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1.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食物霉变B. 湿法炼铜C. 水的电解D. 过滤泥浆水2.下列做法不符合保护环境要求的是()A. 外出就餐自带餐具B. 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C.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D. 随意焚烧农作物秸秆3.“万众一心,阻抗新冠肺炎”。

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等疾病必须依靠科学的防控手段。

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根据的是()A. 疫情防控时,注射或吞食外用消毒剂会对人体造成伤害B. 常洗手、勤开窗通风有利于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感染C.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尚未有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和特效药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越大,消毒效果越好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取用液体B. 点燃酒精灯C. 读取液体体积D. 稀释浓硫酸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为了避免浪费,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 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pHD. 将燃烧的本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两个氢分子:H2B. 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Al3+Cl3C. 氯酸钾:KClO3D.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7.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B. C. D.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9B.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C. 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 氟元素和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9.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相符的是()A. 海水−纯净物B. 纯碱−碱C. 碳酸氢钠一酸D. 铁一金属单质10.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B. 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C. 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D. 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11.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B. 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 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D. 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12.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A. Mn+H2SO4=MnSO4+H2↑B. Mg+MnSO4=MgSO4+MnC. Fe+MnSO4=FeSO4+MnD. Mn+CuSO4=MnSO4+Cu13.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的微观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变化B. 反应生成物质量之比为7:11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2NO − 催化剂 N 2+2CO 2D.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增加了生成物的质量14.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A.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 碱溶液一定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15. 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50mL 量筒量水B.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C. 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16. 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采用的相应除杂方案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案A CaO CaCO 3 加水溶解、过滤B NaCl 固体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 H 2 HCl 通入足量浓硫酸中、干燥D NaOH 溶液 Na 2CO 3溶液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A. AB. BC. CD. D17.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钾元素:______;②1个硅原子______;③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④铵根离子:______。

(2)写出“3CH 4”中“3”和“4”所表示的意义。

“3”表示:______;“4”表示:______。

(3)2Mg +O 2− 点燃 2MgO ,此方程式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______。

18. 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1)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填化学式)。

(2)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可以用作保护气,如______(举出一种物质)。

(3)铁制品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

(4)洗涤剂除去油污利用的是______作用。

(5)用______(填化学式)改良酸性土壤。

(6)庄稼出现了倒伏情况,据此判断应该给庄稼补充的营养元素______(填元素符号)。

(7)热干面是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

主料为面条,加油、盐、芝麻酱、香葱、大蒜、生抽等辅助材料,味道鲜美,热量高,是武汉人的早餐首选。

热干面富含的主要营养物质为______。

(8)生活中可以用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9)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

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6%(填“>”“<”或“=”)。

19. 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消毒液和口罩必不可少,请问答问题。

(1)如图为“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所含的阳离子为______(写离子符号)。

(2)“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为2NaClO +CO 2+X =Na 2CO 3+2HClO ,生成的HClO(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但见光易分解为HCl 与O 2,为避免“84”消毒液失效,它应该______保存,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此题中X 为______。

(3)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采用多层结构,里外两侧为单层纺粘层(S);中间为熔喷层(M)。

M 层多采用聚丙烯颗粒为原料,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熔喷无纺布,含有新冠肺炎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无纺布后,会被静电吸附在无纺布表面,无法透过。

聚丙烯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专家表示,普通棉质口罩可以阻挡粉尘等,此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操作,但不能有效阻挡病毒。

20. 溶解度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50g 水中最多可溶解X 物质10g ,100g 水中最多溶解Y 物质15g 。

则20℃时,X 、Y 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X______Y(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比较”)。

(2)如图1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回答:①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

②t2℃时,将30g的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______。

③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

④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后,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21.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滴入另一种溶液中。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显______色。

22.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C中的漏斗为长颈漏斗,C处的一处明显错误为______。

(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_(填序号)。

a.能与水反应b.能与空气反应c.密度与空气接近(5)已知氯气(Cl2)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溶于水。

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①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氯气,圆底烧瓶中需要添加的药品是______,还需要的仪器为______。

②若用E收集氯气,气体应从______端进(填序号)。

③在常湿下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得到“84”消毒液,因此你得出氯气的一条化学性质为______。

23.小冰发现,上个星期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他想知道这瓶溶液是否已经变质。

(1)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引起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围绕此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冰利用实验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生成。

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

你认为小冰所加的试剂是______。

②欲证明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请你指助小冰完成以下探究方案:2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使之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见表,Z为催化剂,请完成下列填空。

(1)待测值为______;(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3)参加反应的Y、M的质量比为______。

25.实验室用10g碳酸钙与73g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求:(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2)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食物霉变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湿法炼铜过程中有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过滤只是除去不溶性杂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D【解析】解:A、外出就餐自带餐具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故不合题意;B.用布袋子、竹篮子代替塑料袋去买菜,减少了白色污染物,故不合题意;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节约资源,符合保护环境,故不合题意;D、随意焚烧农作物秸杆,污染空气,符合题意;故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