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事业史第一课
口头传播 手写传播 印刷传播 电子传播
VS. 时空限制
新闻事业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律、有目的的新 闻传播活动。其突出标志是媒介组织,包括人和物 两个方面。
从口头——书写——印刷——电子的四阶段看, 新闻事业始于印刷传播阶段,至今不过五百年的历 史,从15世纪中叶德国的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 术开始。
三、非语言传播 以语言为基础,是语言的的延伸形式或辅助手段 结绳、篝火、鼓声、口哨、绘画、象征符 号…… 《易· 系辞下》云: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 人易之以书契。” 印加帝国的大小城镇都设有专职的结绳官, 他 们掌握着一套结绳的规则与技巧,就像现代报务 员精通电码一样。他们日复一日地将军国 大事通 过结绳记载下来,同时根据需要向人们宣布和解 释有关情况。
中外新闻事业史
讨论: 历史是什么? 历史有什么用? 学习新闻史有什么用?
“如果你不了解在你出生以前发生的事情,你就只能 是个孩子。 “History” 与 “story” History is the story of the dead told by the living. 新史学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一切历史都是文学史 “历史事实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不然就不存在于任 何地方” 历史是记忆,是重建事实,是对过去事实的重构与 重组。历史不是过去的复制与再现。 “热爱生活,渴望理解生活的欲望,是一个历史学家最 主要的素质。”
一、纸张与印刷机
1、西方 (公元前3000年-公元4世纪)莎草纸 (公元4世纪-14世纪)羊皮纸 公元14世纪后,中国纸张 2、中国:造纸术向西方的传播 (8世纪隋唐时期,阿拉伯帝国—11世纪西班牙—14 世纪欧洲) 3、15世纪中期,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 刷术
问题与思考: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唐代已有雕版印刷,北宋毕 升发明活字印刷,这一技术比德国古登堡早400年, 为何中国印刷术未象造纸术一样向西方传播?在既 有纸张又有造纸术的古代中国为何没能发展出真正 的新闻事业?
第二节 文字传播时期:从文字到印刷 文字使人类进入文明。 文字一旦用作媒介,则使人类传播发生革命性变革。 一、文字的发明 “书写是有关远方的重大象征,所谓远方不仅指扩张 距离,而首先是指持续、未来和追求永恒的意志。 说话和听话只发生在近处和现在,但通过文字则一 个人可以向他从来没见过的人,甚至还没生出来的 人说话。一个人的声音在他死后数世纪还可以被人 听到。”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新闻通讯社的产生和发展
四大通讯社的建立 哈瓦斯、路透、沃尔夫、美联社 新闻通讯社的发展和变化 通讯事业发展的特点
电子传播
广播的产生和发展
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互联网的属性和特点 互联网队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
连长对排长: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 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身穿野战服在礼堂 中出现。如果操场上下雨,营长将下达另 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 一次。 排长对班长:明晚8点,营长将带着哈 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 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彗星 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班长对士兵: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 著名的76岁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 身着野战服,开着他那彗星牌汽车,经过 操场前往礼堂
问题之导引:
为什么美国的新闻传播业能主导世界传播格局? 为什么英国新闻传播业总能平稳而渐进地发展? 英法两国为什么形成迥异的新闻传播发展道路? 意大利在古代与中世纪发达的新闻传播,为什么到了现 代反而落后? 为什么俄国的新闻业具有持续的集权特征? 为什么东亚的新闻传播业较晚进入现代阶段? 日本式的新闻自由与西方有何区别? 中国接触现代新闻文化后为何出现的不是新闻纸而是言 论纸? 中国的新闻改革之路如何走?历史逻辑是什么?与西方 新闻传播史有何关联?…………
讨论: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早于古登堡近三 个世纪,为什么闻事业没有始于中国?
第一节 口头传播时期:从口语到文字
一、语言与社会
二、口头传播
从时间上看,口头传播阶段几乎涵盖人类的整个传 播历程,与之相比的手写阶段以及印刷与电子阶段 都显得微不足道。
弗里德里克· 威廉斯的“传播史表盘”
但是,其局限性是:不易传之久远
新闻传播史的一切内 涵,包括其立意、旨趣, 问题与解释,形态与功能 都属于当下此刻,属于生 成演化中的新闻传播实践, 只有从当代性的角度才能 把握新闻史的真谛。
“我们关心的并不是某 时某地出现的历史事实本身 是什么,而是它们的出现有 何意义,表示什么。”
新闻传播史同 每一个新闻人的思 维特征、行为方式、 工作习惯、心理趋 向血肉相连。
新闻传播史对新闻实践起着 类似于个人记忆的作用,新闻从 业者会在潜移默化、点点滴滴的 专业活动中随时随地获得并感悟 到这种必不可少的记忆,并在实 践中自觉不自觉地保持这种记忆。
真正的新闻传播史星罗棋布于人们的周身,以各 种或隐或显的形态融会于新闻传播实践的方方面面, 从而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鲜活“记忆”,正 是凭着这种记忆,记者才可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懂得 如何从事专业活动。
语言是事物的直接符号,而文字则是事物的间 接符号,即所谓的符号的符号。
起初,文字所构建的虚拟世界还只是现实的一 个影像,但久而久之竟然仿佛成为现实本身,而现 实倒成为其副本。
二、手抄新闻
1、现在所知的最早、也最著名的手抄新闻,是古 罗马时代的 “每日纪闻” (公元前1世纪——公元476年) 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 新闻信 最早的民间“报纸”
2、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手抄新闻”(距罗马时 代一千年) 《威尼斯公报》(1563)
“gezzeta”(格兹塔)(报纸、公报)
新闻信
总结:“手抄新闻”是新的传播生态的萌芽,也是 旧的传播阶段的尾声,是西方书写传播历史的终结 符。大机器时代的印刷新闻才是新闻事业的开端。
第三节 印刷与印刷新闻 印刷术的发明——思想的广泛传播——社会变革 印刷媒介的产生使新闻传播活动产生意义重大的飞 跃。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新闻事业在这场大 变革中脱颖而出。 印刷媒介是两种发明的综合产物:纸张与印刷机
据说,美军1910年的一次部队的 命令传递是这样的: 营长对值班军官:明晚大约8点钟 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这个地区看到, 这种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命 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 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 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 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对连长:根据营长的命令, 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 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穿着野战服列 队前往礼堂,这一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 出现。
绪论
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人类一直在设法改进 其对于周围事物的消息情报的接受能力和 吸收能力,同时又设法提高自己本身传播 消息情报的速度、清晰度,并使方法多样 化。这种努力之所以必要,首先是为了创 造条件对在他面前可能潜伏的种种危险心 中有数……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从媒介变迁的角度看,人类传播历程分为四个前后相 继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