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的
这句话,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记得二、三年级时,我曾去过鲁迅先生的故居,那时候我从未读过鲁迅先生的一本书甚至一篇文章,所以看不懂他故居的任何一点东西。
之后,
爷爷对我讲了一点鲁迅先生的事,问着爷爷鲁迅
是谁?鲁迅是干什么的这些问题。
当时我不知道
在鲁迅二字后的先生是什么意义,而现在,我明
白了。
鲁迅先生用患了妄想症的狂人,道出了旧社会
人吃人的本性,在衣衫褴褛的人力车夫面前觉得
自己十分渺小在如此黑暗的社会上,一生正直的
鲁迅先生面对政府对无数人民的压迫是那么的无
奈他的文章让许多人明白了社会上的真相,但还
有那么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此这位一代
伟人只能长叹一声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
碰头,他得用破烂的毡帽毡遮着自己走过闹市,
就像漏水的船只运酒那般危险。
在这样黑暗的环境里,鲁迅先生写出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还写了许多名留千古的作品,如《野草》、《朝花夕拾》等,鲁迅先生仅55岁,一生很短暂,但是他为世人留下了700多万字的不朽著作,他英勇战斗的一生的革命精神鼓舞着千百万人民。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
鲁迅先生一直是一位清醒而勇猛的战士形象立于世人面前的,他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揭露他们吃人的本质。
他同情关注弱者,道出他们不能、不知甚至不愿道出的委屈和悲哀。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他最真实的写照,是对他一生最深刻的评价。
1936年8月1日,鲁迅先生因患病体重已降到78。
7斤,肺部发炎溃烂面积已达到4/5,肋膜间积水,高烧不退,8月7日一位日本医生第一次为他抽出了内膜积水就达200毫升。
一位肺病专家为鲁迅先生检查身体时十分惊诧,若是别人五年前就死去了,而我们这位坚强的战士还在与病魔斗
争,他不向病魔屈服,依旧忍着病痛继续工作,
在他逝世一周前他还抱病参加了展览会,逝世前
三天还为曹靖华的新作写了序言;逝世前1小时,他还在写文章
9日,鲁迅先生写杂文《死》时,正面临生命的危险,他没有屈服,虽然他连床都起不来,但他
把自己的健康抛在脑后,因为他知道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在先生的遗言里,他对亲人和朋友说忘了我,
开始新的生活吧!可人们又怎么能忘了他?!他
们永远记得,有一位老人,一张消瘦的脸庞,透
露着刚毅与坚强;一头不屈的硬发,根根显示着
与恶势力不调和;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
那沉沉的黑夜。
这束光是永恒的,这位先生从不
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一切
包括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