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度耒阳市乡村教师专业适岗培训实施方案

2019年度耒阳市乡村教师专业适岗培训实施方案

2019年度耒阳市乡村教师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展开乡村教师专业适岗培训的通知》(湘教通〔2019〕208号)精神,做好我市2019年度乡村教师专业适岗培训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对象
全市乡村初中、小学在职在岗教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教师,共291人。

二、工作机构
2.各工作坊(班)QQ群号与辅导教师、管理员
三、培训目标
以“强基础、提水平”为基本目标定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先进的专业理念,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乡村适岗教师,促动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具体目标是:
1.增强职业道德修养。

协助教师准确理解职业道德与幸福感的辩证关系,培育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2.提升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水平。

协助教师掌握防治职业倦怠感和提升职业幸福感、调控自身压力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辅导学生心理的艺术和方法。

3.强化专业理论基础。

协助教师透视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任务,掌握概念与原理、系统与重心的教学技术知识和有声语言的操作技术知识,学会先进的教学行为改进理论。

围绕教好学生课程教材,结合具体课程教学,协助教师逐步掌握本学科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4.提升教育教学技能。

通过各学科具体的课例研磨和课程教学案例分析,协助教师提升备课技能和教学实施水平。

四、培训平台
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展开培训,平台网址:http:///2019hn_2398/index.html,平台名称:湖南省乡村教师专业适岗培训。

五、培训内容与学时
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乡村适岗教师教育教学实际,构建以专业知识为主体,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和专业技能知识在内的培训课程体系。

各学科(领域)网络研修内容共340学时,其中,师德修养和心理健康内容50学时;内外兼修,提升综合素养50学时;专业知识内容(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
140学时;专业技能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100学时。

六、培训方式
采用网络课程研修、网络校本研修和线下集中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方式。

网络课程研修贯穿培训过程始终,依次包括“扬师德、导心理”(5周)、“内外兼修,提升综合素养”(5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12周)、“以学定教、设计教学”(8周)、“因材施教、实施教学”(8周)五个阶段。

学员根据个性需求和课程模块,在课程专家和坊主(辅导员)的引领下,通过课程学习、问题研讨、案例分析、完成作业、展示成果等在线活动,完成课程研修任务。

网络校本研修与网络课程研修同时实行。

坊主(辅导教师)在准确把握乡村教师培训需求基础上,根据乡村适岗教师专业知识基础薄弱、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亟待提升的突出问题,筛选和确定研修主题,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中心,通过课例研修、磨课研课、交流研讨、课题研究、资源分享等方式实行深度研修,促动教师专业成长。

七、培训时间
2019年11月10日——2019年11月10日。

八、考核与发证
采取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学员在网络课程研修、网络校本研修和集中面授中的研修表现综合确定。

考核实行百分制。

参加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总
成绩在80分及以上者为参加适岗培训合格者。

培训合格者由湖南广播电视大学颁发省教育厅监制的专业适岗培训合格证书。

参加适岗培训合格,且报名参加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工程2天集中面授培训合格的学员,可同时获得由湖南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工程培训合格证书。

学员所获学分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实行登记。

十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耒阳市教育局师训股:曹青、贺芳,电话:4348338,电子邮箱:*****************。

附件: 1.乡村教师专业适岗培训学员考核细则
2.乡村教师适岗培训各角色工作职责
乡村教师专业适岗培训学员考核细则
乡村教师专业适岗培训各角色工作职责
一、县市区管理员职责
(一)训前管理
1.根据省教育厅“湘教通〔2019〕208号”文件,结合省电大实施方案和当地乡村适岗教师实际,制定有力推动当地当地适岗培训工作展开的精细方案。

2.了解我省中小学教师专业适岗培训的历史,全面熟悉乡村教师专业适岗教师培训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3.审核和报送学员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完整、有效。

4.根据本地学员规模和班级数,选配热爱培训工作的辅导教师和班级管理员。

5.按照学科人数合理分班,并将辅导教师、班级管理员及市州、县市区管理员添加到工作坊中。

6.通过集中培训等方式,宣传乡村教师专业适岗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协助辅导教师和学员了解相关文件精神、实施方案、评价标准、平台操作等内容,并提出培训要求。

(二)训中管理
1.督促学员上线学习
(1)注视学员首次登录情况,确保学员在网络研修启动后一周内全部参训。

(2)持续注重学员学习进程,根据市(区县)主页显示的学员学习情况和学情通报(或项目简报),督促学员按要求完成研修任务。

(3)对超过一周仍未登录学习或学习行为经常或长期滞后的学员,实行提醒,必要时给予通报批评。

2.督促辅导教师履行职责
(1)从平台辅导教师行为数据或学员反馈意见,即时掌握辅导教师履职情况,督促、引导辅导教师高质高效完成日常管理、辅导任务。

(2)当辅导教师未即时批改、点评学员作业作品时,督促其尽快展开相关工作;当辅导教师推荐的作业作品不符合要求时,即时提醒其实行更改。

(3)当发现辅导教师不能履职时,即时更换辅导教师。

3.收集学员和辅导教师对培训工作(课程设置、平台功能、教学教务、技术服务等)的意见和建议,并即时向省电大管理员反映,便于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工作。

(三)训后管理
全面总当地适岗培训工作,分类整理培训资料并存档。

在培训结束后十五日内,将培训总结报告、按照“学科+市(区县)+班级名称”实行命名的学员优秀学习成果(作业、心得、资源)、优秀学员及辅导教师名单、生成性成果等,发送至省电大网络教育学院。

二、辅导教师(班级管理员)
工作职责和评价标准
一、工作职责
1.高度理解乡村教师专业适岗培训重要性,对乡村教师充满关爱,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时间内持续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2.彻底领会省教育厅适岗培训文件精神,了解省电大适岗培训实施方案,整体把握乡村教师适岗培训实施要求。

3.了解辅导教师和学员考核细则。

4.认真学习培训课程,全面掌握培课程内容,准确把握课程重点和难点。

5.熟练掌握培训平台操作流程。

6.组织本班学员网上集中研讨,培养学员网络研修习惯和兴趣,即时回应学员问题,为学员释疑解惑,并撰写研讨工作小结。

7.即时批阅、点评学员作业,对提交网抄作业、劣质作业的学员即时予以教育,对屡教不改的学员通报批评,甚至取消评优资格。

8.即时推荐学员优秀作业、优秀心得、优秀资源和学习之星,展示学习成果,弘扬先进典型。

9.即时发布培训公告或通知,定期编制高质量班级简报,即时公布班级学习动态。

10.精选本地优质课程资源和学科视频资源,将其上传至平台与学员共享。

11.掌握教师工作坊操作流程,组织学员在教师工作坊实行网络校本研修活动,创建研修小组,设计研修主题和研修任务,发起研修活动,对学员在研修活动中生成的资源实行审核、评价和推优,完成教师工作坊坊主应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

12.配合市州、县市区管理员,组织本班学员参与线下集中研修,即时总结研修活动,并撰写新闻稿。

13.培训结束时,向省电大网络教育学院提交辅导工作总结报告(含学员评价情况)。

14.负责网络培训技术支持,即时回答和解决学员遇到的网络、平台、电脑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15.完成项目组安排的其他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