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持有理论分析解析
银行三年期贷款利率
当企业最终控制人为民营时取值为1,否则为0 当观察值属于本研究所界定的融资约束组时,其值等 于1,否则等于0 税后净利与折旧、摊销之和/本期总资产 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 业务收入 本期负债总额/本期总资产 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 产所支付的现金/期末总资产 (营运资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期末总资产 (本期净营运资本-上期净营运资本)/本期总资产 (本期短期借款-上期短期借款)/本期总资产 本期发放现金股利时为1;其它为0
2
现金持有
1
Content
一
现金持有理论
二
影响因素
三
实证研究
2
一
现金持有理论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理论
权衡理论
现金持有理论
优序理论
代理理论
4
(一)动机理论
持有现金是出于三种需求: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过去对现金持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易性动机上。Miller和Orr (1966)认为现金短缺引致的成本会促使公司持有更多的流动性资产,
微观因素 财务因素
公司特征
12
三
实证研究
13
江龙,刘笑松. 经济周期波动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 为研究[J]. 会计研究,2011(9).
经济周期波动通过影响公司的外部融资环境,改变公司的融资约 束状况,进而影响公司的融资路径选择(主要是内部留存、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并最终影响公司现金持有决策。
且强调企业投资的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不充分的流动性。
Myers和Majluf(1984)指出由于在不对称信息下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源 融资成本,所以为了满足未来的投资支出之需企业就有必要持有现金以
保持财务弹性。
当前对现金持有行为的研究则更集中于预防性动机上。这方面的研 究关注的重点是现金持有量、现金流风险和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以及这 种关系对投资产生的影响。
不足问题,资产替代或投资不足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投
资行为,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
9
(四)代理理论
3.小股东与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 小股东与控股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产生是源于控股股东的现金
流收益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控制权与现金流收益权分离以后,控股
股东的控制权通常大于现金流收益权,一旦控股股东以较少的资源 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控股股东就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转移公司资源
15
变量类型 被解释变量
变量名称及符号 现金持有率变化(DCASH) 现金持有率(CASH) 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GRGDP) 资本市场成熟度(SMGDP) 货币政策指标(LOAN)
变量定义及描述 (本期货币资金+本期短期投资-上期货币资金-上期短 期投资)/本期总资产 (期末货币资金+期末短期投资)/期末总资产 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证券市值/GDP
14
(一)变量定义
被解释变量:现金持有比率 (CASH)和现金持有率变化(DCASH)。
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GRGDP)、资本市场成熟度 (SMGDP)和银行三年期贷款利率(LOAN)等宏观经济变量,控股类型 (TYPE)、现金流量(CF)和融资约束哑变量(DFC)等公司特征及公司 治理变量。 控制变量:如资产负债率(LEV)、公司规模(SIZE)、资本支出 (CAPEX)、净营运资本(NWC)、股利支付哑变量(DIV)以及公司成 长性(SGTH)。
7
(四)代理理论
1.股东与管理者的代理问题 现金持有行为体现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具有自由处
置权的管理者通常会出于在职消费、营造企业帝国、职位保护等自
身利益的需要而不是以股东乃至公司的价值来作出判断和决策。
8
(四)代理理论
2.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问题 股东对债权人的代理成本既会引起资产替代问题也会引发投资
以增加自身的财富,上市公司就成为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攫
取控制权私利的工具。当公司积累大量现金时,小股东很难要求管 理者减少现金持有,因为保留在公司的现金对大股东来说具有更高
的价值(Jani,Hoesli,Bender,2005)。
10
二
影响因素
11
影响因素
经济周期 宏观因素 制度环境 法律环境 公司治理 货币政策、税收 股东法律保护程度、债权人法律保护程度 股权集中度、经理人持股比例、法人持股 比例、国有股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 比例 现金替代物、财务杠杆、债务期限结构、 现金流量、股利支付 公司年龄、企业规模、成长机会
16
解释变量
控股类型(TYPE) 融资约束哑变量(DFC) 现金流量(CF) 公司规模(SIZE)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SGTH) 财务杠杆(LEV)
控制变量
资本支出(CAPEX) 净营运资本(NWC) 净营运资本变化(DNWC) 短期债务变化(DSHORT) 股利支付哑变量(DIV)
(二)回归模型
5
(二)权衡理论
现金持有量的权衡理论认为,企业持有现金能够帮助企业获 取较好的投资机会,但现金持有过多会产生机会成本。因此权衡 理论认为公司在持有现金的成本与持有现金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 从而决定公司的最优(目标)现金持有量。
6
(三)优序理论
现金持有量的优序理论来源于资本结构的融资优序理论 (Myers,1984;Mayers和Majluf,1984)。与权衡理论相反,优 序理论认为企业并不存在最佳现金持有量,它仅仅是把现金视为留 存收益与投资需求和偿债需求之间的一个调节器。
为了检验经济周期波动因素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水平的影
响,本文在借鉴 OPSW (1999)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如下回归模 型(1)。
现金持有率:(期末货币资金+期末短期投资)/期末总资产
CASHit= β0+ β1Macrot + β2DFCit-1+ β3CFit+ β4SIZEit+ β5SGTHit+
β6LEVit+ β7NWCit+ β8CAPEXit+ β9DIVit+ β10TYPEi+ εit
融资约束哑变量,当观察值属于本研究所界定的融资约束组时,其值 第t 期的宏观经济变量,分别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GRGDP)、 等于 1,否则等于0。本文所研究的“融资约束”是公司的负债融资约 资本市场成熟度( SMGDP )和银行三年期贷款利率( LOAN)。由于 束,采用 Drobetz ,Pensa 和 Wanzenried(2007)的做法,将公司 所采用的三个宏观经济变量的相关程度较高,若同时引入方程可能产 的托宾Q值大于1且流动比率(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连续两年小于2的 生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因此,将它们作为经济周期的代理变量逐一 公司样本划分为融资约束组,其他的样本公司作为非融资约束组。 引入模型(1)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