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自吸泵操作维护要点
一、泵的简介
ZX系列是卧式、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
工作介质温度从-80℃~+350℃,工作压力可达1.6Mpa,扬程5~125m。
型号释义:ZX 80 65 125
叶轮名义直径200mm
泵出口直径15mm
泵入口直径25mm
泵系列代号自吸泵
二、工作原理与结构说明
该泵均采用轴向回液的泵体结构。
泵体由吸人室、储液室、涡卷室、回液孔、气液分离室等组成,泵正常起动后,叶轮将吸人室所存的液体及吸人管路中的空气一起吸人,并在叶轮内得以完全混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夹带着气体向涡卷室外缘流动,在叶轮的外缘上形成有一定厚度的白色泡沫带及高速旋转液环。
气液混合体通过扩散管进人气液分离室。
此时,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较轻的气体从混合气液中被分离出来,气体通过泵体吐出口继续上升排出。
脱气后的液体回到储液室,并由回流孔再次进入叶轮,与叶轮内部从吸人管路中吸人的气体再次混合,在高速旋转叶轮作用下,又流向叶轮外缘……。
随着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吸人管路中的空气不断减少,直到吸尽气体,完成自吸过程,泵便投人正常作业。
三、开停车注意事项:
(一)、起动前的准备及检查工作:
1、检查润滑油油位。
如果油位不足,需加润滑油。
2、检查泵壳内的储液是否高于叶轮的上边缘,如若不足,可以从泵壳上的加液口处直接向泵体内注人储液,不应在储液不足的情况下启动运转,否则泵不能正常工作,且易损坏机械密封。
3、检查泵的转动部件是否有卡住磕碰现象。
4、检查泵体底脚及各联结处螺母有无松动现象。
5、检查泵轴与电动机主轴的同轴度和平行度。
6、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漏气,如有漏气,必须设法排除。
7、打开吸人管路的阀门。
(二)泵运行中注意事项:
1. 点动泵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可以正式启动泵,缓慢打开出口阀观察流量和压力是否达到要求;
2. 注意监控进口液位;
3. 观察泵整体运行情况包括:
a.填料、机械密封是否渗漏;(填料:渗漏量从)
b.轴承温度温升不能超过40度,最高温度不能达到75度;
c.泵体振动情况,管线振动情况;泵是否有杂音,泵电流是否符
合要求。
4. 日常维护
a. 每天定时检查泵运行的平稳性,有无振动,注意运转噪音
的变化,轴承温度的变化,密封有无泄漏,润滑油油位有
无变化;
b. 每天定期检查泵进出口压力,流量,温度并做好记录;
c. 电机运行参数,并记录;
d. 对于轴承初始运行10~15 小时,应更换新润滑油;
e. 对备用泵应定期盘车,并做记录。
(三)、起动及操作:
1、点动自吸泵,注意泵轴的转向是否正确。
2、毒注意转动时有无不正常的声响和振动。
3、注意压力表及真空表读数,起动后当压力表及真空表的读数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而指示稳定后,说明泵内已经上液,进人正常输液作业。
4、在泵进人正常输液作业前即自吸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泵内水温升高情况,如果这个过程过长,泵内水温过高,则停泵检查其原因。
5、如果泵内液体温度过高而引起自吸困难,那么可以暂时停机,利
用输出管路中的液体倒流回泵内或向泵体上的加储液口处直接向泵内补充液体,使泵内液体降温,然后起动即可。
6、泵在工作过程中如发生强烈振动和噪声,有可能是泵发生汽蚀所致,汽蚀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进口管流速过大,二是吸程过高。
流速过大时可调节出口控制阀,升高压力表读数,在进口管路有堵塞时则应及时排除;吸程太高时可适当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7、圣泵在工作过程中因故停泵,需再起动时,出口控制阀应稍开(不要全闭),这样既有利于自吸过程中气体从吐出口排出,又能保证泵在较轻的负荷下启动。
8、注意检杳管路系统有无渗漏现象。
(四)、停泵:
1、首先必须关闭出口管路上的阀门。
2、使泵停止转动。
3、在寒冷季节,应将泵体内的储液和轴承体冷却室内的水放空,以防冻裂机件。
四、润滑系统
(一)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润滑不好会造成
很严重的后果。
