一部分。

2、元代,公服:元代以长袍为主,男子公服多从汉俗,近乎宋式,俱右衽、盘领、大袖,戴舒脚幞头。

质孙
服:蒙古男子平日多着质孙服,形制为上衣下裳相连。

辫线袄和比肩、比甲。

女子:袍服:蒙古女子以穿着袍
服为主,汉人称其为团衫或大衣,形制宽绰,多为左衽。

姑姑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