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 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 它变短呢? 用一根长的木棒和它相比较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 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 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 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 ·· ·· 为冬和夏、春和秋” ·· ·· ·· —赫拉克利特
主观造成的
两个方面不可能同时 是真的
“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这一观点片面的夸大了自由和纪律的对立,抹杀 了它们的统一性。 离开了纪律,自由也就不存了。纪律是自由的保 障。反过来否定自由就失去了个性和活力的集体。 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观点, 防止片面性,将纪律与自由有机结合起来。
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
甚至光中也有暗 甚至暗中也有光 不少丑恶与自私 隐藏在光的下面
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
光 的 赞 歌 (节选) 原著:艾 青
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 不论幸福还是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 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 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 聪明 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
苏 轼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请根据矛盾的“斗争性”含义填空:
喜— 攻— 强— 深— 悲 守 弱 浅 吸引— 排斥 遗传— 变异 民主— 专政 战争— 和平
1、你能根据身边的实际再举些这样的例子吗?
2、哲学上讲的对立、斗争与这些日常生活中讲的对立、 斗争是什么关系?
A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 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 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
“手就包含着矛盾,大拇指朝一 个方向,其余四个朝一个方向,这 样手才握得紧,才能劳动。”
请大家亲自体验一下,并归纳出同一 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 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 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 统一。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 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善 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 的方向转化。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
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 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
①同一性 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 前提 。 ②斗争性 寓于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 制约 。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
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 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每个同学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每个同学都是三好学生又都不是三好学生”
不能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比较 角度 定义 不同 形成 不同 断定 不同 辩证矛盾 客观事物本身所包 含的既对立又统一 的关系 逻辑矛盾 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 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 互相“打架”的现象
客观存在的
两个方面 都是真的
注意:
哲学上讲的斗争 (共 性) (抽 象) (一 般)
具体表现
具体矛盾和斗争 政治用语中讲的斗争 (个 性) (具 体) (特 殊)
概括总结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 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1)斗争性(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 的倾向和趋势。 (2)同一性(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 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老子
B、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 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 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彭端淑《为学》



失败乃成功之母 物极必反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 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总结
对立 矛 盾 统一
方 法 论 相互排斥 相互斗争 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
对 立 统 一 规 律
1、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 立,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要善于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2、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 化。
水调歌头· 中秋有怀子由
联系:
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 前提 。 ②斗争性 寓于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 制约 。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化和发展。
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联系
构成
运动
引起
变化
推动
发展
事物内部联系
对立 统一
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 实质与核心
南北朝:王籍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宋代:王安石 一鸟不鸣山更幽
系。
如何理解 “事物内部”?


父母 子女


父母 子女 家庭教育
学校教学 家庭教育 注意点2:
学校教学
矛盾存在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 但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教育体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1)斗争性(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 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别、差异、不同等)
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
甚至光中也有暗 甚至暗中也有光 不少丑恶与自私 隐藏在光的下面
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
磁铁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注意点1: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只 这个统一体内,存在着N、S两极,N、S两极互相排 统一不对立或只对立不统一,都不是矛盾关 斥、互相斗争,在哲学上叫对立; N、S两极互相依存,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在 哲学上叫统一。 人们根据需要把磁铁加工成各种形状,但始终是矛 盾的对立统一体。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 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 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 ·· ·· 为冬和夏、春和秋” ·· ·· ·· ——赫拉克利特
光 的 赞 歌 (节选) 原著:艾 青
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 不论幸福还是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 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 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 聪明 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
同 一 性
请根据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填空:
教( 学 )相 长 虚 中 见( 实 )
唇 亡( 齿 寒 ) 小 中 见( 大 )
居 安 思( 危 ) 乐 极 生( 悲 ) 试举一例分析以上成语是如何体现矛盾的 同一性的?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

作为老师,我既在教,又在学。


我既是贫穷的,又是富有的。
(宋)黄庭坚评论王安石的修 改为“点金成石”。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 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矛盾对立又统一 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 展的动力。 2、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 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 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 3、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身所固有的矛盾是 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 发展,而且适得其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