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说课稿
铜仁市第二小学侯国锦
敬晓春老师执教《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这堂课,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里面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渗透统筹的数学方法。
本课借助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初步体会了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容易感知并能用不同策略来解决。
但学生理解优化思想,形成最优方案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解决数学问题优化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就是教材安排的侧重意图。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通过沏茶这件事,让学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合理安排从而达到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用统筹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需用,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出沏茶问题的最佳方案,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敬老师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对学交流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观察法,谈话法五种教学方法。
学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
四、说教学模式
本节课敬老师从“3361”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我校数学学科模型“148”方案来进行设计的。
“1”是指教师和学生每堂课同用一份导学案;“4”指学、导、展、测4个教学环节;“8”指独学、对学、群学、教师指导、教师引导、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和课堂检测8个教学实施步骤;其中4个教学环节中的“学”指独学、对学和群学三张课堂学习方式,“导”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展”即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测”指课堂检测。
五、说教学过程
(一)亲切谈话,导入新课
课始,敬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做过家务活吗?学生回答做过后,趁机追问:你们做过哪些家务活呢?随即根据师生问答板书:先后顺序、同时进行,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这种巧设情节开门见山的对话,为本课新知顺利的学习激发了兴趣。
(二)探究新知,研究问题
1.在独学教材第104页,我能解决下面问题时,敬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案的独学部分,为学生创建了独立思考的有效时空,同时让学生记下自学中的困惑,有效的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而无限期待在对学中交流中予以解决。
在这个环节中,大多数学生知道了沏茶的工序和每道工序所需的时间,以及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
事情可以同时进行,为我将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对学探究交流中打下铺垫。
2.在对学探究中,两人小对子交流了自主学习部分的第1、2题存在的困惑。
通过合作、动手操作,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在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过程中获取了知识。
学生更深刻的体验到:做事情要合理有序,能同时做的尽量同时做,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
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群学展示质疑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做事情要有顺序,什么先做,什么再做,还要看看能不能同时做和节省时间以及仔细对比这几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等话语选择最优化方案,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避免思维定势引发认知冲突而构建解题模型。
(三)在概括小结中,学生明白自己在做一些事的时候,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越节省时间。
不过平时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做事的先后顺序,还要考虑到不冲突就能同时做几件事情,注意合理安排,就能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了。
(四)在达标检测、拓展升华中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畅所欲言,任凭他们表达、争辩,进行思维相互碰撞。
(五)在学后反思中,学生们明白时间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培根先生的一句话“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约时间”高度集中的慨括出了本课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