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法》一书之心得
首先,很惭愧!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才读完此书。
读完此书,感悟颇多,也受益匪浅。
《活法》一书中稻盛和夫把自己创业心得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朴实的语言作以诠释。
文字中流露出智者对时下人们的焦虑、盲目追求生活的殷切劝告,同时,以更宏观的视野将经济发展与人们道德停滞之间的矛盾而产生忧虑的深刻剖析。
在稻盛和夫的这部救世哲学中,使我的灵魂得到沐浴。
多少日子,我曾一度追求所谓的“幸福”,因为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物质财富的拥有似乎成为幸福的坐标!读完此书,才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可笑!因为,我并不知道“作为人,何以正确?”“人生的意义何在?”,故活得迷茫,活得疲惫。
忆,往昔,我常常以踌躇满志、碌碌无为而懊丧,也因执着追求无疾而终而愤懑,而这部《活法》深深震撼着我狂躁的灵魂!在书中,智人稻盛和夫从哲学的角度,用憨实的语言解读人类可鄙可悲的欲望。
如何控制欲望,如何看待地狱与天堂,人类正因宗教缺失而导致道德沦丧等等 ......
诚然,世人都明白做事、做人的道理,但却无法达到做事“精进”,做人“利他”的最高境界。
《活法》一书,使我明白:一件事的成功并非取决于外部条件的优劣,更多取决于做事人的态度。
正确的态度是做事的基准。
态度决定方向。
正如书中谈到的“人生方程式”具备能力与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正确的方向尤为可怕。
没有航向,犹如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永远到达不了彼岸,固有强劲的能力与热情,其结果也适得其反。
中国成语《南辕北辙》说明这一道理。
工作、生活中常常感到疲惫,是因为我们不能“把问题化繁就简”一味去追求卓越,孰不知,卓越就来自“每天进步一点点”、“竭尽全力地重复简单的工作”、“锲而不舍干到底,结果只能成功”、“平凡变非凡,就是不厌其烦,默默关注一件事情的力量”、这些朴实的道理之中。
其次,对幸福盲目的理解导致错误认为幸福生活即更多的索取回报、追求物质的丰裕从而鄙视劳动,却不知劳动不仅是为了生存解决温饱,它陶冶人的情操,具有克制欲望、磨炼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
当读到书中第194页,为重新理解人生的意义,获得真正的信仰,65岁高龄的稻盛和夫带着病痛皈依佛门时,我的心不禁为之而颤抖!是什么毅力与精神让这位年过花甲的老
人剃度进入佛门,感慨之余,我一次次拷问自己。
此刻,我想到我国古代圣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与智者稻盛和夫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抒发了炽热的爱国情怀,体现智者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尽管最终稻盛和夫无论怎样努力也难免破戒,但稻盛和夫朝着参悟的境界努力持戒,勇于精进的精神正是这部《活法》一书所表达出的哲学精髓。
在《活法》一书中,稻盛和夫提及宇宙间的一种神秘力量,与我产生强烈的共鸣,我们不相信神灵存在,不苛求神灵庇佑,但冥冥之中,我们能感觉到这种力量,也许这种力量在“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中感情到它的真谛。
书中稻盛和夫对“宇宙意志”的理解也是阐明心在对待万物中的绝对作用。
拥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是我们度过人生的一个大前提,也是稻盛和夫对全人类的期盼。
心为物役,物便成为心的主宰,人有善恶之别,事有好坏之分,只有带着一颗纯洁、感恩、精进的心,我们才能在繁杂的社会中感悟到人生的意义。
摒弃过多的欲望,才能使我们狂躁的心灵在繁杂中时刻保持宁静。
最后,我想说的是,认准正确的方向,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在每天的一点点中。
减少欲望,带着感恩,永远保持心灵的那份宁静,用一颗纯洁的心对待人生。
钟康 2014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