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复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命题打“√”,错误的命题打“×”)1、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的途径之一是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资本。
2、我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条件下走社会主义道路,说明社会主义的发展可以超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
3、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应全面控制社会经济命脉,故国有经济应是主要的所有制形式。
4、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一切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
5、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政府不需要管理市场,任其自生自灭。
6、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对立的。
7、市场机制在资源合理和高效率的配置中没有长处,必须依靠计划。
8、市场行为规范化就是制定大家满意的市场价格。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与资本主义市场没有区别。
10、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经济学问题,因此只需要软件,不需要硬件。
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在竞争中具有不平等的地位。
12、国有企业改革并非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3、按劳分配是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唯一方式。
14、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无法兼顾公平与效率。
15、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的发展。
16、加强宏观调控与建立发展市场经济背道而驰。
17、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行政手段为主。
18、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是垄断资本家追求高额利润的必然结果。
19、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没有消极作用。
20、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社会化大生产B.生产资料的公有制C.无产阶级专政D.商品经济2.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由于:()A.商品经济规律作用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C.竞争规律作用D.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联合斗争3.对商品经济的正确表述是: ()A.商品经济是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B.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C.商品经济是指令性计划经济D.商品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4.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错误的回答是: ()A.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是经济动力B.市场经济运行法律化C.市场经济运行是价值形态的运行D.市场经济运行由政府支配5.有关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B.社会化大生产出现在先,商品经济出现在后C.商品经济出现在先,市场经济出现在后D.市场经济出现在先,商品经济出现在后6.有关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错误的是: ()A.计划经济必须排斥市场及市场机制B.计划经济并不排斥市场及市场机制C.市场经济也不排斥计划D.计划方法、计划指导已经作为宏观调控手段7.关于市场秩序,正确的说法是:()A.市场主体进出市场的规范化 B.市场主体进出市场的自主化C.市场主体进出市场的竞争化 D.市场主体进出市场的政府化8.关于产权交易市场,错误的说法是:()A.是实现优胜劣汰的市场 B.是企业联合、并购、破产清理的市场C.是市场主体服从政府的市场 D.资产存量在部门间的合理流动9.有关市场体系,正确的说法是:()A.指互相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 B.指互不联系的各类市场C.指互相联系的各类市场合同 D.不包括消费资料市场10.有关劳动力市场,错误的说法是:()A.是借助商品形式配置劳动力资源 B.是借助政府安排配置劳动力资源C.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D.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需关系11.有关房地产市场,错误的说法是:()A.房地产作为商品进入流通B.对于我国土地市场而言,土地不可以出卖所有权,仅可以出卖使用权C.对于房产市场而言,房产既可以出卖所有权,也可以出卖使用权D.对于我国土地市场而言,土地可以出卖所有权和使用权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复习题12、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A.企业B.市场 C银行 D.政府13.计划调控中的计划:()A.是指导性计划B.是指令性计划C.以指导性计划为主D.以指令性计划为主14、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辛迪加D.国际垄断同盟15、资本输出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扩大市场B.扩大垄断原料来源C.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D.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16、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输出的主体是:()A.国家垄断资本B. 私人垄断资本C.跨国公司D.国际卡特尔17、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A.跨国公司的发展B.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C.新科技革命D. 资本全球化的发展18.关于按劳分配原则中的劳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劳动的数量B.并经过必要的社会扣除后的劳动量C.劳动的质量和数量D.被社会所承认的劳动量19.我国现阶段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宜采取哪种措施:()A.改组B.改造C.加强科学管理D.加强中央集权20、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不包括:()A 科学B 技术C 管理D 工具三、多项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A.生产国际化B.资本国际化C.贸易国际化D.市场国际化2、跨国公司的新特点:()A.跨国兼并非常巨大B.强强联合C.强弱联合D.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3、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A.生产国际化B.资本国际化C.贸易国际化D.技术国际化4、国家经济协调的方式主要有:()上海金融学院经济系3A. 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协调B. 通过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各国的经济政策C.通过组织经济一体化集团来协调D.通过联合国的调节5、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主要有:()A.跨国集团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经济联盟6.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为: ()A.社会化的生产力B.社会化的经济关系C.社会化的市场D.社会化的管理机构7.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正确的观点是:()A.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也应该多样化B.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C.应结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努力寻找适合的公有制形式D.集体所有制也是公有制实现形式8.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A.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B.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C.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D.是劳动人民国家主人地位的保证9.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具体途径有:()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全民所有制B.对民族资本通过赎买政策改造为全民所有制C.通过合作化道路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工商业为集体所有制D.没收一切私人资本建立公有制经济10.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含:()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股份制经济D.混合经济中的公有制部分11.我国现阶段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与以下哪几个方面结合起来:()A.改组B.改造C.加强科学管理D.加强中央集权1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A.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B.企业法人财产制度C.有限责任制度D.企业组织管理制度1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者的国有企业应当:()A.自主经营B.自负盈亏C.自我发展D.自我约束14.增强企业活力的途径包括:()A.确立企业和国家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复习题B.正确处理好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C.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条件和良好外部环境D.重视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素质15.城乡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它的主要特征有:()A.是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B.是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有效形式C.企业职工即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D.共同分配劳动成果,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有:()A.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同市场相联系B.一切企业都具有生产经营自主权C.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D.各种经济活动都按有关法规进行17.个人获得收入的具体途径有:()A.个人资产收入 B.劳动收入 C.福利性收入 D.经营收入18.影响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有:()A.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B.国民收入总量C.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 D.国家宏观经济政策19.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A.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B.产品应符合社会需要C.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D.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2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A.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B.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C.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D. 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2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发展同:()A.人口的关系 B 生态环境的关系 C 资源的关系 D.速度的关系2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A.加强农业基础地位B.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C.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调整加工工业,振兴支柱产业D.把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结合起来,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23.地区经济布局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上海金融学院经济系5A.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B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C.利益兼顾、共同发展 D .发挥优势、自成体系24、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和控制的领域主要有:()A.贸易领域B.国际金融领域C.经济援助领域D.国际合作领域25、在贸易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A.市场不平等B.商品交换不平等C.贸易条件不平等D.技术转让不平等四、名词解释1.公有制经济2.全民所有制3.按劳分配4.市场经济5.现代企业制度6.社会保障体系7.商品经济 8.市场9.市场体系 10.生产资料市场 11.金融市场 12.企业制度13.公司制企业 14.国有独资公司 15.股份有限公司 16.经济增长17.经济周期 18.可持续发展 19.对外经济关系 20.宏观经济调控五、简答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什么?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及根本任务?3、试述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及基本措施。
4、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5、怎样认识社会注意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也参与分配的分配模式?6.为什么说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首要规律?7.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什么?8.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10、如何理解金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11、社会主义市场的特点是什么?12、什么是产权,它与所有制有何关系?13、试述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14、我国当前的国民收人分配存在哪些主要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5、为什么要建立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6、为什么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何进行转变?6《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复习题17、中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何重要性?18、目前,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宏观调控的目标方面有什么异同点?六、论述题1.分析新中国60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怎样处理好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速度、效益和比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