(二)系统组成:油箱,油封,视镜,油杯,排气孔,放油孔。
(三)维护要点:
a.熟悉区域内设备的润滑系统,所用油品。
b.每日巡检,检查设备油位,有无泄漏。
c.为设备加油时贯彻“五定”、“三过滤”原则。
五定即定人、定
点、定时、定质、定量。
三过滤即油桶、油壶、加油点。
(四)润滑油选择可参考下表:
(五)正常运转状态下润滑油更换周期按下表执行:
(六)润滑油的更换步骤及方法:
a.停机;
b.润滑油排出孔下方放一托盘接油;
c.取下螺塞,彻底排出润滑油,拧上螺塞;
d.将恒位油杯向后倾斜,通过轴承箱上的注油孔向轴承箱注油,直到恒位油杯的支管开始注入油为止。
再将同一种油注入恒位油杯,将装满油的油杯重新扣好。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恒位油杯内至少存在2/3的油量,应经常检查油杯供油情况并适时补充。
(七)漏油处理:按堵、封、引、接、修、焊、改、换八字方针。
能封堵的就封堵,封、堵不住就用管子引回去。
引不回去用挡板、盒子接上,对损坏的零部件、阀门、管子进行修理,不能修理就更换。
对渗漏的细缝进行焊接,对设计、制造缺陷进行改造。
五、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水泵不出
水1.泵壳内未加储液或储
液不足
2.吸人管路漏气
3.转速太低
4.吸程太高或吸人管路
过长
5.机械密封泄漏量过大
6.吸人管路气体不能从
出口排出
1.加足储液
2.检查并排除漏气现
象
3.调整转速
4.降低吸程或缩短吸
人管路
5.修复或更换
6.使之排出
六.主要零部件的检修
1.轴承的检修
泵运行时如有振动首先解体检查轴承的磨损和几何形状的变化。
一般应检修以下内容。
1)轴承的圆度,不能大于轴径的千分之一,超标应该更换。
2)轴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要求。
3)用红丹研磨轴径和轴承的接触面积不小于60%~90%,表面不应有径向或轴向划痕。
4)轴承内外圈不应倾斜脱轨,应运转灵活。
5)滚珠轴承的外径与轴承箱的内壁不能接触。
6)径向负荷的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内壁接触应采用H/h配合。
7)不承受径向载荷的推力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轴采用k6。
其一般数据如表一。
表一滚动轴承与轴配合表
轴径/mm间隙/μm
18~30+7~-30
30~50+8~-35
50~80+10~-40
80~120+12~-41
120~180+14~-54
8)外壳与轴承应紧密接触。
2.联轴器检修
小机泵联轴器主要有刚性联轴器和齿形联轴器。
1)刚性联轴器
刚性联轴器一般用在功率较小的离心泵上,检修时首先拆下联接螺栓和橡皮弹性圈,对温度不高的液体,两联器的平面间隙为 2.2~4.2mm,温度较高,应大于前窜量的1.55~2.05mm。
联轴器橡胶弹性圈比穿孔直径应小0.15~0.35mm。
同时拆装时一定要用专用工具,保持光洁,不允许有碰伤划伤。
2)齿形联轴器
齿形联轴器挠性较好,有自动对中性能。
检修时一般按以下方法进行。
(1)检查联轴器齿面啮合情况,其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小于50%,沿齿宽不小70%,齿面不得有严重点蚀、磨损和裂纹。
(2)联轴器外齿圈全圆跳动不大于0.03mm,端面圆跳动不大于0.02mm。
(3)若须拆下齿圈时,必须用专用工具,不可敲打,以免使轴弯曲或损伤。
当回装时,应将齿圈加热到200℃左右再装到轴上。
外齿圈与轴的过盈量一般为0.01~0.03mm。
(4)回装中间接筒或其他部件时应按原有标记和数据装配。
(5)用力矩搬手均匀地把螺栓拧紧。
3.机械密封的检修
对机封检修时应先用专用工具正确拆下机封的动、静环,并检查端面磨损情况,凡是装机封的泵的转子,不管功率大小均应做动或静平衡试验。
为保证密封面不泄漏,可在钳工平台上把动静面压紧,倒上水做渗漏试验,如果静态水不漏,说明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均符合要求。
安装时端面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015mm。
其部位轴或轴套
的径向圆跳动值如表二。
轴和轴套的径向圆跳动值
转速
r/min径向圆跳动允差mm
750~1200≤0.08
1200~1500≤0.06
1500~3500≤0.05
安装后其轴的轴向窜动量不大于0.45mm。
应着重说明的是机械密封按要求装好后,一定要盘车并检查冷却水部分是否可靠,防止启动后泄漏或损坏机封端面。
密封布置均不能有泄漏现象。
七、安全注意事项
1.泵做任何检修前应彻底交出,断电,挂牌。
2.严格遵守检修规程和公司、国家相关安全规程。